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6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延禧攻略》正值大热,

每一帧都是满满的高级感。

最让人惊艳的,是剧中的华美珠宝。

深挖每一件,都有穿越时光的故事;

细看每一套,都是古人的时尚门道。

今天我们来八一八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图鉴”

了解一波

NO.1头饰

“两分两把头”、绒花

乾隆年间,妃嫔往往用全真发梳成“两分两把头”,先中分再圆分,把两侧的头发束在头顶上,分成两绺,结成横长式的发髻。再将后面余发结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压在后脖领上,使脖颈挺直。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而乾隆年间使用最多的是这样简单的发髻▼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魏璎珞这款我们以为很不“清宫”的辫子法盘发,其实才是乾隆年间真正合理存在的发型。▼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除了“两分两把头”和辫子盘发,还有从包头盘演变而来的钿子,更契合乾隆时期。▼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这样一对比,《延禧攻略》的发髻可以说很严谨了。

发髻上还会用一些装饰物进行装饰,使用最多就是绒花、点翠和发簪。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在《延禧攻略》中吐槽最多的就是

各位妃子的头饰

被广大网友戏称:“多肉头饰

其实这是金陵之地的御贡之品南京绒花,始于唐朝,唐代即被列为皇室贡品。由于真花戴在头上容易枯萎,所以用蚕丝绒、染料、黄铜丝被能工巧匠精编细织成惟妙惟肖的绒花作为女子的日常头饰,所谓“绒花开不败,但愿春常在”。不枯不败的绒花不仅外观上雍容华丽,谐音“荣华”之意。

绒花的制作需经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近十道工序,选料的贵重加纯手工的制作手法,使南京绒花的历史十分悠久又被称为“发髻上的南京”。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绒花头饰 清 故宫博物院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慈禧太后佩戴绒花头饰

像《还珠格格》里的大拉翅头饰,还有这部剧里一部分嫔妃的小拉翅,其实是晚清快到慈禧时期才有的,和乾隆年间的头饰并不相符。▼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NO.2耳饰

“一耳戴三钳”

据记载,乾隆四十年选秀女时曾说过:“旗妇一耳戴三钳,原系满洲旧风,断不可改饰。朕选包衣佐领之秀女,皆戴一坠子,并相沿至于一耳一钳,则竟非满洲矣,立行禁止。”所谓的“一耳戴三钳”,是指满族妇女要在每只耳朵上扎三个孔,带上三只耳环。这种习俗每个满族妇女都要遵守,直到清朝中后期也不曾更改。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延禧攻略》中,上至皇后下至宫女都做到了“一耳戴三钳” ▼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而“一耳戴三钳”在乾隆三十一年正式规定,与《延禧攻略》的乾隆六年可是差了二十多年。

清代贵族女性耳饰佩戴十分讲究,《皇朝礼器图式》规定:皇太后、太后的耳饰,每具金龙衔一等东珠(东珠:产自于东北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混同江、牡丹江、嫩江等河川的淡水珍珠,以及沿海的海水珍珠)各2颗;皇贵妃、贵妃、皇太子妃的耳饰,每具金龙衔二等东珠各2颗;妃的耳饰,每具金龙衔三等东珠各2颗;嫔的耳饰,每具金龙衔四等东珠各2颗。其他的福晋、夫人、公主、命妇等的耳饰,每具皆为金云衔珠各2颗。东珠的等级按大小及光泽度而定。上至皇太后、下至七品命妇佩戴的耳饰,皆为左右各三,三具纵向排列,其应用场合与朝服相一致。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金环镶东珠耳饰 清 故宫博物院

NO.3颈饰

领约

领约,是后妃、女贵族们,穿朝服时佩戴在朝袍披领之上的饰品。领约形似项圈,金银打造,上面通常要镶嵌各种珠宝玉石,当然,上面所饰的东珠数、两端所垂绦色,都用来区别等级。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延禧攻略》中,皇后娘娘的领约,黄金配玉石,点缀红珊瑚圆珠,和发饰上的红珊瑚相呼应,非常尊贵

清代乾隆朝规定,宫廷里的皇太后、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高级宗室的妻室和女儿,宫廷外的一品至七品命妇,在穿着朝服时均应佩戴金约和领约。皇太后、皇后的领约,黄金制成,饰东珠十一,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黄绦也用珊瑚串连而成,末端缀上绿松石。而在民间,穿着吉服的时候,偶尔也会单独使用金约或领约。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银镶珊瑚领约 故宫博物院

NO.4肩饰

云肩

云肩,也叫披肩,古代置于肩部的装饰织物,最初只是用以保护领口和肩部的清洁,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装饰物,多以彩锦绣制而成,晔如雨后云霞映日,晴空散彩虹。大多数云肩为四合如意式(由四个云纹组成),还有柳叶式、荷花式等等,上面有吉祥图案,如富贵牡丹、多福多寿、连年有鱼等。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延禧攻略》中最亮眼的云肩应该是这条了,被网友说是猪八戒同款……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但你可知道,慈禧太后也戴过同款。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NO.5胸饰

压襟、采帨

所谓“压襟”,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压住衣襟的东西”,是古代女性挂在胸前的配饰,此物又名“事件儿”。自唐代出现,流行于明清时期,那时女子衣着肥阔,经不住风吹,用沉甸甸的银质压襟正好可以压住轻薄的衣衫,是一件既有装饰作用又有固定衣襟实用效果的饰品。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延禧攻略》中魏璎珞刚刚入宫的时候,她还只是个普通的宫女,而宫女是没有珠玉压襟可以佩戴的,她们胸前挂的,是绣坊宫女的宫牌。地位上升之后,压襟的种类也随之增多。▼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有诗曰:“只闻香袭人,不知香何因。抬头看少妇,胸前动压襟。” 压襟多为银质的,佩挂于右侧胸前第二颗扣子上,饰品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端是单条带钩的银链子,中间是主件称为“事件压口”,体型较大,下端则银链缀着各种小件银器、铃铛或流苏。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璇闱日永图》,清 孝贞显皇后

剧中每个嫔妃的褂子上都挂了一条长长的帕子叫做采帨。为清代古代妇女的佩巾。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NO.6手串

十八子

清代嫔妃们流行挂的手串,也叫十八子。

在《延禧攻略》中最抢镜的莫过于富察皇后手中的这串水晶南红十八子了。▼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十八子手串是念珠中的一种,寓意了佛教的十八界,佛教中有十八界,即六根(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由于十八子具有祈福纳祥的寓意,文人雅士十分钟爱。在清朝十八子手串和朝珠都是清代服饰中的佩件,不过朝珠是纳入礼制的,而十八子的佩戴可以不受等级约束,更为自由随意。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水晶 十八子 清 故宫馆藏物

哇~是不是感觉自己沐浴在非遗文化中

无法自拔

看剧还能涨姿势

贴心的为大家呈上一副“人物关系攻略”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最后

祝各位娘娘、小主们七夕快乐!

延禧攻略之后宫女子首饰图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