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生病後,寶寶脾氣大、嬌氣、黏人怎麼辦?父母需做好這3點

生病後,寶寶脾氣大、嬌氣、黏人怎麼辦?父母需做好這3點

前些日子,因牙痛去醫院,遇到了以前的同事小張,她帶著4歲的女兒姍姍來看病,珊珊可憐兮兮地趴在小張的肩膀上,小張讓她與我打招呼,也默不作聲,“姍姍,怎麼了?”

“就是個小感冒,燒已經退了,沒事了。”小張貼了貼女兒的額頭,無奈地說,“這孩子真是的,沒多大點事,把我折騰得夠嗆,他爸爸又不在家,真是累死我了。”

“小孩感冒了,身體肯定不舒服了,撒嬌是正常的。”

“我最怕她生病,每次生病總要亂髮脾氣,把我折騰得團團轉,不吃藥,怕打針,不走路,要我抱著,而且最煩的就是,病好後不肯上幼兒園,一去幼兒園就哭鼻子。”小張有些累,讓孩子坐在椅子上,姍姍又嘟起了小嘴巴,不滿意了。

生病後,寶寶脾氣大、嬌氣、黏人怎麼辦?父母需做好這3點

看到珊珊的樣子,想起了我家二寶前些日子的表現,一天夜裡兩點二寶突然發燒,我和老公立馬起來又是喂藥,又是喂水,等到他出汗了,燒退了,我才敢睡覺,折騰了半宿,好在只過去了一天一夜,二寶又活蹦亂跳的了。

不過,二寶可憐惜自己了,以前爸爸還能陪著玩一會兒,現在做什麼事情都喊媽媽,吃飯、睡覺、尿尿、讀繪本、出去玩,總是把媽媽掛在嘴邊,我去趟廁所,他都能趴在床上大哭大鬧。

可能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感觸:孩子沒生病前有說有笑的,也不黏人,像個小大人,一生病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悶聲不響,羞羞答答的,自理能力也變差了,難道生病真能改變孩子的個性嗎?事實並非如此。

孩子生病後,最心疼的是父母,看到孩子吃不下、睡不好,父母別提有多著急,多心疼了,常常會比平時更加關心孩子,體貼入微。

生病後,寶寶脾氣大、嬌氣、黏人怎麼辦?父母需做好這3點

孩子生病了,身體難受很容易發脾氣,看這不順眼,看那不順眼,對父母提各種各樣的要求。父母呢?為了能讓孩子好受點,常常是有求必應,對孩子百依百順,目的只有一個——孩子高興就好。

另外,孩子多怕醫院,不配合治療,父母往往會絞盡腦汁,好話說盡,給孩子許願:“乖,寶寶吃藥,你吃了藥,媽媽帶你去遊樂園玩。”“寶寶,只要你肯去醫院,有什麼要求,爸爸都可以答應你。”

父母一味地遷就孩子,慢慢地就會使孩子養成嬌氣、任性的壞毛病,等到病好了,壞毛病也形成了,不肯上幼兒園,不肯自己走路,要媽媽抱,睡覺要有人陪等一系列問題就出現了。

孩子生病,父母給予更多的照顧是自然的事,但是這卻不能成為我們嬌慣孩子的理由,孩子的一生不可能不生病,生病雖然帶來了肌體上的痛苦,但也是給孩子一次很好的挫折訓練。

生病後,寶寶脾氣大、嬌氣、黏人怎麼辦?父母需做好這3點

要讓孩子知道,生病是不可避免的,誰都可能生病,生病了就要去看病,打針、吃藥是必須的。如果孩子害怕去醫院、打針,父母要好好安撫孩子,消除他的焦慮與不安,並給予他鼓勵,“寶寶已經長大了,勇敢一點,爸爸媽媽陪在你身邊,給你打氣、加油!”

孩子生病固然痛苦,應該得到父母更好的照顧,但是對於孩子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該拒絕就拒絕,不能讓孩子以生病為要挾,成為他任性的藉口。父母在照顧生病的孩子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在孩子生病期間,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父母不要代勞,讓他自己動手去做,不要因為生病,讓孩子變得懶惰,不然,等孩子病好了,他也不願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第二,孩子病好了,堅決不能在容忍孩子的壞毛病,要及時給與糾正,不要讓孩子認為:只要我生病了,就可以獲得特殊的關照。

第三,孩子病好後,要多帶孩子去戶外玩耍,或者請小朋友到家裡來玩

,孩子有了新的樂趣,就會減少對父母的依戀。

在此提醒父母一點:孩子生病,給予合理的照顧是應該的,同時,也要照顧孩子的心裡感受,不要讓孩子生病之後,又生心病。

生病後,寶寶脾氣大、嬌氣、黏人怎麼辦?父母需做好這3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