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泰國為何不在領土最窄的地方開鑿一條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

磕客熊食品


不請自來,其實原因很簡單,這個在我們看起來非常有必要、非做不可的世紀工程,其實對利益的相關方來說,沒那麼必要。

舉凡國際形勢,肯定是相互影響又錯綜複雜,所以既有可能我之砒霜、敵之蜜糖,也有可能敵人的敵人即為朋友……此為大前提。

馬六甲海峽被視為亞歐航線的咽喉地帶,戰略地位絕無僅有。它還不像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是生生開鑿的人工工程,而是自然條件形成,可以視為上天給新馬的禮物。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馬六甲成了中國人心緒複雜的所在,既離不開它,又想擺脫它的束縛。

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誇大它對於東亞和東南亞其他國家的影響,首先對於日本韓國菲印等國,本來就是親美一派,並沒有對馬六甲有很大反彈,換走克拉地峽,首先節約航運時間和成本有限,其次可能會得罪美國新加坡,所以人家壓根就沒動力去推動這事兒。

哪怕是對於泰國來說,搞這個克拉運河既要冒著得罪美新日的風險,還要承擔泰國南部可能的地區分裂的風險(當年新加坡不就是這樣從馬來西亞分出來的),再得加上預期的收益沒那麼高,還有高昂的工程費用和可能的環境影響,搞這麼個工程,明顯不合算。

當然,我們從自己的角度,能徹底擺脫馬六甲海峽卡脖子的難受勁兒,那是咱的核心利益所在,甚至獨力承擔工程建設預算也沒什麼壓力,但是換位思考,在美日新合謀掣肘之下,這個工程上馬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務。畢竟泰國跟咱們的關係還沒有好到那個程度。

但是呢,中國如今的陸上石油管道運輸格局已經初步形成,有那麼點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的意思,總之,馬六甲對於中國的影響力度正在逐漸下降。

茲事體大,須徐圖之。修或不修克拉運河其實是小事情,所以現在大家能體會到一帶一路的深謀遠慮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