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宋太祖趙匡胤不殺士大夫的傳說是真的嗎?

宋太祖趙匡胤不殺士大夫的傳說是真的嗎?

歷史上一直流傳著宋太祖趙匡胤的立下“不殺士大夫”之誓約一事,自南宋起的許多史著中都有詳略不等的敘述。


​ 《三朝北盟會編》稱,建炎元年(1127年),隨徽宗北遷的官員曹勳自金國燕山南歸,傳徽宗寄語於高宗曰:“藝祖(即有文德之祖,開國帝王的通稱,這裡指趙匡胤)有約,藏於太廟:誓不誅大臣,言有違者不祥。相襲未嘗輒易。”《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稱,徽宗要曹勳轉告高宗,說“藝祖有誓約,藏之太廟,誓不殺大臣及言事官,違者不祥”。《揮麈後錄》則稱:“恭聞太祖有約,藏之太廟,誓不殺大臣言官,違者不祥。”《宋史·曹勳傳》等對此也有所載。

南宋陸游的《避暑漫抄》對此事記載最詳細,雲:“藝祖受命之三年,密鐫一碑,立於太廟寢殿之夾室,謂之誓碑,用銷金黃幔蔽之,門鑰封閉甚嚴。因勅有司,自後時享及新天子即位,謁廟禮畢,奏請恭讀誓詞。是年秋享,禮官奏請如勅。上詣室前,再拜升階。獨小黃門不識字者一人從,餘皆遠立庭中。黃門驗封啟鑰,先入焚香明燭,揭幔,亟走出階下,不敢仰視。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誦訖,復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後列聖相承,皆踵故事。歲時伏謁,恭讀如儀,不敢漏洩。雖腹心大臣,如趙韓王、王魏公、韓魏公、富鄭公、王荊公、文潞公、司馬溫公、呂許公、申公,皆天下重望,累朝最所倚任,亦不知也。靖康之變,犬戎入廟,悉取禮樂祭祀諸法物而去。門皆洞開,人得縱觀。碑止高七八尺,闊四尺餘,誓詞三行,一雲:‘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一雲:‘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一雲:‘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後建炎中,曹勳自虜中回,太上寄語云,祖宗誓碑在太廟,恐今天子不及知。云云。”


陸游不僅說誓約刻於碑上,還提到曹勳帶回來徽宗寄語。“誓詞三行”實則兩句,究竟“柴氏子孫”一句緊要,還是“士大夫”一句緊要呢?清代學者袁棟指出:“雖有三語,其實止一語也。末行是總束語,中行是陪襯語,止有首行是主意。宋祖得天下於小兒,原有歉於隱微,故為是誓碑。而其忠厚處實過於六朝五代遠矣,宜其享國久長哉。”然而,後世議論“宋太祖誓碑”,倒是多以“不殺士大夫”為中心。

宋太祖誓碑”流傳開來以後,影響深遠。王夫之在《宋論》卷一《太祖》中說:“太祖勒石,鎖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讀。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孫;二、不殺士大夫;三、不加農田之賦。嗚呼!若此三者,不謂之盛德也不能。”顧炎武《日知錄》中寫道:“宋世典常不立,政事叢脞,一代之制,殊不足言。然其過於前人者數事:如人君宮中自行三年之喪,一也;外言不入於捆,二也;未及末命即立族子為皇嗣,三也;不殺大臣及言事官,四也。此皆漢唐之所不及,故得繼世享國至三百餘年。若其職官軍旅食貨之制,冗雜無紀,後之為國者,並當取以為戒。”

近代史學家張蔭麟於1941年發表的《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中指出:“太祖不殺大臣及言官之密約所造成之家法,於有宋一代歷史影響甚巨。由此事可以瞭解北宋言官之張橫,朝議之囂雜,主勢之降殺,國是之搖盪,而荊公所以致慨於‘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法必行’也。神宗變法之不能有大成,此其遠因矣。此就惡影響言也。若就善影響言,則宋朝之優禮大臣言官實養成士大夫之自尊心,實啟發其對於個人人格尊嚴之認識。此則北宋理學或道學之精神基礎所由奠也。”有宋一代文化繁榮,理學昌盛,成就了漢唐之後又一個思想文化高峰,這跟“宋太祖誓碑”繁衍出“不殺士大夫”的制度設計是密不可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