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晉楚爭霸中楚國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及晉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春秋時期,五國爭霸如火如荼,齊國因為有管仲的幫助,所以首當其衝地稱霸,但是終究只是片刻,管仲死後,這一份霸業也隨之開始衰落。到了那時,能夠繼承這齊國天下的,非晉即楚。但是縱觀春秋,與其說是五國之間的戰亂,更不如說成是晉楚的爭霸。

晉楚爭霸中楚國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及晉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晉國最早在晉獻公的時候崛起。晉文公繼位後,在城濮之戰中打敗楚國,國力開始增強。到了晉襄公時期,又在大戰中打敗了秦國,一度成為中原霸主。到了晉景公,因為敗給了楚國,所以他們戰略轉移至北方,打敗齊國後,再一次攻入楚國領地。到了晉悼公時期,晉國的國力達到鼎盛,獨霸中原。

晉楚爭霸中楚國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及晉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再來說說楚國,本是先秦時期處於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周成王時期,楚人首領被封為子爵,楚國建立。楚國的爭霸之路很是不易。公元前704年,熊通擅自稱王,自稱為楚武王。楚成王繼位後,手下的臣子勵精圖治,國家開始強盛。到了楚莊王時期,更是問鼎中原。但也就是自那之後,每次楚國想要更進一步,都會有不少的艱難,他們的爭霸之路開始變得坎坷。

晉楚爭霸中楚國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及晉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首先一個原因,那就是楚國的兵力以及國力,都是不及晉國的。楚國當時雖說領土面積很大,但是人口少,很少有人口密集區域,所以造成徵兵困難,兵力自然不足。但是晉國當時雖說是領地小,但是人口數量多,所以在兵力上的優勢就凸顯了出來。要知道,在當時戰亂的年代,人口很能代表一個國家的強盛衰弱。

晉楚爭霸中楚國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及晉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那時,楚國的士兵有很多都是蠻夷,他們不服從漢人的指令,包括對中央的命令有時也是置之不理的,所以造成了楚軍內部的混亂不堪,更別提是團結起來打晉國了。而晉國靠近黃河流域,軍民一致抗外,所以在這一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優勢。

晉楚爭霸中楚國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及晉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晉楚爭霸中楚國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及晉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楚國不管是在政治上還是威望中,都遠遠不及晉國。戰爭可以說是一種政治上的博弈,政治通過戰爭表現出來,但是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所以有時決定兩國勝利的根本原因不在戰場上,而是取決於朝堂。那時晉國政治開明,君主賢良,大臣忠厚,但是楚國朝堂上的弊端時常顯露,自然比不過晉國。

晉楚爭霸中楚國屢戰屢敗,除了國力不及晉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另外,晉國是當時周天子親自封的同姓諸侯國,各個中原諸侯小國都覺得晉國非同凡響,是正經成立的國家。但是楚國呢?不過是一個外來的小國。在諸侯爭霸中,不管是國家還是百姓,都只會支持晉國,而忽視楚國。所以說,晉國的威望是遠高於楚國的,這也是楚國在爭霸中屢戰屢敗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