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透过一支不简单的笔,重寻传统

说到世界知名的钢笔,你的心中浮现了哪些品牌?

是万宝龙、派克,还是德国Lamy?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的不断深入,写字成了一种情怀,而不在是一种生活的日常。

透过一支不简单的笔,重寻传统

而钢笔,自然而然就成了一种“生活奢侈品”。

01

设计师廖宜贤和杨格打造的“Ystudio物外设计”品牌,旗下的文具系列在国际间受到诸多肯定,除了在英国的Paul Smith以及美国古根汉美术馆贩售,更登上了《纽约时报》。

设计师廖宜贤和杨格,有着与众不同的老灵魂,喜爱充满温度的旧物品。然而,看见当科技席卷整个世代、手写习惯式微,他们开始希望能唤起“书写”这件事的重要意义。

因此他们一头裁进了文具设计,透过精心设计的“铜制钢笔”,让钢笔的厚重感能呼应文字的重量,带来更富情感、更具温度的书写体验。

这支备受国际瞩目的钢笔,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呢?

这是一支能随着时间变色的笔,沉重的铜色,外表相当有型。

对于廖宜贤和杨格来说,“文字”的精神同时是他们想传达的,铜制钢笔在精心打造下可以使用医生。

随着岁月流逝,钢笔表面颜色会变化,时间的痕迹随着手的温度慢慢被刻划在上面,让使用者能感受到钢笔长时间的陪伴,让钢笔变得更加珍贵、无可取代。

02

属于年轻人的创业,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除了设计的过程反覆调整修改外,寻觅工厂时最是困难。

有次到了工厂,他们惊讶地发现机台下散落着非常多的笔头,每个废弃的笔头只有在微小的角度上有所差异,这才知道师傅为了制作出最好的成品,不惜自己付出成本试作无数笔头直到满意为止。

这种要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传统工艺精神,也是让设计师感到既骄傲又感动的地方!

古意的工厂师傅不厌其烦地尝试了各种角度与尺寸,让铜制钢笔有最合适的呈现。

从在台湾发迹到走入世界各地被看见,“Ystudio物外设计”不断努力与世界接轨,自2012年起足迹踏遍世界各地的展会。

这样的推广,也让“Ystudio物外设计”得到更多通路与代理商的青睐机会。

消费者的反馈是鼓舞设计师最大的力量。

去年在Maison & Objet Paris的展览期间,来自法国的两位年轻人特地来拜访,他们自三年前便认识了物外设计,热切分享着自己爱上物外钢笔的故事,以及送礼给父亲后,父亲因为物外的美好理念感动落泪……

来自法国的两位年轻人,从三年前就深深认同物外设计“The weight of words”的理念。

03

物外设计的“露铜系列”,包括原子笔、绘图笔等,使用了黄铜材质,表面的特殊黑色烤漆处理让它有着一身沈稳高贵的外表,如果想展现出露铜效果,还可以用盒装中的细砂纸磨除外表的烤漆,赋予个性。

经典系列包含钢珠笔、原子笔等,同样使用黄铜材质,最迷人之处在于透过一千度熔炉高温铸造,以及老师傅的深厚功力,每一支都拥有沉稳手感及独特的金属光泽,展现出设计师想传达如大多数普通人生活的勤恳面貌。

每一支物外设计打造的笔,外观看起来差异不大,但在精细的制工中都有其坚持的讲究,就如取名“物外”的精神理念: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物外设计所代表的,不只是高质感的书写笔,在物质淘汰太快的现代,藉着一支笔的创造,让人们重新思考如何看待物品以外的价值,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是只有人与人碰撞才能迸发的温度。

让更多人透过一支不简单的笔,重新找回美好的传统价值。

透过一支不简单的笔,重寻传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