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6 你都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要努力?

不晓得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明明已是凤毛麟角,还觉得基数太小;明明已是鹤立鸡群,还觉得“炮灰”太少。

每天像缺钱一样勤奋,像欠债一样努力。屡屡遇上这样的人,我都会忍不住问一句:为何?

你都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要努力?

曾经参加过一个天使投资人的讲座,他洋洋洒洒向我们陈诉了3个小时的成功投资经验,到了最后却只用了一句话总结:做投资的时间越长,越不敢投。

有个80后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朋友,他在哈佛、牛津、麻省理工念了一遍,又获得美国、香港、英格兰三地律师执照,18年伊始,就跳槽到了一家国际律师事务所,从打工者升华为著名的合伙人,他应该在普通人眼里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了吧。可前段时间,他兴奋地对我讲,近期迷上了中国司法考试,说打算好好研讨一下中国法律。

马上饭碗都要被抢走了,身边的几个律师朋友被气晕了,可你就是拦不住牛逼的人闯入你的领地和你竞争。

他没来中国之前,一点儿中文没学过。来中国才一段时间,就已经能顺利的用中文表达简单的意思了,日常交流一点儿问题都没。学会了交流还不算完,他还非要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礼仪,我经常被他一连串的问题问的一愣一愣的——清朝时人们为什么要留辫子?说大话为什么叫吹牛不叫吹羊?中国的龙为什么是尊贵的象征?

自从跟他在一起,我就觉得我出生在一个假的中国,被他“伤害”得体无完肤,很多对中国的理解还没他深入。和他聊天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越学,越觉得本人懂得少。

你都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要努力?

越是优秀的人,越能看见本人的无知。于是,不管在何处、什么时候,步履踌躇、心生敬畏就演变成一种本能反应,也正是这种不满足的心态让优秀的人不想停下探求真理的脚步。与之相反的是,很多平凡的人自以为博古通今、侃侃而谈,觉得天下无出其右。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经问过他:“教师,你学识广博,晓得的事情那么多,为什么还经常疑心本人的答案呢?”

芝诺答复说:“人的学问就像一个圆,圆圈外是未知的,圆圈内是已知的。

你晓得得越多,你的圆圈就会越大,圆的周长也就越大,于是,你与未知接触的空间也就越多。因而,固然我晓得的东西比你们多,但不晓得的东西也比你们多。”

你都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要努力?

人有四种认知境地:“不晓得本人不晓得”,“晓得本人不晓得”,“晓得本人晓得”和“不晓得本人晓得”。大部分的人都身处在最低级的境界,不知自己无知。超然者和平庸者最大的区别是:自知无知。一个人要知道自己能走多远,才能走的更远。

因此,与其询问和感叹为何优秀者越来越努力、越来越优秀,不如反问自己:为何我们停下脚步,不再努力?

总认为自己什么都晓得,反而什么都不知道,恰恰是无知的开端。

近几年,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读书没有用的言论。而且说读书没用的人,总能举出很多反衬出自己无知的例子,证明不读书、不上学也能出人头地。从李嘉诚到乔布斯,从高尔基到爱迪生,他们深信社会这所大学就能培养出成功的人才。

可笑的是,往往是那些没有读过书最后却成功了的人,反而比任何人都注重教育。走过更长的路,见识越多的人,越能明白差距,也就越重视读书。

你都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要努力?

宋朝诗人黄山谷有句名言:

“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便是“读书的嗜好”。

读书为什么能成为一些人的根本需求?大约就是由于这种自愧不如的觉得吧。

你都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要努力?

时常有人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努力的人。我会反问他们,对于不努力,你能感受到吗?

通常人们对不努力动机和过程会察觉不到。

我想,这就是努力的人和平庸的人之间的差距吧。真正优秀者,一旦迈开步伐,就不会轻易停留下来,因为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对路途和无知的恐慌。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现阶段追寻的结果远远达不到内心恪守的要求。

成功是什么?我觉得成功是一个由坚持、学习、工作、努力、专注、灵感、机会和热情组成的循环。一环接一环,步步为营,在循环里一圈圈地环绕着,而不是一条通向天际直线。

生活里见惯的人是,40岁在吃30岁的老本,30岁吃20岁的老本。

你都这么优秀了,为什么还要努力?

笛卡尔曾说过,没有学问的人总爱谈论他人的无知,学问丰厚的人却时时发现本人的无知。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应该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和对无知的敬畏,所以,为什么越优秀的人反而越勤奋?答案或许根本就很简单,他们比我们看见了更多努力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