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成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为什么会拥有如此大的魅力?

这也许要归因于它对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容纳3000年以来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升斗小民他们逐一登临这个众生的舞台共同营建出了中国最具人间烟火气的城市。

初生

千万年前的中国大地

造山运动如火如荼

横断山脉、大巴山脉、巫山、大娄山持续隆升

它们分别从西、北、东、南四面合围

中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盆地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地形图,制图@朱亚琳/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MapsForFree)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其中

盆地西侧的横断山脉尤其高峻

山地中发育出了巨大的冰川

冰川以及冰川消融、降水形成的河流

裹挟着砾石泥沙冲出峡谷

不断在山前的盆地内沉积

(河流在山前形成的冲积扇示意图,它是冲积平原的组成部分之一,图片源自@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星球研究所修订)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历经上百万年之后

龙门山、龙泉山之间

沉积物的厚度已经超过300米

面积更是达到9500平方千米

成都平原

就此诞生

(本处成都平原面积为狭义范围,制图@朱亚琳/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Mapbox)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两山夹一平原的成都

占据了四川盆地内自然条件最好的区域

堪称精华中的精华

它风景秀丽

既有中国东部常见的青翠大山

又可仰望终年积雪的西部雪峰

(上方为贡嘎,下方为龙泉山,摄影师@嘉楠)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海拔5353米的大雪塘山势耸立

为成都市域内的最高峰

(下图为西岭雪山景区,大雪塘峰即其最高峰,摄影师易思超)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高大的山体助力成都形成发达的水系

山涧碧水叮咚

(青城后山,摄影师@贺磊)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叠瀑潺潺

(天台山长虹瀑布,摄影师@罗政)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平原上河网密布

尤其岷江进入平原后

水势平缓、多出汊道

每隔3-5千米便有一条较大的河道

是四川盆地河网最稠密的地区

(成都水系图,包括了后来的人工河道,制图@朱亚琳/星球研究所,底图源自@Google)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密布的河网带来大量沉积物

饱含营养元素众多的腐殖质

平原因此愈发肥沃

(白鹭湾湿地公园,摄影师@曹明雄)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肥沃的土地

以及从平原到高山高差巨大的垂直自然带

孕育出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包括2600余种种子植物、237种脊椎动物

珍稀的大熊猫、小熊猫皆生活其中

(第1张为大熊猫,摄影师@李雪松;第2张为小熊猫,摄影师@严肃)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另一方面

成都虽然紧邻地质活动活跃的横断山区

却拥有非常稳固的地块构造

平原上厚达数百米的沉积层

也易于吸收和消减地震波的能量

因此极少发生破坏性地震

(成都附近的断裂带,示意图源自@《Exploration of fault-zone trapped waves at Pingtong Town,in Wenchuan earthquake region》,修订@朱亚琳/星球研究所)

什么是成都——第二篇

风景优美,水系发达,土地肥沃,动植物丰富

却又极少地震灾害

成都的自然条件可谓是得天独厚

正所谓

(出自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现在

舞台已经就绪

只待谁人登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