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留学圈周报:3分钟,留学最新资讯一网打尽!

互联网第一留学公开课:留学爆米花

专业留学服务平台:信息/攻略/咨询/办理

留学圈周报:3分钟,留学最新资讯一网打尽!

留学圈新近发生了哪些新闻
米花君带你盘点前沿资讯
重要留学信息不错过!

留学要知道

-9月1日0时托福和GRE双双涨价-

根据托福主办方ETS的通知,自2018年9月1日起,调整托福网考和相关服务的收费标准,其中将包括增值税。

留学圈周报:3分钟,留学最新资讯一网打尽!


托福考试报名费1985元,此前价格为1761元,增长224元(12.72%)。除此之外,转考费从576上涨至620,单项复议上涨为615元,口语和作文双复议的费用,已经上涨至1229。

GRE考试费将上调至人民币1665元;转考费将上调至人民币388元。自2018年9月1日0时起,考生须按调整后的金额支付考试费。换句话说,需要同时考这两个考试的宝宝,从9月开始多交433元!

-8月SAT北美重复旧题-

刚刚结束的 2018 年 8 月 25 日北美 SAT 考试中,无数同学不远万里,历经十几小时的飞行专程前往美国本土进行 SAT 考试。然而,College Board 似乎与所有同学开了个玩笑,“你们知道出一套卷子有多难吗?所以我继续用去年的卷子”。

留学圈周报:3分钟,留学最新资讯一网打尽!


当参加考试的小伙伴们走出考场时,立刻在票圈炸开了锅。即便是学霸,也崩溃了,他们认为旧的试卷破坏了公平性,有一些人使用了投机取巧的方式得到了分数上的提高。不少在考培以及预测机构上过课的学生欢呼雀跃,他们庆幸之前重点刷过这套真题,甚至完整背过答案,最后结果应该会比较理想……

-US News排行榜公信力被质疑-

US News近日被爆出8所大学出现数据错误,再度引来大学排行榜公信力之争。

例如达科他卫斯理大学(Dakota Wesleyan University)将其真实注册学生人数3571写成了1611,致使其生均费用比实际情况高非常多;汉普顿大学(Hampton University)汇报的六年内本科生毕业率为66%,而真实情况为56%;鲁道夫学院(Randolph College)汇报其平均教师年薪为104200美元,实际为88647美元;圣路易斯大学(Saint Louis University)汇报的六年内本科生毕业率为77%,实际为74%;圣马丁大学(Saint Martin’s University)汇报的六年内本科生毕业率为55%,实际为52%……

当然这些大学也都找好了“背锅侠”,声称这样的错误是人为失误,而不是蓄意造假。US News一直表示,高校必须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关于社会对排名的公信力产生的质疑,US News表示,1800多所大学出现8个错误,这种数据错误毕竟是少数。

-英镑又双叒涨了,留英党的钱包…-

你没看错。最近英镑的汇率又涨了,这两天从8.7蹭蹭蹭涨到了8.9,最高时甚至涨到了9.0!

留学圈周报:3分钟,留学最新资讯一网打尽!


现在正值读正课的同学们需要换钱,如今英镑大有持续涨幅之势,仿佛听到了不少同学心碎的声音;而在读语言班的同学或者正在写论文的小伙伴,汇率这么一变,自己手头的英镑就更值钱了,心里美滋滋。

据《每日邮报》报道,这次英镑涨幅源自英国脱欧进程的突破。英国希望脱离欧盟单一市场,获得独一份的“点菜”特权。欧盟谈判代表Michel Barnier最终承认,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放出消息,欧盟必须向英国提供一份关于脱欧的独特协议。这一消息大大刺激英镑走势。

-英国大学申请“关键指标”变化-

今年有很多英国大学对申请条件进行了调整,特别是有一些“关键指标”发生了变化,值得大家关注。

部分英国大学开始使用上海交大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作为申请者本科院校水平的参考。它的全名叫“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也就是我们说的“上交排名”。如,杜伦大学今年只接受本科院校在“上交排名”中Top200的学生申请,另外的一些大学根据上交排名对申请者的成绩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需要广大申请者注意的是,“上交排名”和上交出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两码事儿。“上交排名”是只针对中国大学进行的排名,而最新的“上交排名”是2017年5月31日公布的。而一些英国大学认为211/985、上交排名都不足以全面的概括他们对中国大学的“认知”,于是他们制作了自己认可的中国大学名单和级别划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ist”。大家在申请时一定要注意学校的官网申请信息。

-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10年增长226%-

根据加拿大移民部公布的学习许可持有者数据显示,从2008年到2017年这10年间,在加拿大学习的中国学生总人数的增长率高达226%!其中2017年,就有约14.1万中国学生在加拿大在读留学,占加拿大全部国际留学生的28.4%,这就相当于,在加拿大的国际留学生中,每10个里面有近3个是中国留学生。

