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如果你在 2004 年我刚创办 Facebook 的时候告诉我,(十几年后的)今天我最大的责任将是帮助保护美国大选不受干扰,你知道的,我是不会相信的。

北京时间 3 月 21 日上午,FB 的创始人兼 CEO 扎克伯格在接受 CNN 采访时如是说。

从本周一开始 FB 的股价就一路狂跌,截止到目前它的市值已缩水 500 多亿美刀,相当于活活蒸发掉了一整个特斯拉公司。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非死不可这是出啥大事了呢?我的“瓜dar”蠢蠢欲动……

这事还得从上周六英国卫报发布的一则爆炸性新闻说起。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乍一看,这是又一起科技圈的数据泄露事件,银行账户没几百块钱、微博好友都是僵尸粉的你可能对此类新闻早已见怪不怪,根本不屑一顾。但这回你得听我说,你的私人信息确实值不了五毛钱,但那些成批成批买你数据的人,还真不是图财,他们有个非常邪恶的目的:控制你的大脑。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是一位名叫 Christopher Wylie 的数据专家亲口向英国卫报揭发的内幕。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接受卫报采访的 Christopher Wylie 小哥

Christopher Wylie 曾供职于一家叫做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简称 CA)的数据分析公司。但对于这家公司的定位,Wylie 小哥却说:

剑桥分析可不是什么所谓的数据分析公司,它就是一个全方位的宣传机器。如果你掌握了对手身边所有人的信息流,那么你就可以控制这些人对这场战斗的看法,控制他们的行动和反应。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听起来挺吓人的,那剑桥分析具体都干了些啥事呢?

据 Wylie 小哥说,剑桥分析通过某种途径获得了 FB 上 5000 多万人的私人信息,并在上一次美国大选期间悄咪咪地将这个庞大的数据库用在了政治宣传上,在民众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全美至少四分之一的潜在选民。

然后这些选民最后被影响成啥样了呢?现在我们都知道,上次美国大选是谁获胜了……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事实就是,剑桥分析就是 2016 年美国大选期间川普以及另一位共和党候选人 Ted Cruz 的竞选策略公司。而剑桥分析的现任 CEO 亚历山大·尼克斯(Alexander Nix,目前已被停职)曾是美国总统川普雇用的数字战略主管。

和 Nix 一同浮出水面的还有剑桥分析的前董事会成员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这位民粹主义者同时还是美国极右派媒体 Breitbart 网站的老板。他还曾作为川普的竞选首席执行官而一度被人称为“国师”,直到 2017 年 8 月他都一直担任着白宫首席战略分析师和总统高级顾问的职位。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5000 多万人的私人信息是怎么被泄露出去的,FB 该不该背锅?这是本次丑闻曝光后,各方撕逼的重点。

数据从 FB 转移到剑桥分析,这中间隔着一个关键人物:亚历桑德·科根(Aleksandr Kogan)。Kogan 是一位社交媒体心理测量学专家,曾在剑桥大学担任心理学讲师。2013 年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Kogan 在剑桥大学的实验室开始与 FB 进行合作。当时,Kogan 做了一款在 FB 上使用的心理学 app,FB 同意他通过此 app 收集用户信息并作为学术研究之用,而 FB 的两名员工也成为了该项目的共同研究员。

到了 2014 年,Kogan 和另一位剑桥研究员 Joseph Chancellor 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Global Science Research(全球科学研究,简称 GSR)。他把之前在大学里做研究用的那款 app 转到了自己公司名下,换了新名字,更改了标识、说明和用户条款,继续在 FB 上使用并收集信息。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Aleksandr Kogan

问题就出在了这里:

FB 说,Kogan 违反了他们之间的“数据只作为学术研究之用”的协议,将自己收集到的 5000 万用户信息非法出售给了剑桥分析。

而 Kogan 却说,我成立了新公司,更改了 app 信息,这你都知道。我一家合法的商业公司,通过自己的 app 收集用户信息合情合理,用户们在使用我的 app 时也同意了我可以对其信息进行收集的条款,我没有任何违法行为。不知为何,看到 Kogan 的说法时,我总是联想到那些不在用户条款上点「同意」就不让用户使用 app 的各类科技公司们。

但不管怎么说,FB 对此事也应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上的责任,在众怒之下,小扎在自己的 FB 账户中发表了道歉长文。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下面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部分,大魔头剑桥分析到底是如何通过大数据控制网民的大脑的呢?

