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在美国轰炸日本广岛长崎的时候,美军轰炸机没被击落?

囯冢申㒳


在广岛长崎上空投下原爆大礼包的是美国著名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它叫做超级堡垒,并非浪得虚名。

1944年,B-29大批量制造出厂交付空军使用,1944年6月份正式参战,11月开始大规模轰炸东京,1945年更是大幅提高密度和频率,到日本投降结束,一共才损失了414架,其中被日本军机和地面防空炮火击落的只有147架。然而B-29一共出动了34790架次,被对手击落的概率不过千分之四多一点,比机械故障等其他原因的损失概率都要小。

所以这项针对日本目标的原子弹大礼包的快递任务才交给了它,事实证明,它也对得起这项信任,出色的完成了快递任务,摧毁了日本的抵抗意志,最终也挽救了日本人民真正滑入一亿玉碎的深渊。

为什么日军击落B-29如此费事,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

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是B-29自身卓越的性能:

一、高瞻远瞩:四个发动机和流线型机身设计,可以保证飞行高度能达到万米左右,飞行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50公里;反观对手日本的截击机,到了这个高度,只能完成一波跃升攻击机会就得下去歇会,防空火炮的有效射程绝大部分都达不到这个高度。二、皮糙肉厚:机身薄弱位置加装有0.25-0.44英寸防弹钢板。很多时候,日本军机不得不实行撞击攻击模式。三、电子压制:B-29自身携带有小地毯干扰机和RR3U箔条,甚至还有专门的电子战专机,可有效压制日本防空雷达。四、火力强大:每架B-29都能装备10挺雷达遥控射击的12.7毫米重机枪,编队飞行中的B-29炮火绵密,日本战机很难近身。

除了自身和对手的性能比较绝对占优,其他有利因素还有:

天公作美:

日本本土南部上空(与B-29轰炸机飞行高度基本一致)有一股向东的气流,这个气流也被日军运用到气球攻击美国本土的实践中,但对B-29来说,却是极大利好,在这个高度上,日本军机起飞拦截进攻时,气流能把单薄的日本军机顺风刮的速度很快,只能与B-29打上一个照面就快速掠过,而执行完轰炸任务的B-29回程时可以搭上这般顺风车,续航能力远不如B-29的日本军机也不敢追击。

地公凑趣:

日本独特的地理环境决定了,根本没有战略纵深可言,雷达发出预警后,再到飞机起飞寻找并拦截,整个过程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这个时间内,B-29往往已经完成投弹任务,顺利返航。

人工摧毁:

每一次的集群轰炸都会毁掉大量飞机场和地面防空力量,日本战争资源有限,家当越打越少,有经验的飞行员也不断损失,军机也是掉一架少一架,跟源源不断到货的B-29轰炸机正好相反。

日本战略:

即便是如此有限的军机和防空力量,日本到了后期也没有舍得全用上,他们留了一个后手,准备对付美军登陆本土时做最后一搏呢。

因此,轰炸前期还动辄使用自杀式撞机攻击模式的日本一看效果有限,再加上地面目标该摧毁的已经被摧毁的差不多了,警惕心越来越少,破罐子破摔的劲头倒是越来越大。

熬到最后,当B-29轰炸机抵达本土时,所谓的截击只剩下做做样子,甚至有大胆的人们在地上对着小规模的美军B-29轰炸机编队还指指戳戳,比赛勇气查数。8月6日和8月9日在广岛和长崎地面上查数的人们一定是在见怪不怪中瞬间气化。


历来现实


先明确一下日本的广岛和长崎被炸的时间,是在1945年8月份,这个时候的日本空军力量,已经基本损失殆尽了,在前两年由李梅将军导演的各种“日本烧烤”活动中,此事指的是李导演改变传统的轰炸策略,把超级空中堡垒b29轰炸机进行改造,以便于转载更多的燃烧弹,(由于日本本土的房屋结构基本都为木制,用火攻的方法显然比炸弹好使),就这样在45年前,日本的东京等生产飞机的军工工厂80-90%都被烧毁,日本的防空力量基本被搞费了,好不容易剩的几个战斗机不敢贸然出动(还留着当神风突击队撞航母呢),就这样,日本本土基本处于门户大开,不设防的状态了,美军的轰炸机随意进出犹如无人之境。


