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高考复读生: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时间,永远定格在2017年6月7日,耳畔回响的还是那句不留情面的“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望着空空的答题纸,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恍惚感和被命运抛弃的无力感,所有的人和时间都瞬间走远了,只留我一个人呆站在原地,所有的哭泣与垂死挣扎,也换不回时间的脚步,打铃收卷,最后一笔是个逗号。

果然,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我,我要的奇迹没有发生,这一刻,是我第一次直面人生,我的高考成绩还未达到三本的录取线。我的爸爸是一个脾气倔强却没读过多少书的普通人,我们所有的见面几乎都在争吵中度过,所以我一直觉得“相见不如怀念,当然年少轻狂,我念他远远不及他念我”。得知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我想他应该会劈头盖脸的一顿大骂。然而,并没有。没有指责,没有争吵,没有任何言语。可是这对我更是种煎熬。

“不如复读一年吧?”

高考复读生: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只要你能坚持下去,我就支持。”

在那一瞬间,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愧疚和自责。突然发现他老了,不见白发,但闻唏嘘。

于是,没有考虑专业,没有填报志愿,也没有过多的犹豫,我便来到了爱德文化学校。选择爱德是因为之前有学长在这里对参加过艺考生文化课的补习,对于一个外地的孩子来说,选择这种全日制的冲刺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最主要的是在和接待老师的详细沟通过,我认同爱德对于高考的深入研究,相信他对培养复读生的经验。这样,我屏蔽了那些疯狂年华里的欢声笑语,放弃了一个暑假的放纵,选择了一个新的陌生环境,接受了一群和我一样有着坚定信念的新同学,还有一群比我们更充满斗志的新老师,接受了我所选择的一切。

在我做出复读决定的那一刻起,周围的人和物仿佛与我分处两个世界,他们在狂欢,而我陷入了无比的压抑与孤独。这时,我的班主任老师告诉我“人这一生,不需要超越多少人,而在于如何去成为更好的自己”。当我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后,便开始在这一年的时光中寻找,怎样才是更好的自己。我开始最早来教室早读,开始提笔记住老师说的每一个易错知识点,开始爱上我最差的数学,开始努力攻克难题,开始学会平和,学会让自己放松,学会赶走浮躁。经过老师的梳理点拔,我弥补了漏洞,知识更加系统化、体系化;丰富了表达,充赢了积累;回归教材与知识,而非一味的刷题;纠正答题陋习,尽管过程反复;打磨各种能力,给自己选择的余地;弥补弱科,专注偏科十二年的我,终于走向平衡…..人格上也不断的完善,内心的沉重负担在一点点消解,一些禁锢着我的枷锁终于被打破,染得了一丝侠气,中和了怯懦,不再一味退缩,学着管理调控自己的情绪,学着对身边人真诚的付出帮助,不求回报。感恩这一年来所处的环境,让我能够“执其两端而用其中”,达到令自己满意的状态。或许我们都知道许多方法和技巧,但不经过修炼就永远不能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复读这一年更要重视落实,把握好最后的机会。去做原来不想做却有益处的事。至于勉励后来人的话,千言万语凝成一句:“知而不行为未知”。

此刻,我己经离开了我生活将一年的地方,还有8天我又要面临新的挑战,感恩相遇,期待我凯旋的那一刻,愿,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爱德17届一名复读生 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