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這三家閩企領頭羊,半年營收首次同步超百億

恆安、福耀、安踏,三家行業領軍閩企,先後發佈了2018半年報,它們半年營收,同時超百億。

這三家閩企領頭羊,半年營收首次同步超百億

三家閩企“半年百億”

在2018年半年報中,福耀、恆安、安踏,三家行業領軍企業,營收同時超百億。

8月23日,恆安發佈半年業績,截至2018年6月30日6個月,公司實現收入人民幣101.37億元,同比增長16.3%,經營利潤26.82億元,同比增長2.5%,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19.47億元,同比增長5.0%,每股基本收益1.614元,中期息1元。

8月20日,福耀玻璃披露2018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1,008,517.4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7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186,862.06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4.80%;實現每股收益人民幣0.7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4.55%。

8月14日,安踏集團在香港發佈了2018年中期財報。據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安踏集團營收達到105.5億元,同比增長44.1%,安踏創造了赴港上市11年以來最佳的“期中”答卷。

三家閩企,發佈的半年報,都交出史上最好的“半期考成績”,同時營收超百億,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這三家閩企領頭羊,半年營收首次同步超百億

這三家企業,都是福建很有代表性的行業巨頭。他們在國內市場都已經做到行業老大的地位,正處國際化的緊要關頭。

恆安:海外佈局動作頻頻

半年報顯示,恆安在國內市場依舊保持穩健增長,而其國際化業務正呈現加速狀態。

2017年6月,恆安收購了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皇城集團(股份代號為7203)合共8000萬股,購買股份佔皇城股本權益約50.45%。此次交易作價為9120萬元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當於約人民幣1.46億元)。據瞭解,皇城主要從事投資控股以及生產及加工纖維製品,包括成人及嬰兒紙尿褲、衛生巾和紙巾產品、棉製品及加工紙。

2018年4月4日,恆安旗下全資附屬恆安珍寶與Starmix及Kordis(統稱“賣方”)訂立買賣協議,以共同收購Sunway Kordis(即聲科)的全部已發行股本。

這三家閩企領頭羊,半年營收首次同步超百億

聲科集團主要在中國從事食物保鮮膜的製造,並且出口至歐洲、澳洲、北美等,恆安希望利用其海外銷售渠道,將恆安的產品推向全球。

2018年4月23日,恆安全資附屬公司Hengan Luxembourg與芬漿及其現有股東訂立初步投資協議,以每股2歐元認購芬漿583.33萬股認購股份,佔初步投資協議項下擬進行交易完成後芬漿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總數約36.46%。根據初步投資協議應付的代價為1167萬歐元。

在國內市場穩居行業老大之後,國際化成為恆安新的增長空間必經之路。

福耀:美國市場增長強勁

從福耀玻璃半年報可以發現,美國市場增長是未來重要利潤增長點。

2018H1,福耀公司內產內銷收入為65.55億元(佔總營收比例約為65%),比去年同期增長7.15%,高於2018年上半年中國汽車行業產量增速4.15%,主要受益於公司高端產品佔比提升以及單車玻璃用量的提升。

這三家閩企領頭羊,半年營收首次同步超百億

公司汽車玻璃海外業務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22.31%,大幅超過中國境內汽車玻璃收入增速7.15%,主要受益於福耀美國工廠的產能加速爬坡。

福耀美國工廠2018H1實現淨利潤1.27億元,去年同期虧損0.48億元,貢獻利潤增量為1.75億元,貢獻較大利潤彈性。並且美國工廠2018年一季度盈利為820萬美元,經過測算第二季度盈利約為1100萬美元,隨著產能爬坡,盈利加速。18年全年美國工廠預計產銷320萬套汽車玻璃,保守能夠實現2.5億元人民幣以上的淨利潤。

安踏:國際市場細水慢流

安踏在8月14日發佈2018年上半年財報。截至2018年6月,安踏集團營收超過百億元,同比增長44.1%,其他各項指標均健康,創造了安踏赴港上市11年以來的最佳成績。