所以在1945年的节点上,美军轰炸已经成为了日本人熟悉的常态了,反正你来我就钻防空洞,和家常便饭差不多都习惯了,甚至对于小编队的轰炸集群都不在意了,连防空警报都懒得拉了,防空疏散都靠个人喜好了,更有闲人甚至抬头数一数这次轰炸机的数量并以此为乐。

(这个照片就是小男孩原子弹)

于是在1945年8月6号这一天,经过演练过好几次的2个小轰炸机组从美军的空军基地出发了,这一次再也不是小大小闹的小范围轰炸了,目的地直至广岛,而这一天日军也和往常一样,照样无暇理会,在行至广岛的路上一架日本的战斗机都没有出现,就连像样的防空炮火都没有,当载有名字叫“小男孩”(重约4.1吨威力不到20000吨)原子弹的b29飞临广岛上空的时候,广岛的日本军队照样懒得拉防空警报,不少老百姓继续站在大街上观望美军轰炸机,但谁也不知道这几架美军轰炸机却带来了一个绝大的surprise(惊喜),这一颗的威力远远大于平常1000颗炸弹的能量,于是投弹员顺利的把这颗原子弹空投了下去,在日本当地时间早上8:15,在550米的高度爆炸。一瞬间将广岛约4平方英里夷为平地,约8万人瞬间死亡,广岛再次上演了“油炸日本猪”的大餐。。。


老猪的碎碎念


美国当时对日本进行核打击时采用的是“三位一体”核打击中的战略轰炸机打击,另外的两种分别是潜艇导弹发射和陆基洲际导弹发射。

能够轰炸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1、B29轰炸机在当时性能绝对占优势,集合了当时的最新科技,被称为“史上最强轰炸机”。

B29飞行高度可以达到一万多米,这么高的作战高度,加上云层遮挡,地面风向影响,地面防空炮命中概率很低,战场生存率很高。

下图为B29轰炸机


2、二战后期虽然已经有了雷达,但是性能很差,而且遭到美国电子干扰压制经常出故障,日本本土的防空力量其实很薄弱,雷达性能不高,地面高射炮防空就是直接观察。

凭借夜色掩护,1945年8月6日3时47分美国第509飞行大队393轰炸机中队3架B29从天宁岛出发,天亮时已经进入日本领空。

下图为二战日军防空主力武器25mm机关炮,发射高度不超过3000米,能够有效防护B29的120mm高射炮总共才120门,使用起来捉襟见肘。

3、日军二战时飞机量产虽然较大,一共制造了六万多架,每年大约生产两万架左右,但是损耗同样巨大,后期每月战损达2000架,基本当年生产的一大半都损耗掉了,空对空无法形成有效的防御打击力量。


还有一点日本四个岛屿狭长,无法实现有效的纵深防御,B29当时可以随意将日本沿岸城市作为轰炸目标。


核先生科普


美军轰炸机携带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的时候,日本的海空军事力量已经消耗殆尽,根本就谈不上什么防空网络了,美军机在日本领空也是尝进常出。


原子弹能在广岛和长崎顺利投弹爆炸,首先还是美国的保密工作做得好。作为国家一级机密的“原子弹曼哈顿工程”,连身为副总统的杜鲁门事先也是一点都不知情,直到罗斯福去世他继任总统职务后,才被告知美国手里有原子弹这么一个大杀器!美国在军事情报保密方面可谓是费尽心思,从电影《风语者》中就可见一斑,用上了全世界只有几百个人懂的印第安小部落方言,听得日本情报部门一脸懵逼。可想而知,日本方面就更无从得知美国具体的原子弹计划情报了。

