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人說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與電商有關係嗎?

一葉茶1982


為什麼大家都感覺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非常明顯的,實體店的衰弱趨勢是必然的,電商的崛起只是加快了這一進程罷了。雖然說某貓、某東以及最近崛起的某多多上面有假貨,也存在無良商家欺騙消費者的情況,但這都不足以抵擋人們在網上購物的熱情。事實上實體店也存在無良商家賣假貨的情況。

隨著“四通一達”快遞物流的急速成長,以“江浙滬包郵”為特色的中國快遞業迅速發展壯大起來。“次日達”、“隔日達”已經成為了比較常見的物流現象,這在10年20年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這也是我們中國電商能夠迅速崛起和擴張的堅實保障。

在茶叔看來,實體店的倒閉潮和國內國際大環境的不景氣是有密切關係的。電商不過是壓垮實體店這匹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把實體店打垮的還是實體店自己。

首先,任何一間實體店不管規模大小都面臨著進、銷、存的問題,也都面臨著現金流的壓力。規模大一點的實體店僱傭著幾個服務員,規模小一點的一般都是夫妻店。

而實體店的經營方式不外乎零售和批發這兩種。零售是直接面對顧客產生的交易行為,這都是面對面的現金交易,不存在賒賬和欠帳問題;批發則是實體店面對大型商超和小型超市的商業行為。

相信每一個做過實體店的朋友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在面對大型商超和其它小超市的時候,自己根本就沒有多少話語權。

最常見的貿易形式就是押一付一。也就是壓你一批貨款或者一個月的貨款。拿一箇中型商超來說,它一個月的貨款可能壓你幾千塊、萬把塊錢,的確不算多。

但是,如果你同時給十幾、二十個同等規模超市供貨的話,你的現金流壓力就會很大。由於實體店從廠家拿貨都是現金付款甚至預付款,因此實體店和商超的貿易關係是極度不對等的。

換句話說就是你自己把貨物無償借給人家商超去賣,賺了錢是人家的。如果貨物賣不了,人家還會把貨退給你。說白了人家是旱澇保收、一點風險都沒有。

更不要說那些大型商超的銷售每次到你店裡進貨時都順手牽羊拿走好多東西不給錢你還要笑臉相迎的事情了。

對實體店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前幾年全國各地到處建市場、建商城、大搞重複建設的事情。每個地方的實際購買力和與之相對應的實體店比例嚴重失衡,客觀上造成了短時期內實體店的大量出現。所有的實體店就像裝在一隻籠子裡的角鬥士,能活下來的只有那麼多。

如果國內國際大環境都好還沒事,一旦經濟情況惡化或者有什麼風吹草動,立馬就會最直接的反饋在實體店的存亡問題上來。

茶叔表示:在當前情況下,實體店要想突然翻紅是不太現實的,能咬牙堅持度過這個寒冬就算不錯了。



一葉茶1982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很多人喜歡網上購物,比較方便快捷,所以說實體店生意難做是和電商有一部分原因的。實體店加電商,線上線下結合發展比較好。

據我瞭解的中華易購網就是創造“互聯網+實體”的商業模式,來打造中國債事行業的典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