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宋太祖赵匡胤不杀士大夫的传说是真的吗?

宋太祖赵匡胤不杀士大夫的传说是真的吗?

历史上一直流传着宋太祖赵匡胤的立下“不杀士大夫”之誓约一事,自南宋起的许多史著中都有详略不等的叙述。


​ 《三朝北盟会编》称,建炎元年(1127年),随徽宗北迁的官员曹勋自金国燕山南归,传徽宗寄语于高宗曰:“艺祖(即有文德之祖,开国帝王的通称,这里指赵匡胤)有约,藏于太庙:誓不诛大臣,言有违者不祥。相袭未尝辄易。”《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称,徽宗要曹勋转告高宗,说“艺祖有誓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违者不祥”。《挥麈后录》则称:“恭闻太祖有约,藏之太庙,誓不杀大臣言官,违者不祥。”《宋史·曹勋传》等对此也有所载。

南宋陆游的《避暑漫抄》对此事记载最详细,云:“艺祖受命之三年,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用销金黄幔蔽之,门钥封闭甚严。因勅有司,自后时享及新天子即位,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是年秋享,礼官奏请如勅。上诣室前,再拜升阶。独小黄门不识字者一人从,余皆远立庭中。黄门验封启钥,先入焚香明烛,揭幔,亟走出阶下,不敢仰视。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自后列圣相承,皆踵故事。岁时伏谒,恭读如仪,不敢漏泄。虽腹心大臣,如赵韩王、王魏公、韩魏公、富郑公、王荆公、文潞公、司马温公、吕许公、申公,皆天下重望,累朝最所倚任,亦不知也。靖康之变,犬戎入庙,悉取礼乐祭祀诸法物而去。门皆洞开,人得纵观。碑止高七八尺,阔四尺余,誓词三行,一云:‘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一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一云:‘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后建炎中,曹勋自虏中回,太上寄语云,祖宗誓碑在太庙,恐今天子不及知。云云。”


陆游不仅说誓约刻于碑上,还提到曹勋带回来徽宗寄语。“誓词三行”实则两句,究竟“柴氏子孙”一句紧要,还是“士大夫”一句紧要呢?清代学者袁栋指出:“虽有三语,其实止一语也。末行是总束语,中行是陪衬语,止有首行是主意。宋祖得天下于小儿,原有歉于隐微,故为是誓碑。而其忠厚处实过于六朝五代远矣,宜其享国久长哉。”然而,后世议论“宋太祖誓碑”,倒是多以“不杀士大夫”为中心。

宋太祖誓碑”流传开来以后,影响深远。王夫之在《宋论》卷一《太祖》中说:“太祖勒石,锁置殿中,使嗣君即位,入而跪读。其戒有三:一、保全柴氏子孙;二、不杀士大夫;三、不加农田之赋。呜呼!若此三者,不谓之盛德也不能。”顾炎武《日知录》中写道:“宋世典常不立,政事丛脞,一代之制,殊不足言。然其过于前人者数事:如人君宫中自行三年之丧,一也;外言不入于捆,二也;未及末命即立族子为皇嗣,三也;不杀大臣及言事官,四也。此皆汉唐之所不及,故得继世享国至三百余年。若其职官军旅食货之制,冗杂无纪,后之为国者,并当取以为戒。”

近代史学家张荫麟于1941年发表的《宋太祖誓碑及政事堂刻石考》中指出:“太祖不杀大臣及言官之密约所造成之家法,于有宋一代历史影响甚巨。由此事可以了解北宋言官之张横,朝议之嚣杂,主势之降杀,国是之摇荡,而荆公所以致慨于‘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法必行’也。神宗变法之不能有大成,此其远因矣。此就恶影响言也。若就善影响言,则宋朝之优礼大臣言官实养成士大夫之自尊心,实启发其对于个人人格尊严之认识。此则北宋理学或道学之精神基础所由奠也。”有宋一代文化繁荣,理学昌盛,成就了汉唐之后又一个思想文化高峰,这跟“宋太祖誓碑”繁衍出“不杀士大夫”的制度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