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万事俱备只欠巨浪!世界最大常规潜艇悄然出海,巨浪3蓄势待发

近日中国宣布在靠近渤海海峡的黄海北部海域,划定了大范围的海上禁航区域用于开展重大军事行动。按照过去的惯例,这片海域通常是我军进行潜射武器实验的主要场地,无独有偶的是国内网络媒体又曝光了中国海军唯一的一艘032型武器实验常规潜艇已经完成改装并且离港出海的消息,外国媒体由此普遍认为中国即将试射新型的巨浪3型潜射洲际导弹。所谓的巨浪3型导弹其实在坊间早有传闻,作为我军现役巨浪2型潜射洲际导弹的下一代产品,技术性能究竟会有何种程度的提升?

万事俱备只欠巨浪!世界最大常规潜艇悄然出海,巨浪3蓄势待发

作为核大国“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潜射洲际导弹,由于技术含量极高、装备使用条件苛刻,长期以来都是顶级军事强国独有的专利。中国过去受限于薄弱的经济实力和工业基础,研制潜射洲际导弹也是经历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最初我国尝试在092型战略导弹核潜艇上搭配巨浪1型潜射中程弹道导弹,构成了中国海基核打击力量的雏形。巨浪1型导弹是我国首次研制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又一步到位地发展到水下发射模式,技术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万事俱备只欠巨浪!世界最大常规潜艇悄然出海,巨浪3蓄势待发

到了80年代后期好不容易才完成了092和巨浪1的艇弹结合实验,此时这两款装备的性能早已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092吨位小、噪音大,只能搭载12枚携带单弹头、射程2000公里的巨浪1,根本没法对主要假想敌的本土构成实质性威胁,并不具备投入战备值班的价值,因此中国的第一代海基核打击力量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象征意义大于实战意义。这种情况直到094型战略导弹核潜艇和巨浪2型潜射洲际导弹的出现方才得以扭转,我国真正拥有了实施海基第二次核反击的能力。

万事俱备只欠巨浪!世界最大常规潜艇悄然出海,巨浪3蓄势待发

不过巨浪2型导弹的研制时间始于90年代,整体设计方案还是相对保守的,以现在的眼光来衡量已经比较过时了。更重要的是我国海基核力量的部署环境是几个核大国当中最为恶劣的,时刻面临主要假想敌的岛链封锁和抵近侦察,适合我军战略导弹核潜艇战备值班的海域只有黄海的一小部分和南海的中北部。如果要想覆盖主要假想敌的本土至少需要12000公里的射程,巨浪2型导弹(主要技术指标介于东风31和东风41之间)勉强能够达到这个射程,有效载荷也极其有限,威慑能力大为削弱。

万事俱备只欠巨浪!世界最大常规潜艇悄然出海,巨浪3蓄势待发

再加上主要假想敌反导系统的建设也是日趋完备,所以我军急需发展一款运载能力和突防能力更强的潜射洲际导弹,以确保我国海基核反击能力的有效性。巨浪3型的具体性能当然是绝对机密,在这里我们也不便妄自揣测,不过根据032型实验潜艇的变化,还是能够窥一斑而知一二。众所周知,032型测试潜射弹道导弹的位置在指挥塔围壳上,此前实验巨浪2型导弹的时候,指挥塔围壳的正常高度是完全能够与导弹的长度相匹配的。但是032型最新的照片显示,指挥塔围壳却被加高了一部分。

万事俱备只欠巨浪!世界最大常规潜艇悄然出海,巨浪3蓄势待发

这就意味着巨浪3型导弹的弹体长度比起巨浪2型导弹有了明显的增加,目测大约加长了1.5米左右,弹体直径增加多少尚不可知,不过基本印证了巨浪3型导弹追求大射程、大载荷的说法。巨浪3型导弹的弹体尺寸类似于东风41,应用了我国最先进的复合材料、推进剂、制导技术,射程载荷指标更上一层楼,在超过12000公里的距离上轻松投掷若干个重型弹头+诱饵是不成问题的,同时还可以换装高超音速水漂弹头进一步提升突防能力,整体性能跻身世界最顶尖水平。如今“万事俱备只欠巨浪”,让我们耐心静候试射成功好消息传来吧。(利刃/刻雨无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