有相关学者分析认为,加拿大之所以成为中国学生青睐的留学目的地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加拿大政府教育投入比重高;二是加拿大总留学费用在热门留学国家中相对最低;三是加拿大大学及学院提供的带薪实习机会,有助中国留学生获取就业所需实践经验。

中国学生偏爱商科,在本科留学生的专业选择上,商科类选择占比最高,达到38.98%,位居第一,理科类、文科类、和工科类分别占比26.53%、22.63% 和11.86%。

-澳洲官方机构出高校相关数据-

近日,澳洲官方机构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 (TEQSA)统计了学生(包括留学生)最喜欢的专业,澳洲大学的毕业率等等比较权威的数据。

在留学生中,有几乎一半(49%)就选了Management and Commerce(商科&管理),而澳洲国内学生选商科管理的学生只有15%;接下来是IT信息技术,工程,健康类专业,自然科学等等。相比较来说,在澳洲国内学生中,社会和文化类的专业更受欢迎,接下来是健康、自然科学类、教育学的专业。

留学圈周报:3分钟,留学最新资讯一网打尽!

值得引起关注的一个数据是,去年整体退学率是33.3%,也就是说澳洲大学,每三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没拿到毕业证!

留学圈周报:3分钟,留学最新资讯一网打尽!

留学短新闻

1

日前,《2018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发布,2190份的有效问卷调查显示:90后成为海归主体,占比高达55%;出国读本科的人越来越多;英美仍为主要留学目的国。

2

美国司法部于上周四称,哈佛大学在招生政策中对种族的考量使得其对亚裔申请者存在着歧视,此举构成了违宪行为。如果高校只看成绩,那么成绩优秀的亚裔自然是有优势的,如果考虑种族人口比例,亚裔又肯定会在录取中吃亏。这个问题很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于美国高等教育界。

3

近日,英国慈善机构移民之声(Migrant Voice),在当地发起了一场活动,要求政府给四年前被不公平对待的国际学生重新参加英语考试、恢复学业的机会:4年前,7000多名学生可能被错误地指控在托业考试中作弊而被撤销学生签证,这其中就有不少中国留学生。

4

悉尼大学被列入新州遗产名录。作为全澳大利亚、全大洋洲乃至全南半球第一所大学,她今年已经168岁了。在2019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42。有媒体评论称,悉尼大学的存在,诠释着澳大利亚历史发展的缩影。

5

插播一条:霍格沃茨已于近日开学,不知道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留学热话题

-关注华人“降落伞儿童”问题-

近日台媒聚焦华人“降落伞儿童”问题,引发多方关注。

在美国、加拿大等地,8岁至17岁华裔留学生大幅成长,聚集在华人较多的区域,如美国的加州或加拿大的温哥华。这群赴美就读的小留学生中,近四分之一以上是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在国内工作、供给孩子生活与就学费用,孩子则在异国求学。

他们通常被安排与亲戚、父母的朋友,或者在网络上找到的“带薪看护人”同住。年龄较大者如到高中,则可能独自居住。他们像是一个个被投掷到北美大陆的“降落伞”,因此被称为“降落伞儿童”,在陌生的国度祈求更好的未来。

截至2017年,中国已连续7年成为美国留学生最大来源国。而中国大陆留学生的就学目标,也从一开始的高等教育,向下延伸到中学教育。

想让孩子接受国外教育、获得更多机会,是很重要的原因。华人社会里有极深的信念,认为教育是造成改变与促使成功的关键——而父母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环境。

甚至有家长认为,在国外学习是一种身份象征,表示家庭有能力提供资源,让孩子与众不同。因此,即使双亲为了财务稳定,而让孩子独自在他国当小留学生,他们也相信这样的安排对孩子是比较好的。

报道称,亲子分离与传统华人文化中长期共同生活、相互依存等观念有所冲突。究竟这样的投资有没有换到更好的未来?

孤独:心理健康问题

报道称,2015年在美国一起严重的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各界关注“降落伞儿童”的身心状况。一群就读美国高中的中国大陆留学生,涉嫌绑架其他中国大陆留学生,并进行长达5小时的折磨、殴打、强拍裸照等暴行。2016年美检方判决三名成年主犯6至13年有期徒刑。

这些学生都是离开家庭、在美国独自生活的“降落伞儿童”。其中一位主犯在法庭上透过律师说出心声:“在这里,我变得孤独、迷失。我从没有跟父母说过这些,因为我不想他们担心我。”

报道称,此霸凌案之后,美国与中国大陆媒体都曾大篇幅报道与讨论这些被送出国、看似风光的孩子,究竟经历了什么。“降落伞儿童”看似获得家庭的支持与援助而生活无虞,但是很多人看不到的,是他们要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改变。

例如生理上的适应,因为气候不同可能产生如花粉症或对特定食物(花生、乳制品)过敏;因为语言能力或对新文化不够孰悉,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或帮助,也可能被团体隔离或排挤。有人因为听不懂对话中的俚语或者次文化语言而无法融入;也有人到美国3个月,就被人喊:“滚回你的国家!”

