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深圳周邊東莞、惠州10年後的房價能趕得上深圳嗎?

深圳小產權一房通


1、聽過一個朋友說的,把深圳的房子賣了去大亞灣買四套房子,到現在原價都沒賣出去,那些中介啊,新盤開賣,叫託來炒,什麼全款裡邊走,貸款繞道走,深圳限價把那幫人趕到惠州去買,現在炒上來還想叫人接盤呢。

2、不過,現在一橋之隔的東莞長安跟深圳松崗房價都快要差不多了,到時候地鐵一通不敢想象。東莞是大灣區夾在廣深之間的價值潛力最大城市,惠州與東莞不是一個級別、甚至佛山作為廣州的附庸和工業外溢。

3、東莞、惠州10年後的房價是不會超過深圳的,畢竟深圳具備各種優勢,最發達的城市,匯聚各種資源,這就決定了深圳的房產價值。不過,房地產有個現象叫做板塊輪動,也就是深圳房價可以輻射東莞、惠州,如果開始大幅上漲,那麼惠州、中山樓市也開始大幅上漲。

就愛聊樓市,如果你也感興趣,就關注我吧,一起探討更多有趣新鮮的樓市話題。


我房網


我先不下結論,我們通過一些數據對比來看,10年後東莞/惠州房價能不能趕上現在深圳。

2017年深圳市GDP為2.24萬億元、東莞為0.758萬億元、惠州為0.383萬億元,深圳GDP是東莞的3倍,惠州的5.85倍。

2017年深圳市人均可支配收入5.3萬元、東莞為4.5萬元、惠州為3.1萬元,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為東莞1.18倍,惠州的1.71倍。

2017年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252.83萬人,比上年增加了近62萬人,東莞常住人口834.25萬人,比上年增加8.11萬人,惠州常住人口477.70萬人。深圳常住人口是東莞1.5倍,惠州的2.62倍。

目前深圳平均房價5.3萬元/平,東莞平均房價1.9萬元/平,惠州平均房價1.2萬元/平,深圳平均房價是東莞的2.79倍,惠州的4.42倍。

現在我們可以做以下結論。

1.現在國家對房價嚴控,目標很明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所以房價暴漲再無可能。

2.目前惠州的經濟/人口與深圳相差巨大,就算是10年後,惠州房價也絕無可能達到深圳現在水平。

3.東莞與深圳的差距相比惠州要少,但是東莞以製造業為主,人口增長乏力,未來隨著穗莞深城際開通,部分區域房價會上漲,但是10年後房價也不可能達到深圳現在水平。


小羅說深圳


東莞惠州十年後的房價,趕上現在的深圳,那有可能。畢竟深圳也帶動東莞惠州發展成熟。

但是如果說東莞惠州十年後同步趕上那時候深圳的房價,我看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雖說東莞惠州深圳是三個城市,但是從現實的地理空間分佈和產業承接來看,東莞惠州就是深圳的郊區,特別是經濟職能區和產業郊區。

深莞惠同城化,就是以深圳為中心,同步規劃東莞惠州的城市和產業規劃,將深圳打造成總部中心,資本高地,人才高地,產業中心,而東莞惠州則承接深圳的產業轉移,接受深圳的總部經濟。

所以,從定位和地位來看,深圳有些無可比擬的優勢和競爭力,而東莞惠州只能做深圳的下級地區。


武大東湖


老實講,小胖覺得別說十年後,就是20年、30年後東莞及惠州的房價都未必能夠趕得上深圳。要知道,深圳是四大一線城市之一,並不是東莞、惠州這些城市能夠比擬的。


什麼叫一線城市?說得直白一點,那就是所有的好資源全部都在這幾個城市中,國家也會重點發展這幾個城市,然後再用這幾個城市進行以點帶面的發展。


不說多了,光說目前改革開放這些年,深圳都是一直在前沿,那時候東莞還只是比較落後的城市,惠州就更不用說了。

最近幾年,東莞漸漸的發展,原因是因為東莞為製造業工廠,靠這些工廠拉動了當地的經濟;而惠州則是靠開發旅遊區以及高新科技慢慢的發展起來的。


但是,東莞雖然發展了,經歷當年轟動全國的事件後(不能說得太明),東莞可以說經濟一下倒退了,之前半夜三更街上都是燈火通明的,酒店門口出租車都是排著長隊的,現在你去看看,還有這番景象嗎?


加上最近這幾年,全國查環保,東莞關停了多少家工廠?而東莞的意思是,這些工廠關閉越多越好,因為我們打算髮展成純辦公樓式的商業城市,你覺得可能嗎?