为了确保原子弹轰炸任务的顺利执行,美军还进行了一番欺骗性的“轰炸”迷惑日本,经常派飞机隔三岔五地到这些大城市上露露脸,日本方面除了拉拉防空警报外,对美军飞机的光临也是见怪不怪。也活该广岛和长崎倒霉,其它重要城市要么有美军俘虏当人质美军机不敢炸,要么像京都一样的历史古迹有梁思成呼吁“护着”,要么如小仓那样因为天气能见度不好躲过一劫,东京呢?就更不能炸了,麦克阿瑟还指望着天皇帮他管理日本人,少些美军登陆部队伤亡呢!


当然,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出在日本身上。作为资源匮乏的岛国,日本在训练飞行员上也是本着数量少、质量精的原则,虽然前期飞行员的素质顶呱呱极高,但第二梯队飞行人才潜力储备却十分匮乏,难以补充优秀飞行员的损耗,中途岛战役后就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可就这样,日本飞行员还奉行武士道自杀攻击的作战模式,连最后那点家底也赔了个精光,拿什么去拦截美军轰炸机!?


剧透历史


美国当时也非常怕轰炸机被击落,因此做了很多工作的。

首先是严格的保密

原子弹从研发到用于实战,一直都是最高机密。甚至副总统都不知道有原子弹的存在。当时的美国总统是杜鲁门,他原来是美国的副总统,罗斯福突然病死后成为总统的。在他担任副总统的时候一直都不知道有原子弹这个东西,就任总统后才被告知的。随后战争进入白热化,美国为了尽快结束战争才决定动用原子弹。

另外为了保密,究竟轰炸哪个城市也一直没决定,最后选定的是广岛、小仓、新泻、长崎4个地方,根绝天气情况决定原子弹扔到哪里。携带者原子弹的飞机起飞时,飞行员被告知,在几个地方都看看,哪个天气情况好就炸哪。也就是说直到最后一刻也没人知道到底哪里会被炸。

其次为了这次轰炸,美军进行了几个月的训练。每天都让选定的飞行员带着一枚炸弹飞到日本上空进行轰炸。这几个飞行员一直都不知道这些训练是为什么。只是重复着规定的动作,直到把投掷原子弹的要求演练的熟练无比。

而美国当时有800多架轰炸机,几乎天天跑到日本进行轰炸,日本人也早已经习惯了。根本拦截不住几个。日本人也根本就不知道有原子弹这个东西,所以不会专门的去防范。一直到第二枚原子弹爆炸,美国准备投掷第三枚的时候,日本才害怕了,防范起来,不过因为日本投降,第三枚原子弹没能扔出去。

美国最后也最了最坏的打算,因为原子弹比较特殊,投掷的时候还在飞机上专门配了一名核弹专家。飞机起飞前美军下了这样的一道命令,如果轰炸失败,这名核弹专家必须自杀,不能活着落入日本人手中。


漂浮菌


二战后期,日本人已经被美国人打得节节败退,只能勉强固守本土。在美军一系列的打击之下,日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制空权,美军飞机可以自由在日本本土附近随意飞行,甚至日本首都东京同样也是如此。不过东京相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多了一些防空炮,不过数量也是少的可怜。


美军在李梅将军的指挥下投放了大量的燃烧弹,因为他们发现日本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木头制造,燃烧弹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每次美军空军飞过日本的一个城市,底下都是一片火海,许多人不是被炸弹炸死,而是被熊熊大火活活烧死。美军的重要打击目标就是日本的军工厂,因此经过了美军几轮狂轰乱炸,日本人的军工厂基本上已经瘫痪。

1945年8月,美军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让整个世界为之恐慌,原子弹的爆炸产生巨大的蘑菇云,几十平方公里瞬间化为平地,数万人来不及发出呐喊就死亡了。



