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刚生产两三天的仔猪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杨楣


在夏季仔猪出生后两三天拉肚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夏季仔猪黄白痢发病率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 1、夏季环境适合细菌繁殖

夏季高温高湿,非常适合细菌的繁殖,猪舍内细菌尤其是大肠杆菌的数量多了,自然侵袭仔猪的概率就会增大,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就会偏高。

  • 2、母猪采食量下降

夏季受热应激的影响母猪采食量下降明显,为了满足仔猪的奶水需求母猪只能调动自身脂肪,若奶水中脂肪含量过高,仔猪吃了这种奶水后就会引起仔猪腹泻。


为了防控夏季仔猪黄白痢,养殖户可从以下方法着手:

  • 1、降低猪舍内的湿度,加强通风,使用冷凝管搭配水分收集装置,使用生石灰等都可以降低猪舍内的湿度。
  • 2、防控热应激提高母猪采食,通过提高母猪采食量改善母猪奶水质量预防仔猪腹泻,如使用各种防暑降温措施降低猪舍内温度,促进母猪采食恢复。还可使用早晚凉爽时喂湿拌料的方式提高母猪采食。
  • 3、药物防控,从母猪产前10天开始一直到产后10天,母猪饲料中添加苦参止痢颗粒+林可大观霉素,用以预防仔猪腹泻。也可在仔猪出生后肌注土霉素,灌服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预防仔猪腹泻。



果然悠


是黄痢还是单纯的拉肚子。其中黄痢是仔猪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又称作早发性大肠杆菌病。如果不是这种情况单纯的以拉肚子为情况的话。主要有以下的几点原因,我们来看看吧!

看看上面的表格,上面已经说的基本上是比较清楚的了,其中红痢也有黄痢也有,传染性胃肠炎,球虫病等,如果仔猪在出生过后收凉了,感冒了,有可能也会造成拉肚子的。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这个粪便的颜色,气味,状态等,判断他们具体是哪一种病症,然后采取对症下药实在不行就淘汰。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母猪造成的,刚出生后由于被动从母体获得抗体,如果得不到抗体或者是母猪本身自己就出现了一些症状,这些问题相应的也会表现在小猪的身上。

对于一般出生几天就患病的小猪一般情况下都是管理不放造成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爆发性的传染病引起,但是总归来说还是平时管理中存在问题,如果发病较多,无论是从平时的严格的消毒制度还是管理都应当做调整。在大厂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兽医,只有一个负责总区域的总收益,比厂长的地位还要高。


聚焦三农了解事实


刚出生两三天的仔猪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刚出生两三天的仔猪拉肚子,很常见,也很严重,处理不好,不但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严重的甚至会死亡,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这种病也叫仔猪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患病仔猪排出黄色或者黄白色粪便,因此也叫仔猪黄痢病;主要感染1—3日龄的仔猪,其它日龄的猪不会感染此病。

此病的特点是发病迅速,一旦一头仔猪出现症状,其它仔猪也会随着迅速发病;特征是腹泻剧烈,排出黄色或者黄白色带有水泡的粪便,脱水迅速,治疗不及时,会批量死亡。

仔猪黄痢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尤其以寒冷季节,产房高湿,肮脏,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率更高。此病通过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是主要感染源。


因此,防治此病,要从解决上面的问题着手。具体做法是:

第一,产房温度要保持在15—22℃,要干燥,

干净。

第二,对母猪要进行疫苗免疫,是防止仔猪黄痢病的有效措施。具体做法是,怀孕母猪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用大肠杆菌疫苗进行免疫。

第三,仔猪一旦发病,可用硫酸庆大霉素口服治疗。每次5—10毫升每公斤体重。每日两次,连用3天。


总之,母猪产前免疫,产房保温,干燥,卫生是防止此病发生关键措施。一旦仔猪感染此病,很难保证不出现死亡现象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刚生产两三天的仔猪拉肚子。这是母猪中常见问题,简单的说就是奶水问题。奶水有问题仔猪是很容易死亡的。改善奶水质量的唯一途径就是输液,一般母猪的用量处方为(林可霉素、庆大霉素、VC、VB6)各2O毫升、地米10毫升,葡萄糖氯化钠3瓶,分别配伍快速输液(每天一次),仔猪通过吃奶就能够立见药效,很神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