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9考研择校选专业有哪些误区?

xiaodi1990


三大误区


  误区1. 盲目相信高校排名

  各类高校的排行榜向来非常流行,但是因为排名方式存在区别,排名结果也五花八门。对于这些排行榜,不能盲目的去相信。判断高校的实力到底如何,还要靠考生自己。

  应对窍门:首先,考生要搜集目标院校近年来的考研分数线、录取人数及录取比例等,判断是否适合自己报考。其次,查找该院校近年来的学术贡献、有哪些导师及导师的论文,判断出该校的学术水平。然后,看该校的就业率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考生希望毕业后去哪里可以考虑哪里的学校。另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专业和劣势专业,名校里面也不都是强势的专业,考生择校的时候还要和择专业结合起来。


  误区2. 顽固的名校情结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和劣势专业,名校只是强势专业的实力和数量上更胜一筹。而且名校竞争激烈,分数线高,录取比例低,调剂情况频繁,也不一定好找工作。

  应对窍门:理性分析自己的专业意向,结合实际,综合分析专业院校的优劣势,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考研方向!

  误区3. 对报考院校犹豫不决

  在每年的考研中,都有一些同学在几所学校之间犹豫不决,频繁的更换考研报考院校,有的甚至考研报名前夕开始换别的院校。由于各个院校的考试内容及参考书目都不一样(统考除外),考生换学校就意味着之前的复习白费,要重新购买教材,重新复习。这种行为对考研的危害性非常大,不仅会浪费考生大量的时间还会影响考生复习的心情。除非你特别不喜欢之前的院校,一般不建议同学们中途换院校。

  应对窍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因为考生对所选院校及自身没有做详细的了解,轻率地选择了一个学校。考生在择校时要多与师兄、师姐交流,向他们了解一下择校的原则和信息。有些同学进了录取的学校之后觉得情况和自己想象中的差距很大,情绪反差很大,最终受害的是自己。


六点建议

  

  1、兴趣为主导

  兴趣是学好专业的原动力,最好的专业应该是能发挥自身潜能且感兴趣的专业。

  2、专业背景要不要跨专业?

  跨专业有些专业是可以的,有些不行。大家注意甄别。例如适合跨专业考的是金融硕士、会计硕士、法律硕士、艺术硕士、新闻传播硕士、经济学、金融学等,法学之类的很少都跨专业的学生。

  3、就业前景与职业规划相结合

  专业的选择最好与今后的就业挂钩。兴趣是参考的话,还请谨慎考虑专业的前景和自己的适合职业方向。

  4、录取比例及历年分数线

  分数线的高低、录取比例的大小意味着竞争力的强弱。考生选定专业时可根据往年的情况定夺专业的取向。

  5、调剂机会

  调剂是一个潜在的读研机会。一般来说,热门院校冷门专业的调剂机会比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相对要高。

  6、培养年限

  大多数学校培养年限为3年或2.5年,少数为2年,考生事先要了解报考学校、专业的学制,根据自己的财力、精力进行选择。


中公考研


18考研报名的结束,标志着 19考研前期准备工作的开始。准备工作要干嘛呢?当然是选院校和专业啦!

然而,选院校和专业是个技术活,正所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的好了,你的备考之路也能轻松不少。

今天,小编就教大家如何避开择校盲区,科学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第一步:确定地区和专业方向

地区多半决定了你们研究生毕业后落地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选择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 如果乡愁难舍,想要离家近,那么选择家乡内部或者周边城市的院校最合适。

2. 如果想去大城市打拼,那么可以选择北上广的高校。

3. 如果想要以后生活环境更好,那么选择南方城市的院校为最佳。

专业方向很可能决定你们终身的发展方向,所以需要问问自己:以后是想找一份高薪的工作来赚钱呢?还是想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奉献光和热?

然而不论你的初衷是哪一种,你都必须要考虑的现实因素是: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薪资水平怎么样?未来有没有发展?

当这些必要条件都确定好之后,大家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大浪淘沙了。

第二步:收集院校及专业信息

这一步大家可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简称“研招网”)来收集院校和专业信息。

小编以西安地区、新闻学专业为例,向大家一一演示:

首先,进入“硕士目录”。

其次,输入预先确定好的地区和专业,然后点击“查询”。

查询结果如下图:

第三步:综合选定目标院校

来到这一步,大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专业排名、招生人数、录取的大致分数。

原因很简单,专业排名表明这个学校的目标专业更热门,以后的发展会更好。招生人数和录取的大致分数则决定了报考的难度,比如招生人数少而录取分数高,则说明报考难度大。

专业排名这个因素大家可以多多咨询自己的学长学姐,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还是很中肯的。招生人数和录取的大致分数这两个因素,大家可以通过想要报考的目标院校网站查询。

另外,自身的实力水平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一般来说,自身实力越强,那么就可以挑战分数线越高、平台和专业越热门的院校,比如985、211院校。(一般来说,这类抢手院校都有自己的学校线,且往往比国家线高出很多,所以,报考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截止到这一步,大家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名称可以说就尘埃落定了。接下来,就按照既定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的报考参考书目开始漫长的复习工作了。

那么,如何获取参考书目名单呢?

专业课科目

书籍名单可进入目标院校的研招网站查询,然后按需准备即可。

常规科目

英语一(学术硕士-《考研真相》)/英语二(专业硕士-《考研圣经》)

思想政治理论

数学一(理工类)/数学二(农林地矿油类)/数学三(经济、管理类)

文末,小编整理了一份19考研的全年复习计划,供各位学弟妹们参考,然后按部就班的展开复习哦~

《非常词汇》——基础薄弱专用。从高考词、四级词、六级词、考研词逐级提升,用660句串联所有考研词汇,彻底摆脱死记硬背的大包袱,在微语境中记单词,既能记得牢,又能一举掌握语法、句法基础,让你记单词像看美剧一样简单!

《必考词汇应用全书》——紧扣必考词及常考用法,记忆量瞬间减轻三分之二。每个必考词,在上,标有词根词缀,真正做到记一词,识多词;在下,列出多个常考短语和词组搭配,真正做到记以致用,让你读题更顺畅,做题更容易!

《长难句闪过》——面对各种难度等级的长难句,教你三步破解法,从此再无长难句!

《阅读基础90篇》——基础薄弱专用。精选90篇真题阅读文章,独创“逐词逐句精解”模式,每篇文章每一句都有一个词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分析,从每句话中的重点单词词义、语法知识点、句子结构、句型句式、主干及修饰成分…依次分析到位。一本在手,全面夯实词汇、语法基础!

《写作160篇》(英语二用《写作宝中宝》)——首先,从构建一篇作文的基本四要素(词-句-段-篇)入手,帮你构建基础模板。其次,从思路入手,教你进行颠覆性框架的创新。再次,从语言层面拔高,教你进行靓词靓句的升级,最终成就一篇高分作文!

《考研真相》(英语二用《考研圣经》)——“教科书般”的真题解析书!首先,逐词逐句解析历年真题,逐步夯实基础;其次,逐题摸清命题规律,逐级掌握解题技巧。一本在手,真正完成从词汇到语法、从基础到技巧的全方位恶补,实现从0基础到考研英语高分榜的逆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