在創新與國際化領域,安踏也是動作頻繁。目前安踏集團已經在全球設立5個研發設計中心,除了中國大陸之外,還包括美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香港。

這三家閩企領頭羊,半年營收首次同步超百億

在市場方面,安踏進入美國成為一個亮點,數據顯示,2018年3月4日,安踏KT3-Rocco美國上市噹噹天,每雙售價159.99美元(約合人民幣1012元),引發美國千人排隊。

而在2018年,安踏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跨界合作推出的SEEED系列籃球鞋成為安踏電商平臺上的爆款產品,上線兩小時售出1萬雙。

  • 2009年收購的第一個國際品牌、針對中高端市場
    意大利品牌FILA開始,安踏通過收購國際品牌,慢慢將自己全球化佈局提上日程。
  • 2015年,安踏收購了英國戶外品牌Sprandi
  • 2016年,安踏與日本Descente,以及ITOCHU Corporation子公司伊藤忠合資成立公司,三家公司按照6:3:1的出資比來佔股。
  • 2017年2月,安踏集團在發佈年報的同時公佈收購了韓國品牌kolon

現在,這些“細水慢流”的收購,給安踏帶來“慢工出細活”的恆久收益。

閩商觀察

只要聚焦一處,總會“盤龍臥虎”

有一首革命歌曲是這樣唱的:“萬丈高樓平地起,盤龍臥虎高山頂”。

雖然表述方式不一樣,但這句話的意思,與《老子》中的“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講述的道理是一樣的。

這三家閩企領頭羊,半年營收首次同步超百億

盤點恆安、福耀與安踏,這三家企業都有著驚人的相似點,他們都是起於微末,都聚焦於自己的主業持續壯大,最終都成為同行業的“一號選手”。

從企業的經營規模上看,

這幾家企業都不算大,與那些年營收動輒千億級別的巨頭相比,相差甚遠。但從企業的健康發展角度來看,這幾家企業都是值得尊重的。

能夠用二三十年時間,持續深耕一個行業,並做到一個市場的領導者地位,確實非常難得。

幾天之前,閩商觀察報道了閩企傢俱業巨頭誠豐傢俱破產的消息,兩相對比,更讓人感覺到,企業要永續經營,在發展早期,聚焦一點突破是多麼重要。

市場的誘惑無窮無盡,但不是每一家企業在任何階段,都適合跨界經營,或者說是多元投資。

這三家閩企領頭羊,半年營收首次同步超百億

強如董明珠,空調做到了全球第一,但格力在往手機行業擴張時,依舊步履維艱。

勢如王健林,一個億隻是小目標,又是體育、又是娛樂,全球化勢若奔雷,現在卻在持續瘦身。

大如海航集團,全球併購能夠做法“ 其疾如風”“侵掠如火”,卻因為不能自如的轉換到“其徐如林”,最終也只能不斷拍賣資產,斷臂求生。

恆大集團曾經也是無所不能的投資,醫療健康、文化娛樂、體育、食品,但後來發現,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鬧著玩兒的,跨界擴張,並不是錢多就夠了。於是恆大將不少產業打包賣掉。

其實做企業不一定要把自己做成“萬事通”。貪大求全的結果是戰線無限拉長,需要的資源就像黑洞一樣,永不滿足。不僅是資本資源,還有人力資源等一系列後續需求,步子太大容易扯著蛋,這已經被廣泛驗證。

這三家閩企領頭羊,半年營收首次同步超百億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只要能夠在一個行業做精做深做透做廣,已經非常難得了。就像社會分工一樣,農民種好地,工人上好班,醫生看好病,老師教好學,官員盡好職,社會和諧安定。然後在有餘力的時候,可以有針對性的“斜槓”一下,主業、投資雙豐收,美不可言。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聚焦一個目標,集中突破,才是正道。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鏡像等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