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我的男朋友,是室友的备胎

三个假设:

1、刚吃鸡回来的你发了一条微博,发现室友秒ctrl C + ctrl V,也发了条同样的微博。

2、新买了一条内裤,但没过多久,发现室友也买了条一模一样的,笑嘻嘻地对你说:你不会介意吧。

3、开学前几天,你和男朋友分手了。一周后,你发现室友和他打得火热。

假设以上三个假设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办?

我的男朋友,是室友的备胎

有人说:“想问候室友的祖宗十八代”“我要把前男友阉了和室友埋在一起”以及“不可能,不会有这样的人。”

第三个答案明显占优势,大家都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但是,这些事确实发生过。

前几天,我们和 3 位大学生聊了聊。问了问他们copy别人,或被他人copy的经历。

看上去随意自然的闲聊,却也带给我们很实质的收获。

模仿、学习别人的行为,经常被我们认作是“从众”,但问题的关键不是出在从众上,而是你在从众的过程中,是否丧失了自己的本心。


故事集:那些模仿者与被模仿者

自述:玩转大学的朋友们

1

薛小汇,学生,22岁:

我现在的室友就是特别爱抄袭我。有一天我忍无可忍了骂了丫一顿,然后在那之后他就变好了。现在对我说话可他妈客气了,成天嘘寒问暖的,让我都感觉特别不适应。

他有什么特别具体的行为吗?

抄袭我微博、朋友圈、编的段子,我发了条什么他都要发出来,我发在微信他就copy到微博,我发在微博他就发到微信上。

以为我不知道?微博好友推荐第一个就是他。

你骂他那次是什么情景?

那阵子烦他也已经烦到临界点了,周五我打球回来特累,回宿舍到阳台洗脸,结果看到他在晾内裤。晾内裤没事儿,重点是,他还刻意把内裤取下来给我看:“买了跟你一样的,你不介意吧?”

当时我就火了,“TM是脑子有病吧?”又把微博、朋友圈的事都跟告诉他,他站在那里脸涨得通红。

是是是,你可以喜欢别人的东西,但是你不能复制别人的一切吧,行尸走肉,没有自己的意识,你不烦别人烦啊。

我的男朋友,是室友的备胎

2

马莉,学生,23岁:

我和她是高中同学,毕业后都选择了复读,住在同一个出租屋,天天一起吃饭、学习、睡觉,分享秘密。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走过这一年,成了闺蜜。

后来怎么闹掰了?

考上了同一个城市,她说她不会打扮,所以衣服、化妆品、发型都跟我弄的一样的,但是到最后,她连男朋友都和我找一样的。

那时候我刚和前任分手,其实心里还放不下,结果一周后她就告诉我:我前任在追她,是她的备胎之一。(后来得知是她主动的)

结果最后她一边和我前任谈恋爱,一边又和我说他的不好,花心,确实配不上我等等。有天她突然问我:他们想一起养只狗,买什么品种好?

第二天我就把她拉黑了。

如果他们结婚了,你会祝福吗?

不会。世界上最恶心的就是好朋友谈同一个男朋友吧。

3

陈曦,职场人,25岁:

但是我一直在copy别人啊。

刚毕业那年,我到一家公司实习,同事都是都市出生的白领,但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心里特别特别自卑,跟周围的人搭不上话。

有很强烈的社交焦虑。

所以就经常做大家也做的事?

对啊,听到同事聊什么电影、电视剧,我就疯狂地追,什么火就看什么,看完电影还去看影评。主要是想攒一些谈资,尽快跟大家混熟。

这样做累吗?

累,同时也很矛盾,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假了,是不是应该做自己才好?但我觉得,这无可厚非,实时跟风,是维护人际关系的“社交货币”,也是进入这个圈子的入场券。

至少我现在还不错,真的喜欢上了电影,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影评人。所以,学习一个新东西,模仿是真的很有效。

说我从众吗?那要看从的是什么众,反正始终向优秀人看齐,是我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


关于“从众”这个话题,大家还说了很多,包括“我也不想考六级,但是大家都考,我还是考吧”;“我也不知道选哪个专业,大家都选这个,那我也选这个吧”“为什么考研?因为同学都在考啊”......

判断的依据始终不是从自身出发,而是将目光放在他人身上。

为什么?或许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或许是为了“规避损失”,或许是“从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这样看来,“从众”好像是一个贬义词,但事实上,从众概念本身不含价值判断。

对于从众与否,还是得跟随自己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