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我們為什麼會疏遠,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人與人之間情斷義絕,並不需要什麼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已經離開的結果,事後才編造的藉口而已。因為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係破裂時,理應有人努力挽救,如果沒有,說明關係早已破裂。

多希望有一天突然驚醒,發現自己在一節課上睡著了,一覺醒來還在初中的教室裡。我的同桌趕緊對我說不要在繼續睡了,筆記很多。你告訴同桌,說做了個好長的夢。同桌罵我睡傻了,叫我好好聽課。你看著窗外一切都那麼熟悉,一切還充滿希望,是我想要的樣子。

這是我們在心裡想過無數次的場景還原,也是近期電影《芳華》最大的主題。

它最大的痛處在於再也回不去了,人間有多少芳華,就有多少遺憾,一個人在經歷了許多事情就會發現,青春真的是一個人擁有過的最美好的東西。

我們為什麼會疏遠,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想起已經漸行漸遠的朋友,我心裡那麼無力。當我們長大了,社會角色不斷變化,這些朋友都莫名地散了。

在大學:彼此去了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國家,時間和空間的差異,讓我們的關係自然從朋友變為舊人。

在工作:工作後,能聊的話題真的太少了。上學的時候,畢竟可以吐槽一下舍友和老師,現在能聊什麼呢?我們工作的內容完全不一樣,職業規劃也南轅北轍,你現在喜歡和討厭的人我都不知道。除了將過去反覆咀嚼,勉強維持著點讚的情分,似乎也無話可說。

在婚姻:成家立業後,有太多的事情要操心了。柴米油鹽,人情往來,這些瑣碎佔據了全部的閒暇時間。你的一切我都是從朋友圈知道的,甚至無暇去問問老友,最近過得好嗎?是你變了或者我變了嗎?都不是,你忙著嫁人生子,為了柴米油鹽而奔波,而我還在求學深造,希望有個好的職業發展。

我們彼此的疏遠這個過程沒有背叛,沒有撕逼,也沒有交惡。但我們就這樣,慢慢的、慢慢的,從置頂聊天到不常聯繫;從秒贊朋友圈到視而不見;從無話不說到最後無話可說。

原來,我們當初說的“永遠”,只有幾年。原來,我們以為友情會天長地久,卻想不到最後會無疾而終。

我們為什麼會疏遠,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答案

我們要明白,有些感情是階段性的,它偶爾交叉重逢,但絕不平行,我們要學會接受,有些友情的黯然離場,不是命運的捉弄,是宿命的安排。

蔡康永在《奇葩說》中,說過一段話:

永遠不要把友情放在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上,有些朋友就是一個階段帶給自己美好東西的人,互相享受而不要互相捆綁。

是的,一個階段的美好,也只有一個階段的友誼。

一段美好的記憶,一程年華的見證,這就是漸行漸遠的好朋友,留給我們永恆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