认同危机:我是谁?

双重的认同危机,也是青少年阶段的“降落伞儿童”所面对的难题。在发展自我认同的重要阶段,孩子尝试逐渐脱离家庭、借助与同学相处以及不断探究“我是谁?”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角色与定位(如性别、未来期待的生活方式与追寻方向等),为未来独立生活与环境适应做准备。

若这个阶段没有发展完全,将可能因为生活无目的而感到彷徨迷失,产生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另一个认同危机,则是在面临多元文化的环境时可能遇到的。在来到新国度以前,每个人都已从自己的家庭、社会环境中建立得以适应当地文化的价值观;然而在抵达新世界时,除了生活上的适应,心理调适更不容易。

华人孩子从小被鼓励要乖巧听话,在北美社会里却被认为太过内向、没有能力为自己发声;华人重视家庭胜于个人,北美却强调个人的独立。想快速融入新世界的主流文化,但是要改变长久以来的价值观,这样的失衡也造成小留学生不小的压力与冲击。

家庭关系重置

家庭是个动态的系统,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可能会因为环境、年龄、阶段而改变。

长时间分离的亲子,容易有更多的沟通隔阂。经过北美教育以及独立生活的洗礼,这些“降落伞儿童”培育出的个人主义与独立观念,经常与华人父母传统伦理产生冲突。

对于已经习惯独自生活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角色可能只剩下经济援助,其他如学校功课指导、适应学校与新文化,或与老师沟通等,远在祖国的双亲未必有能力提供他们需要的协助。而在世界另一头的父母,也会对于自己没有在孩子身边、善尽亲职角色而感到巨大的失落感与内疚,用给予孩子更多金钱或物质来作为补偿,希望孩子不要把他们当成陌生人。

理解“降落伞儿童”的处境,一方面破除海外生活的幻想迷思,另一方面也更能理解他们所遭遇的一切——从天而降的孩子,未必都会摔得粉身碎骨,面对困境也有能够茁壮成长的。


-一个人注定后悔留学的4个迹象-

最近几年,身边留学的人多了,后悔出国留学的人也多了。

1

高估自己的外语水平

没错,语言考试是留学的第一大关,但不少人为了达到申请标准,采用“临时抱佛脚”的突袭式备考法让自己勉强过关,然后语言成绩是达标了,但是丢到国外,还是一样什么都听不懂。

如果你是在一个华人比较多的地方留学,超市啊什么的一般都会有华人职员,生活上可能没有什么大碍。但是上课咧,你可能80%的时间可能处于这种状态:

懵B状态

留学圈周报:3分钟,留学最新资讯一网打尽!

每天上课都像在上英语课

为什么我只是眨了下眼睛

我就找不到老师读到哪了

整节课全程挂着一脸puzzle

然后课外,害怕和讲外语的人打交道,只和说中文的人hang out在一起,这样的留学和在国内有多大的区别呢?

所以在你打算出国留学的那一刻,就要用心学外语,不要把学习外语当作是一个考试应付,而是要作为在国外生存的“根本”全身心地学下去,尽量带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出国,这样你在留学中才不会很吃力!

2

低估留学成本

虽然说现在很多普通的工薪阶级也能出国留学了,但是还是很多学生家长在没有做好功课的情况下,低估了留学的预算。

大致的学费暂且不说,就你不曾预料到的留学成本,七七八八加起来就有不少,随便举几个:

书本费

出国之后,尤其在美国,课本的价格张口就几十刀,除了课本你总还得买点课外书吧,一学期下来吃土的日子不会太短……

医疗费

在国外,牙疼还是忍着吧(该看还是得看啊)。这不是开玩笑的,在国外,还是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轻易别生病!

挂科费

国内大学流传这样一句话“没有挂过科的大学是种遗憾”(什么鬼话),国内挂科的后果就是补补考就行了,没有什么经济损失。但是在美国你试试,挂个科,等着交高昂的补考费吧(4位数,甚至5位数!)。

留学圈周报:3分钟,留学最新资讯一网打尽!

最后两点

也是最重要的两点

一错悔终生

那就是

选错院校 & 选错专业

网上的不管是排名,还是专业对比,都是外界的一种“点评”,最赚钱的专业未必是适合你的专业,排名很牛的院校你去了以后未必100%会觉得这就是我的dream school。

而院校和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你的未来,你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啊。所以这两样选错了,真的会后悔不已。

在院校和专业选择上,找到合适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