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可能面臨淘汰的四類基層醫生

可能面臨淘汰的四類基層醫生

時下,“村醫將淘汰,剩下的全有執業資格”、“重磅消息!未來診所將會淘汰90%以上!”等類似信息充斥著網絡,令基層醫生惶惶不安,生怕自己突然就成了局外人,有不少醫友詢問小編,“我只有鄉村醫生證,還沒考到助理,真的要被淘汰了嗎”,其實答案早已蘊藏在你對待工作的態度中,診所的日常運營中。

具備以下特徵的醫生需要注意了!

一、整天抱怨,做事應付

基層醫生老王在工作上雖然配合,卻是消極應對,應付了事,以最低標準要求自己完成任務,勉強合格就行,得過且過,而且嘴上頗多抱怨,有啥說啥,什麼工資待遇低,上頭不會用人,事都他一個人幹,總之不管上頭要幹什麼,他都能挑出刺來。以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工作,做事的質量能好嗎,工作的效率能高嗎?果然,在幾次考核中,老王都沒有通過,最後灰溜溜的離開了崗位。

目前多地已逐步建立、完善起相關考核、退出機制,如安徽出臺《關於全面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明確對於不承擔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和連續三年公衛考核排名最後且低於75分的社區衛生服務站,都將被清理出“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序列;山東濟寧兩年組織一次鄉村醫生考核,內容包括業務水平,提供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數量、質量、群眾滿意度,醫風醫德等方面,考核不合格將被辭退。

如果基層醫生不想被淘汰,把手頭上的工作做實、做好、做精才是最有效的出路。

二、缺乏競爭意識

一些基層醫生處於一種混日子的狀態,錯誤地認為工作幹好幹壞看不出,反正工資照拿,也不願主動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醫療知識,習慣用老經驗看病,一旦出了醫療糾紛,被告知這個診斷、那個處方都有問題,整個人都懵了,長期不思進取的他們絲毫沒有競爭力可言。

然而,現在基層醫生競聘上崗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在2011年,黑龍江就發佈《黑龍江省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實施方案》,制定村醫競聘上崗實施方案,通過考試、考核等方式,將職業道德和業務水平較高、群眾認可的人員選聘到村衛生室。同年,安徽蕪湖全縣村醫一律實行競聘上崗,根據考試考核成績,以鎮為單位按照村醫崗位設置數從高分到低分,確定上崗人員。

要知道不進則退,在工作中安於現狀,那結果就是被淘汰、被人取代。而個體診所的競爭就更不用說了,隨著社會辦醫的進一步放開,診所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競爭愈發激烈,如何打造診所核心競爭力成了各個診所人的熱點話題。

三、觀念落後,不善經營

遇到一些新思想,部分醫生條件反射的將之拒於門外,觀念還停留在過去,比如仍舊認為治療大於預防,對於健康宣傳、公衛等不能直接產生經濟效益、體現價值的工作不認可;堅持中醫無用論;個體診所經營模式單一,鄙夷那些花裡胡哨的促銷方式;到了年中年末只會感慨“唉,現在的大環境不景氣,診所越來越難做”,卻從來不會深入反思,外界環境真的是主因嗎,為什麼別人的診所能做大做強?

在新醫療形勢下,更需要我們開闊眼界,及時更新觀念,根據市場的變化來不斷調整診所經營的發展方向,做到與時俱進,墨守成規終究被淘汰。

四、過分追求利益,服務意識淡薄

近幾年,無論是醫院,還是基層衛生室、診所騙醫保及賣假藥的新聞事件時有耳聞,還有一些醫生熱衷開大處方,給小孩子4、5種中西藥混合肛注,成人普通感冒、氣管炎處方中抗菌藥三聯+抗病毒+中成藥靜脈給藥……“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謀取不當利益的醫生也勢必會被社會淘汰。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醫學是有侷限性的,尤其在缺乏檢查設備、人才、技術的基層,除了給患者提供基本診療服務,幫助、安慰患者更是我們必須去完善的服務。一名時刻為患者著想,將患者病情和需要放在首位的醫生永遠不用擔心出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