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出汗的季節快到了,在夏天,女孩子是要比男孩子更熱一些的,因為她們上身有那麼一塊厚實又勒的緊緊的海綿——胸罩。

很多女性都有這樣的習慣:只要不出門,絕對不穿胸罩;回到家裡,第一件事是摘掉胸罩;冬天,只要裹得夠厚,就不穿胸罩。胸罩,對女性來說,絕對是一大束縛。

如果不穿胸罩,能像露出胳膊一樣,被世人認同為很自然的事,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拋棄它。然而,別說“看到赤膊就想到裸體”的中國了,就連在看上去很男女平等很開放的美國,不穿胸罩這件事也是不被普遍允許的。

前不久在佛羅里達州一所高中裡,一位 17 歲的女生 Lizzy 因為不穿胸罩,被校方以“分散其他學生注意力”為由,要求女孩用創可貼遮住兩點。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Lizzy Martinez / Twitter當天女孩穿的衣服

對於校方的行為,女孩的媽媽感到非常不公平,她認為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如果有一個男生盯著自己女兒乳頭很長時間的話,為什麼這個男生不遭到處罰?乳房明明只是脂肪聚集體,但顯然社會文化依然把女性身體當作是一種恥辱。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於是女孩在推特上發起了“bracott” 抗議活動,支持她的人說:“完全支持,如果有人盯著你、因為你的身體物化你,他們應該是被送到校長室的人,而不是你。老師和你的學校應該感到羞恥。”

但即便如此,學校負責人還是表示,“下一次更新校規時將增加強制胸罩的規定。”

這真是太讓人喪氣了。再放眼國內,不穿胸罩基本上就是與色情掛鉤。想起 90 年代我國著名的放奶先驅——《我愛我家》的和平女士,那時候電視劇還可以不穿胸罩,放現在,要是哪個小花敢露點拍電視劇,估計也會被強制貼上創可貼。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為什麼女人一定要戴一個胸罩?如今,中國女性不戴胸罩到底行不行?

曾經胸罩是女性解放的產物,它代表自由代表美

在沒有胸罩以前,中國女性有兩種內衣,一個是肚兜,一個是裹胸布。它們的功能都是——讓胸看起來很小。

在古代,女性的三寸金蓮和平平的小酥胸,是中國男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上有“束奶帕”,下有“裹腳布”,胸和腳裹得嚴絲合縫,中國女人用畸形的發育來迎合中國男人畸形的審美。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1926 年,“中國第一人反對壓奶最力者”、“性學博士”張競生提出“放奶”。他認為性慾是社會的驅動力,束胸讓男人沒有性趣,這是封建的毒害。他說:

束奶者而使女子美的性徵不能表現出來。胸平扁的如男子樣的女子,以是不但自己不美而且使社會上失了多少興趣。……女子的大奶不但使其周身有曲線美,而且於動作時另有一種顫動和諧的姿態,遂使男子見之不但有性念而且有種種的美趣了。

——張競生:《大奶復興》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一時間,越來越多的人提倡扔掉束胸,這便是繼“天足運動”之後又一婦女解放浪潮:天乳運動。

1927 年漢口“三·八”國際婦女節大會上,名妓金雅玉等女性高呼著“中國婦女解放萬歲!” “堅決反對束胸!”進行了她們認為“最革命”的裸體遊行。

同年,廣東通過了《禁止婦女束胸的提案》,用相當激進的方式促使人們扔掉裹胸布:誰不“放奶”,罰款 50 元!

很快運動傳遍了全國,中國女性紛紛脫掉了束縛他們數百年的裹胸布,一時間,畫報上都是不穿內衣的女子。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民國老畫報上的美女

畢竟胸部像長相一樣,有著美醜之分,像化妝一樣“修飾”的需要還是大量存在的。而就在這個時候,胸罩趁虛而入了。胸罩的流行要感謝一個人,“首穿胸罩第一人”阮玲玉。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試穿胸罩的阮玲玉

酷愛旗袍的阮玲玉習慣把腰身改細,穿這樣的旗袍,必須配上西方的胸罩才顯得豐乳肥臀,女性魅力十足。於是,在阮玲玉、胡蝶等時尚風向標的帶領下,胸罩成為了當時女性解放身體、追求美麗、展現風采的潮流單品。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胸罩之後比基尼也風靡一時,人們對“袒胸露乳”這事兒也終於不再介意了。

如今胸罩變成了女性的遮羞布,乳房成了“性”的一部分

文明的發展有時候真是很奇特,胸罩出現時是進步的產物,為了美麗,為了時尚,為了解放身體,民國的女性戴上了胸罩,不戴也無可厚非。可到了今天,胸罩又變回了女性的枷鎖,變成了另一個“裹胸布”,一個你不得不戴上遮羞的東西。

當然,胸罩的大規模流行,和商家的過度宣傳有關。為了賣貨,商家給胸罩賦予了一大堆功能:聚攏、塑形、防下垂、收副乳......“不穿內衣就會下垂”“不穿胸罩就會得乳腺癌”之類的騙術讓一大批人深信不疑。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這種變態的塑形內衣其實和古代的束胸沒什麼區別,還會壓迫人的心肺功能

實際上,無論你穿不穿胸罩,胸部都會下垂。研究表明,胸罩沒有防止下垂的效果,長期穿戴過緊的胸罩反而會造乳房變形。

去掉那些忽悠人的功能性,大部分人每天穿胸罩,一方面是為了美觀,為了顯得又“大”又“挺”,另一部分是為了遮羞。

為了顯大而必須戴胸罩,和為了顯小必須束胸一樣,都是被男性審美主導的身體自我束縛。男性對胸部的審美由小變大,於是很多女性豐胸、隆胸、往胸罩里加海綿,往身體裡填硅膠,這些卻是比“裹胸布”還恐怖的存在。

為了遮羞必須戴胸罩,和“穿著暴露就會被強姦”的邏輯一樣,你必須要把自己裹嚴實,你才是個安全的“正經人”。不信的話,看下面這些提問:

如果你胸大一些,不穿胸罩就會被認為是“騷浪賤”。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如果你不穿胸罩,會被人認為不尊重人,甚至“性騷擾”。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總之不穿胸罩,就會被看做是異端。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記得去年,一位母親在地鐵上露出乳房哺乳,被人們議論“有傷風化”。乳房最天然、最基本的功能便是哺乳,其次才是後來人們賦予的性意味。而這個社會連哺乳都不能接受,更何況是不穿內衣“激凸”?

胸部本該是像胳膊大腿一樣普通的部分,但是在男權社會的主導下,它被賦予了強烈的性意味。的確,乳房是女性的第二性徵,但是別忘了,喉結也是男性的第二性徵,是不是與性有關的,都應該被遮起來?那男人們是不是應該把絲巾也戴起來呢?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性慾是繁衍的產物,女性進化出乳房,就像雄鳥進化出美麗的羽毛一樣,是吸引異性產生性衝動,推進並完成交配、繁衍任務。然而天乳運動已經過去快一百年了,我們怎麼還盯著繁衍不放呢?

在解剖學上,乳房不是性器官。女人有,男人也有,而且男性也有乳腺,但僅僅因為大小不同,男性就可以在大街上光膀子(當然現在是大爺專屬),而女性卻連不戴胸罩都不行。

誰規定的?

夏天來了,我不穿胸罩上街行不行?

由於特殊原因,此圖必須打碼。

新西蘭舉辦的“The Free the Nipple(乳頭解放運動)”活動,主辦者安德魯(Andrew Rose)說:“舉辦的目的就是要讓女性感到舒服自在,自由平等不該被身體框架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