深圳並不光是一個城市,它更是一個經濟發達的象徵,這些遠不是東莞和惠州能相比的。


另外,換個思路聊一聊,為什麼東莞、惠州想和深圳想比偏偏要靠房價呢?除了炒房就沒有其它可以和深圳相比的地方嗎?這不是在買不起人的傷口上撒鹽嗎?


如果您贊同小胖的回答,請關注小胖,並幫忙點個贊哈,小胖先謝過啦!



羅小胖愛理財


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比較明瞭,深圳和東莞、惠州的定位不一樣。就像燕郊的房價雖然漲了不少但這麼些年過去還是不能趕上北京的。這就和弟弟和哥哥相差10歲,弟弟10年後趕上哥哥的歲數了嗎?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的除非哥哥死了。所以深圳周邊的房價是不會趕上深圳的。

房價的上漲是一個持續得過程,不同城市的房價漲幅不同,如同深圳,早些年間房價漲幅驚人,現在房價達到拉一個高度以後增速放緩。相比之下東莞和惠州的房價也是一樣,也許這幾年漲幅很大,但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經濟條件,當房價真的超過當地得承受能力的時候,房價的上漲速度自然也就放緩了。

深圳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成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我國的改革開放的窗口,享有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享有獨有的社會公共資源,這些都是東莞和惠州無法比擬的。所以不要說10年,就算20年30年深圳周邊城市的房價想超過深圳也是不可能的。


房產老J


憑主觀感覺預測:不可能。但是,當年誰又能想得到深圳這個小漁村在80年代開始經濟騰飛,甚至現在已經超越香港呢?不管你支持哪個觀點,要預測未來,都得拋開舊的束縛和包袱。

以當下的眼光看,近三十年來沒有哪個城市能追得上深圳速度。北京和上海都辦不到的事,惠州和東莞能成?哎,經濟發展速度深圳獨領風騷,但單比房價,其他城市真的沒有可能嗎?先說近的,根據中國房地產業協會統計,2017年,東莞二手房價格從11744元漲到15048元,漲幅28.1%;惠州二手房價格從8525漲到9842元,15.4%(均是每平方米價格)。深圳呢,從44612元/平方米漲到54688元/平方米,漲幅22.6%。

只比最近一年,東莞速度是大於深圳速度的。把時間放長一點,怎麼樣?可以查到安居客的數據:2011年末,惠州房價5534元/平方米,東莞房價6525元/平方米,深圳房價17428元/平方米。從2011年到2017年,惠州房價漲了77.8%;東莞房價漲了130.6%;深圳房價漲了213.8%。

雖然沒有90年代以來的數據 ,不過可想而知,深圳必然也是遙遙領先的。一個城市的長期快速發展,必然不只有政策因素。看看北京周邊的通州、燕郊,一年前房價漲得多猛,現在不少二手房價格接近腰斬,即便這樣要轉手也不容易。這就是因為通州和燕郊只沾了政策的光,而沒有自己的核心實力。

中國最早的一批經濟特區有4個,但只有深圳取得了超乎尋常的發展速度。1980年,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設立經濟特區。珠海、汕頭、廈門經濟實力也不錯,但跟深圳比還是差很多。2007年根據世界銀行統計,預估將成立或已經成立經濟特區的數量統計,在全世界有將近127個國家估計3000多個關於經濟特區的項目發展出來。

如果說個人的天賦來源於原生家庭,那麼,城市的天賦就來自地理區位。靠近香港可以承接香港的產業和資金,這是深圳起飛的決定性原因。當年有無數深圳人為了生存冒著生命危險逃去香港,從底層打工者打拼成為個人商販,再到企業家。這是其他地區的居民沒有的先天優勢。各位可以試想,如果東北挨著的不是荒無人煙的俄羅斯和閉關鎖國的朝鮮,而是加拿大和韓國,那東北做起國際貿易來是不是就方便多了。

另外,深圳由於早期發展緩慢人口少,歷史包袱輕,不像北京要想擴大建設用地就要拆城牆古建,在文物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取捨。而“來了就是深圳人”的口號也被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者熟知,這代表了深圳的包容與開放,非京滬能比。

前幾年民間有一個論調:深圳可以和香港合併為一個超級城市。我們無需討論合併後的結果,就算不合並,深圳現在也牢牢佔據了中國最有利的國際貿易位置。東莞房價遠高於惠州,其實就得利於東莞距離深圳更近。現在,東莞和惠州對深圳的經濟依附關係比深圳對香港的關係更強,未來十年,它們只可能共同進退。


