08.27 买不起房算什么?眼瞅着,也要租不起房了!

结婚买房靠父母基本已经成为了中国婚姻的固定模式,别说是刚毕业的小青年,就算是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老司机,想在结婚的时候全靠自己的积蓄买房也很困难。

特别是一线和几个重点二线城市,很多家庭即便是倾其所有也未必能买到一套合适的房子。

所以租房,是在大城市讨生活的标配,甚至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信奉只租房不买房的人生信条。

但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可能连租房都租不起了。

买不起房算什么?眼瞅着,也要租不起房了!

追不上房价的你,能追上房租吗?

这个炎热的毕业季,对于漂泊在外的都市青年来说心里却拔凉拔凉的。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一线城市和重点二线城市的房租均有所增长,涨幅均远超去年同期水平。

拿北京来说,整体房租的涨幅超过了20%,特别是五环、六环附近的房子,很多都是五百一千的往上涨。

6月底7月初,金女士(化名)计划在北京公益西桥附近租一套两居室,当时的价格是7500元左右,但是出差十天回来后发现,附近小区的房租普遍上涨了1000元。

北京理工大学的博士林木(化名)刚在北京西北五环外著名的唐家岭附近租了一套55平方米的一居室,租金为4100元/月,可是他说去年同事在这里租的差不多的房子只要3000元/月。

这样的事情似乎在这个暑假屡见不鲜,无论是和去年同期比较还是仅仅和上个月比较,北京的房租都有明显的上涨。

虽说每年暑期都是租房的高峰期,房租也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浮,可是涨的这么“凶猛”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据统计,目前,北京房租每平方米的均价已经达到了94元,即便租一个二三十平米的单间,也要将近三千块,还不能是在繁华地段。

不只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房租涨的更惊人。

买不起房算什么?眼瞅着,也要租不起房了!

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的数据,7月房租涨幅最高的城市竟然是成都,高达32.4%,重庆和天津也位居前列,而北京20.3%的涨幅仅仅位居第六。

即便是最低位的厦门也保持了10%的上涨幅度,平均起来算,上述各大城市的房租涨幅达到了22.12%。

可见房租上涨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口比较集中的一二线城市,也难怪很多人感叹,买不起房就算了,现在连租房都要租不起了。

长租公寓推高了房租吗?

早前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住房租赁白皮书》中就指出,2018年将是我国租赁行业超速增长的一年。

特别是伴随着“租购并举”、“租售同权”等政策的密集出台,开发商、中介机构、酒店集团等纷纷进军长租公寓市场。

买不起房算什么?眼瞅着,也要租不起房了!

于是很多人认为,正是这些中介机构的渗透,才抬高了大城市的房租。

但是这种说法恐怕不是那么的经得起推敲。

首先,租房与买房不同,不需要考虑当下房屋是否有增值能力等问题,如果觉得房租贵,租房者会选择住的更远或者更差。

按照北上广一个小时左右的平均通勤时间,可选择的范围要比买房大的多。

所以,控制一小块地域的房源就能推高价格的说法很难成立。

至于多家中介机构暗通款曲试图扰乱市场价格的说法,也很难实现。

根据最新的媒体报道,北京10家主要的租赁中介机构,手中的房源共计才12万套,平均每家1.2万套,显然,这谈不上垄断,更没有定价能力。

而且和炒房不同,炒房客可以通过屯房降低市场的供给使得房价上涨,那么即便房屋空置在手里,在可以预期的几年内,只要能卖掉,赚的钱都能翻番。

可是中介公司抢来房源,空置的成本很高,如果一个月的房租是5000元,中介付给房东4000自己留1000,那么只要空置三个月,一年的利润就没有了。

而且如果这时候,竞争对手突然降了房租,那赔的就更多了。

另外根据2018年7月北京市租赁房屋的成交数据(环比增加19.2%),租赁市场依然火爆,并没有中介手里屯着大量的房子不租以期推高市场价格。

买不起房算什么?眼瞅着,也要租不起房了!

而且,中介赚的差价(正常范围内的),也就是个麻烦钱,一部分是节省了房东整理房屋和维修的麻烦,一部分节省了租客出现问题时和房东互相扯皮的麻烦。

可以说中介的出现,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形式,如今房租涨了,很难一口断定就是中介的锅,更何况这里边还有通胀的水分在。

当然了,很多城市确实有一些黑中介,也可能有恶意抬高房租的中介联盟,但是我们应该做的是精细化管理这个行业,而不是否定这个行业本身。

当然租赁公司的金融行为并不在这个行业的正常讨论范围内,我们下边再说,只能说,如果长租公寓正常经营,是不会推高正常的市场价格的。

说到底还是房子太少了

其实凡是涉及价格,背后的成因都是复杂的,但是供需缺口却是非常简明的经济学逻辑。

据统计,预计到2025年,我们租赁市场的总收入将接近3万亿元,租赁人口将达到2.3亿,但是可供出租的房源却在不断减少。

以北京为例,北京租赁人口共800万人,按照每间住1.2人计算(小夫妻或婴儿),需要大约700万间房子,而目前的租房供应量约为350万间,也就是说,仅仅北京一城,就面临着400万间以上的租赁缺口。

特别是近几年,各大城市都出狠招、下猛药,政治房屋违法出租的现象。

比如,严禁中介公司或房东,“改变房屋内部结构分割出租”、“出租房屋应以原设计的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

违反者会被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当然了,从消除消防隐患的角度来考虑,这些措施十分必要,不过作为代价之一就是,会在短时间内增加租房需求。

买不起房算什么?眼瞅着,也要租不起房了!

同时,新增租赁房源也在下降,链家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租赁房屋只有4600万套,来应对1.6亿租赁人口自然是捉襟见肘。

在这种情况下,房租自然是水涨船高。

租房管制能解决问题吗?

可以说中介是市场经济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如果出现问题:

比如中介在房东和租客之间散布不实消息、制造恐慌;或者中介控制房源、散播涨价的预期;又或者中介通过平台之间的联盟提高价格。

政府当然要出面干预,最好的就是从根本着手,加大租赁房屋的供给数量,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短期来看所有干预的目的都应该是维护市场本来的秩序,保持合理的价格,而不是不准企业自行定价。

比如,对中介价格联盟的禁止与惩罚;保护房东可以在多家平台挂出房源的权利。

更重要的是,防止中介以租金为基础,过度进行金融创新,在增强垄断能力的同时放大风险。

8月20日,杭州鼎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长租公寓公司宣布破产,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买不起房算什么?眼瞅着,也要租不起房了!

据报道,鼎家的客户在租房时通过一个名为51返呗(现更名为“爱上街”)的APP一次性把租金付给了鼎家,再每月返还给贷款APP相应的金额。

可如今,公司破产,租户拿不到押金却还要按时还钱,房东也收不到之后的房租。

长租公寓爆仓,一定比P2P爆雷更厉害。

一家公司倒闭就有4000多名租客和房东的钱打了水漂,而鼎家公司到底是破产还是卷钱跑路仍是未解之谜。

相信在未来,相比于直接的价格管制,如何细化租赁市场的规章制度,防止租赁公司的过度金融化才应该是监管的重中之重。

买不起房算什么?眼瞅着,也要租不起房了!

根据北京、上海的市场调查,相比2013年,居民的首次购房平均年龄已经从30岁推迟到了35岁。

可以预测的是,未来选择租房的人会越来越多,不管这种选择是不是迫于无奈。

如果一边严控着住房和土地的增多让房价高企,一边又没有一套完善的租房管理系统,这将比房租的上涨更让人感到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