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一起贪污案竟杀人三万多?一把手成了“光杆司令”

如果问中国历史上反贪情结最深的是谁?相信很多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会把珍贵的一票投给开国皇帝朱元璋。论起反贪决心之坚定、手段之残酷,影响之深远,朱元璋都可以说是历史上无出其右的。

一起贪污案竟杀人三万多?一把手成了“光杆司令”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郭桓案”就是朱元璋反贪的最好脚注。明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收到余敏和丁延的“实名举报”,称户部侍郎郭桓充当北平布政使司官员赵全德等人的保护伞,先后贪污国家粮食2400多万石。明朝的1担粮食约等于今天的94.4公斤,2400万石就是2265600吨。以1公斤粮食5元钱计算,这起案件的涉案款将高达113.28亿元,等于13个王健林先生的小目标。

一起贪污案竟杀人三万多?一把手成了“光杆司令”

据朱元璋颁布的《大浩》记载,郭桓等人贪污的粮食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隐瞒了太平府、镇江府的赋税,两地赋税全部被私分;二是私分超过一半浙江西部地区的秋粮,这部分粮食税应当到账450万石,但实际只到位了200万石,250万石被贪污;三是巧立名目乱收费,三者相加得出了2400万石这个天文数字。

而朱元璋看到这个数字也丝毫没有手软,贪污,肯定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既然有帮手,那就彻查。最终结果是,与郭桓有往来的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侍郎、工部侍郎和全国12个布政使司全部都成了郭桓的同党,变成朱元璋反贪屠刀下的亡魂。最后,因该案件被处死的官员、商人、地主等阶层合计3万余人。整个朝廷被横扫一空,许多部门因没有官员而瘫痪,朱元璋成了事实上的“光杆司令”。

一起贪污案竟杀人三万多?一把手成了“光杆司令”

其实,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起案件可以说是疑点重重。毕竟,依据常理,像贪污这种职务犯罪,一般都是参与的人越少越好。人数越多,泄密的风险就越大,参与的人所能分到的“红利”也就越少。然而,在不走寻常路的朱元璋面前,这些真假参半的贪污犯还是受到了法律的严厉制裁,史载“一时守令畏法,……民人安乐,吏治澄清百余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