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雄安新區花會——安新縣大王鎮大陽村「五人義聖會」的來歷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雄安新區,最真實的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雄安新區大事小情!

雄安新區花會——安新縣大王鎮大陽村「五人義聖會」的來歷

大陽村五人義聖會會旗

在雄安新區白洋淀的新安北堤邊分佈著很多村子,其中有一個村子名叫大陽村。據安新縣誌記載這個村子的建村時間為明朝,因為村子總被水包圍著,四周白茫茫的一片水勢很大,所以取名“大洋”,今天演化成“大陽”。

一說起大陽,附近村子的人都說大陽人不好惹,因為都會“兩下子”。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大陽村有一個武術會,所以練武術的人特別多。武術會的脈絡傳承是陳連福——陳維新——陳全樂——陳孟軍, 武術會現在以練習八卦掌門派為主。

在大陽村上年紀的人都知道去“五虎會”練武,會里還有兩杆大旗,上面寫著“安新大陽村五人義聖會”。問題來了:八卦掌——五虎會——五人義聖會,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嗎?

其實八卦掌的來龍去脈已經清楚了,現在就是五虎會和五人義聖會的問題了。武術會為什麼又叫“五虎會”呢,相傳會里供奉的是五虎:柴榮、趙匡胤、鄭子明、苗廣義、高懷德五人。

雄安新區花會——安新縣大王鎮大陽村「五人義聖會」的來歷

故事從他們身上開始了,傳說柴榮年輕時家境貧寒,以推車販運為主,後來結識了趙匡胤、鄭子明、苗廣義、高懷德,幾個人情投意合結為了兄弟。他們一起推車做買賣,團結一心、不畏強暴,為窮人抱打不平,漸漸有了些名氣,被稱為“柴家五虎”。當時推車販運那一行有個規矩:小車遇上大車,要給大車開道。當時的土路,大車有大車的轍,小車有小車的轍。讓路就要向外軋,很費力氣。在當時的社會來講,大車都是有錢人家的,都是用牲口拉,小車是窮人的,用人推。

一天柴榮他們和一溜大車相遇,這些大車都是大財主家的。車把式仗勢欺人,在路上橫衝直撞。遇上“開車(讓路)慢的馬上舉鞭就打,或是把小車掀翻。這次鄭子明推車走在前面,後面的車把式用鞭子指著黑大個鄭子明:黑小子趕快開道。鄭子明把車放下不緊不慢的說“小子,你往外開”。這傢伙哪吃過這套,“誰往外開”“你往外開”。

“懂不懂規矩,小車給大車開道”?

後面的柴榮說話了,規矩是人訂的,今天就得改一改,往後大車要給小車開道。

大車的車把式們20來人一哄而上,舉鞭就打,就他們哪是這五人的對手。鄭子明、趙匡胤等還沒打過癮呢,這夥人就全趴下了。從此以後規矩變了:大車給小車開道。

雄安新區花會——安新縣大王鎮大陽村「五人義聖會」的來歷

從此以後“五虎'名氣就更大了,再後來柴榮即位,也就是周世宗。這位皇帝經常御駕親征、深得民心受世人尊重。人們不忘五虎會,其實也就是不忘他們之間的那種”義“。

大陽村的武術會,雖然練習的是八卦門派,但是大家從心裡講究的是”義“,也就是仁義,用所學道的武術除了強身健體外更多的是去幫助別人,用”五虎會“的義來團結大家的心,也許這就是武術會取名”五人義聖會“的初衷了。

(上述文章為筆者拙見,希望有知曉”大陽村五人義聖會"詳細來歷者批評指導)

點右上角關注頭條號“新區白洋淀”帶你走進最真實的雄安新區,最真實的白洋淀!第一時間瞭解雄安新區大事小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