美军搭载原子弹所使用的飞机是B29轰炸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轰炸机,飞行高度可以达到惊人的一万米,许多高射炮都难以够得着这个高度。在日军所使用的高射炮中,也就只有120mm高射炮可以打到这个高度,在整个日本120mm高射炮数量不过百门,根本很难对B29轰炸机有效防御。


传奇历史观


占领提尼安岛后,美军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最佳基地,从此,几十架甚至上百架B-29“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出现在了日本上空,美军对日本的战略轰炸,其遇到的困难要远远小于对德战略轰炸,德国在欧洲部署了大量高射炮和战斗机部队,可以对美军的B-17和B-24编队进行层层拦截。

日本就不一样了,B-29的飞行高度,大多数日本战斗机根本就飞不到,整个二战期间,日本都没有开发出可用的高空增压涡轮,只有那些老鸟可以采用跃升攻击的方式进行攻击,不要说为B-29机群护航的大量P-51“野马”战斗机,就算是B-29自身的机枪自卫火力,加上在欧洲战场经受实战检验的箱形编队,就足以抗击少数日军战斗机的攻击。

与其使用自身枪炮攻击皮糙肉厚的B-29“超级空中堡垒”,自杀式撞击的可能性倒是比较大,这还仅仅是昼间轰炸。对于夜间轰炸,日本缺乏实用的远程探测雷达,至于夜间战斗机那就更别提了,美军对日本城市的燃烧弹攻击,日本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正是因为美军轰炸机成群结队,以大编队的方式出现在日本上空,不管是日本军方还是老百姓,都习惯了这种轰炸,当搭载有原子弹的美军轰炸机出现在广岛和长崎上空的时候,当地的日本驻军和老百姓根本就没在意,这几架美军轰炸机根本不值得起飞战斗机去拦截,还有不少老百姓站在大街上仰望美军轰炸机,谁也不知道这几架美军轰炸机中的一架,其搭载的武器可要比上百架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还要可怕。当美军投下的原子弹在距离地面数百米,被气压引信引爆的时候,广岛和长崎的军民已经没有时间去考虑别的事了。


深远防务观察


在二战的末期,美军为了对日本进行致命的打击,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但令人奇怪的问题在于,美国轰炸机进入日本领空时,日本为何毫无拦截的意向,美国的轰炸机在投掷完核弹后,毫发无损的返回了基地,对于这个问题,主要解释有三点。

第一,此时的日本航空兵已经被打成残废,在1942年经过的中途岛和瓜岛的两次大型会战后,日本的海陆航空兵就遭到了致命的摧残,大量的先进战机被击毁,优秀的飞行员也死伤无数,而在之后的马里亚纳和莱特湾战役后,日本的优秀的战机飞行员几乎损失殆尽,剩下的战机只能用作自杀攻击,所以美军的轰炸机这时候来几乎不需要害怕,日本已经没有战机拦截能力了。

第二,日本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随着1944年的塞班岛作战的失败,美国拥有了直接轰炸日本本土的海上基地,然后美国就开始长达数月的战略轰炸,不断对大城市轰炸,到1945年用核弹空袭时,日本已经对美国的战略轰炸见怪不怪了,大量的日本人已经转移到比较偏远的乡下。

第三,日本当时的主要防御都集中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中,在这些地方布置了大量的防空炮,主要的战机也是保卫大城市,所以有一定的拦截能力,而广岛长崎的防御比较少,美国也没有直接对东京扔核弹,而是选择在防控能力比较弱的广岛和长崎,所以能够轻松的投掷下去且毫发无损。