剑桥分析有三大法宝:心理学模型、大数据分析、定向广告。

首先,他们从各种地方买个人数据,比如土地登记信息、汽车数据、购物数据、优惠券、俱乐部会员,以及 FB 账户信息等。再把这些信息与选民名册等大数据整合到一起,一起放进已研发出的心理学模型中,原先的数字足迹,一下子变成了完整又具体的大活人,他们有担忧、有需求、有兴趣、有癖好,还附带手机号码、信用卡类型、电子邮箱和家庭住址。

接下来,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向这些早已被你研究透的人们灌输思想了。

比如想要巩固美国公民拥护枪支使用权这个概念,剑桥分析会通过社交网络向你定向传达一些信息。根据心理学模型,如果你是神经质型和严谨型的人,就要突出入室抢劫的威胁,多给你展示一些恶性抢劫案的画面;如果你是封闭亲和型的人呢?你可能会更关心传统和家庭,就多来点儿一家老小在夕阳下举枪打野鸭的和谐景象。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在总统大选期间,剑桥分析的手段玩得溜到飞起:比如在迈阿密的小海地社区,剑桥分析定向投放 2010 年海地地震的内容,表现当时克林顿基金会滥用救灾款的丑事;黑人用户会在 Facebook 看到希拉里称黑人男性为“超级掠夺者”的视频。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在密歇根州肯特郡,剑桥分析投放了 3 篇让就业回归美国的文章,73% 的定向选民都点击了其中一篇——所以那还等啥,马上在那儿安排一场川普竞选集会!赶快讲讲经济复苏。

在川普和希拉里展开第三场电视辩论的时候,剑桥分析用川普的观点在 FB 上精心测试了 17.5 万个版本的广告,然后跟踪人们在网络上的举动和兴趣,恰如其分地投放 4 到 5 万条,不同版本的差别都仅仅是细节:比如标题、颜色、照片、视频……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然后就是等待猎物的反馈:比如某人是宾夕法尼亚州一个摇摆不定的选民,他有没有点击关于希拉里邮件门的帖子呢?点了,就显示更多的内容,看看希拉里是如何失职的。没点?自动脚本就换个标题,或者换个切入点——比如这个人容易听信权威,标题就自动更正为:《情报部门高官一致认为:希拉里邮件门事件危及国家安全》。

总之就是反复向你投放他们想让你看到的内容,直到你最终被他们洗脑。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最初爆料的 Wylie 小哥是这么形容剑桥分析在大选中的行为的:

这是一场极其不道德的实验,这不仅是在用心理学玩弄整个国家,而且还是在民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最糟糕的是)这事就发生在民主程序(美国大选)的背景下。

细思极恐的是,剑桥分析的业务并不仅限于美国,在英国退欧公投中你也能找到它活跃的身影。他们还正全速挺进美国的商业市场,它的母公司也在和欧洲、亚洲和拉美的右翼政党与政府合作。并且,从全球范围内看,拥有这种通过大数据操控网民能耐的科技公司,也不只剑桥分析这一家。

虽然这次丑闻的核心问题在于大数据的“泄露”和“非法买卖”,但我想任何一个看过科技公司是如何操控网民大脑的人都会想到另一个毛骨悚然的问题:

毕竟大数据已经产生在那里,有企图心的人不管是通过非法手段还是合法手段,早晚都能获取它。而到了那时,你我又如何判断,自己的生活究竟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属于那个为你制造假象的人呢?

数据泄露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已经被洗脑了

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2018/mar/17/cambridge-analytica-facebook-influence-us-election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18/mar/21/mark-zuckerberg-response-facebook-cambridge-analytica

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2018/mar/22/facebook-gave-data-about-57bn-friendships-to-academic-aleksandr-kog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news/2018/mar/17/data-war-whistleblower-christopher-wylie-faceook-nix-bannon-trump

《川普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背后这家公司》,微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