房太尉


這其實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問題,而並非僅僅是房價方面的問題。

在我看來,除非出現非常大的變故,東莞、惠州的房價永遠趕不上深圳。

另外,東莞與惠州也不是一個層面的“隊友”。

第一,經濟發展。

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在正常發展的空間裡,惠州基本沒有追趕上深圳的可能。

而東莞,則有逐漸追趕深圳的可能,尤其是華為的搬遷,估計會有一定的效應,或許帶動其他深圳在企業的搬遷。

但從總量上看,雖然緊緊追趕,可深圳與東莞之間的距離還會以很明顯的狀態存在。

第二,城市定位。

惠州,是作為深圳的“補充”逐漸發展的。

以房子為例,很多在深圳沒有能力購房的人,才會選擇去惠州。

東莞,有自己的城市定位,只是目前看,與深圳相比還非常單一。

第三,東莞與惠州的優勢也很明顯,但不足以扭轉格局。

東莞與惠州二者自然環境優勢明顯,宜居。

尤其是在房價遠低於深圳的情況下,更顯得性價比突出。

有這種性價比,勢必會吸引一批人過去。

但休閒養老式居住,還很難成為扭轉房價走勢的絕對性因素。

況且,惠州也有自己的劣勢。

第四,惠州房價是否以居住為基礎尚待觀察。

這段時間,打聽過惠州的房價,確實不高,但據瞭解空置率也不低。至少,惠州目前的房價不是以居住為基礎的。

從以上四點看,我認為除非出現非常大的變故,否則東莞、惠州的房價很難趕上深圳。當然,東莞與惠州也不是一個層面的“隊友”。


靜觀財經


作為一個深圳寶安片區房地產人員我來回答一下我的觀點吧、兩三年以前惠州大亞灣的房價只要兩三千塊錢一平方,然後到了2017年惠州房價慢慢上漲起來了八九月的時候搞出了均價一萬不到只要98000的帶精裝修的房子叫做新力帝泊灣一大早樓盤外邊都排滿了買房子的人,這個視頻用來假設當時情況,並且現在很多人可以先認籌等正式開盤的時候可以優先選擇好點的房源。認籌金可以退如果沒有合適的房子的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a4d927a3ce36f777f12b9e2bb47b270c\

江西老表小軒


1.做個大膽假設:

近10年來講,只有一個可能趕得上:國家真正把大灣區這個區域性的經濟做到非常強,除去有很好的經濟基礎和企業落戶外,無論在交通還是教育都給到了最優的配置,這樣,房價有可能呈現區塊性的爆發。

而事實上,如果是10年,這也只是想想的事情,比較難跑到這個點上來。或許,給多10年?可能不?


2.迴歸現實:

經濟決定一切,這一條在很長時間內都適用。

單從畢業生的吸引,就業人口的吸引上來講。東莞這第二梯隊的城市就差了一截。

而從企業的吸引上來講,更加是看得出差距。

從優質的醫療和教育資源來講,這條東莞等城市更加是得分新低,現在還是有很多的病患 要擠到廣州去,因為醫生更讓人放心,很多醫生也是搞了一下,搞不定就叫人送省城。

而從大學來講,惠州只有一個較為聽得上去的惠州學院,東莞有東莞理工,廣藥的東莞校區。相比廣州或深圳,尤其是廣州的大學來講,差了十萬八千。

以上種種,10年後房價要與廣深齊平,可能性 太小了。算上通膨等因素,數值上也到不了。


3.最後

地段(資源)決定房價,用這條去套,基本就能想清楚 。


強烈BS:

最後要強烈DISS下題主,主標題問的10年後東莞與廣州深圳等的房價能不能齊平,即同一價格。

標題的內容解釋則成為了:10年後,東莞等城市的房價能不能追上現在的深圳,即10年後的房價價格是現在深圳的價格。


這完全兩個意思,我答的是標題的意思。


臻詩


沒有絕對能或不能,十年前有誰能料到深圳如今的房價,可以說超出幾乎所有人預期吧,包括我這個老深圳。現在惠陽等地的房價與十年前深圳市內房價差不多,這個我十年前那時在深圳買房親身經歷過。主要要看之後惠陽籌地未來身處大彎區發展及臨深協同效應和效率,當地經濟收入發展情況,但這些大灣區經濟未來肯定會大大發展的,特別是這些基數低的區域,發展起來顯得更快速,且有分析,現在1百萬,十年後就只值30幾萬,光貨幣貶值就二倍多了。想想十年前的2007年和2008年,那時惠陽等地新房房價二、三千每平,如今過十年了,現價1萬2千每平,十年房價翻有4,5倍吧,因此綜合分析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只是類似的房價變化總是超出預期,超出預期原因是人類歷史以來房價給人感覺始終太高太貴了,大部人難以承擔,但最終房價都是沒有最高只有向更高發展,主因是人類社會經濟總是向前發展,房價也必定跟隨經濟發展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