利刃巨透社


二战末,已经穷途末路的日本军队仍然在负隅顽抗,甚至叫嚣要发起针对盟军的“一亿玉碎”全面反扑。后来,正是由于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升起了两朵可怕的蘑菇云促成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一个疑问是,当时向日本投放核弹的美国轰炸机在没有任何掩护的情况下,千里迢迢来到目的地执行任务,为什么没有遭到日本的击落?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广岛与长崎当时没有够的着美军轰炸机的防空武器。日本在经过长达多年穷兵赎武的征战之后,其军事力量已经是奄奄一息了。不仅国内的武器弹药存储已经消耗已尽,而且连能购制造武器的炼钢厂、发电厂、兵工厂等都已经遭到毁灭性的轰炸。其实细查二战历史就可以得知,在投放原子弹之前,广岛、长崎就是盟军轰炸的重中之重的目标。先说说广岛,这是日本的工业重镇,如果摧毁广岛就会直接让日本的军工体系瘫痪。这就彻底摧毁了日本的战争机器;同时,广岛当时是日军指挥中枢之一,二战后期是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同时也是日本陆军最大的集结地和中转枢纽,设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军火仓库、码头等军事设施。

至于长崎为什么会之所以会成为“享受”核弹的待遇?是因为该地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崎是当时日本最大的造船工业基地,日本海军部队几乎所有的装备如航空母舰、各种巡洋舰、驱逐舰等都来自于长崎。比如日本最大的军工企业三菱重工生产基地就在长崎。
所以,美军在投放原子弹之前,已经几乎将广岛与长崎轰炸成一片废墟了。当然这两地早就没有有效的防空武器。
美军投放原子弹所用的轰炸机太先进了。美军扔给日本的原子弹各有一个萌萌哒的名字:“胖子”和“小男孩”。然而这却是两只魔鬼,而搭载这两个魔鬼的轰炸机就是当时美军最为先进,也是全球最为先进的B-29轰炸机。B-29的载弹起飞重量达到了65吨,配备了4台二战期间马力最强大的3350型引擎,最高飞行速度达到了34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超过5500千米。最重要的是,B-29的最大飞行高度达到了8000米。同时,B-29也是世界造价最为昂贵的战机,波音公司为研发这个战机项目投入了超过30亿美元的费用,这一数字已经超越了美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所以,要用这样的轰炸机执行任务,除了美军飞行员自己操作失误之外,可以说是别无风险的。【阙兴明】

环球快资讯


从1944年开始,美国就出动B-29(超级空中堡垒)大规模轰炸东京,到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B-29一共损失了414架,然而被日本战机和地面防空炮火击落的轰炸机只有147架。可见,日本在当时的防空火力是非常的薄弱的。

在美国轰炸日本广岛和长崎的时候,日本的机场基本被炸得一干二净,当然还有零星的飞机存在,但是空中歼击机的威胁已经很小了。此外,日本的海上力量也消灭得差不多了!没有了航母,无法大规模的搭载舰载机,美国的海上力量基本没有了威胁!而日本地面的防空武器数量也有限,能对美军飞机造成威胁的120和150mm高射炮数量不足,据说在战争结束时日本的“五式150mm高射炮”才造出两门火炮,且部署在东京(二战后期,日本的主要防御部署在东京)。除了东京以外,其他地方的防空非常的脆弱,比如广岛和长崎的防空力量基本一片空白。所以,美国轰的B29轰炸机可以在广岛和长崎畅通无阻。

1945年7月,美军在占领冲绳以后,美国的飞机可以从冲绳起飞直接轰炸美国本土。飞机的飞行距离和轰炸时间也缩短了,空中的威胁自然也少了。在占领冲绳以后,以美国当时的空中力量,不到一周就可以把日本的重要军事基地轮番轰炸一遍。尤其是日本的机场,没有了飞机跑道,日本即便是有剩余的飞机,也不能起飞,没有了歼击机,美国的轰炸机最大的威胁就是地面的防空火炮。

上面我们也说了,日本高性能的防空火炮性能好的数量有限,中等口径的防空火炮性能差,也缺乏雷达检测,飞机非高一点普通防空火炮的火力打不到。反正在二战后期,日本的武器已经快跟不上战争的步伐了。据说,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日本的燃油和制造飞机的钢铁都困难,日本人为了造更多的飞机,日本民众都把多余的锅碗瓢盆拿去政府造飞机了,可见日本真的是在做困兽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