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 陳友諒統軍六十萬為何拿不下洪都城,守城將領卻並非藍玉

元朝末年天下英雄角逐,出現三位梟雄與大元朝廷分庭抗禮,他們是朱元璋,張士誠和陳友諒,但是他們三人之中陳友諒的勢力最大,也最先稱帝,張士誠胸無大志,只想偏安一隅,大元朝廷腐敗無能無可救藥,所以能統領天下的就只有朱元璋和陳友諒兩人了,陳友諒一直想吃掉朱元璋的地盤,然而洪都守將卻投降了朱元璋,導致陳友諒率六十萬大軍,戰艦百萬攻打洪都城,然而此時朱元璋的大軍來不急救援,所以朱元璋給洪都守將朱文正下達死命令,堅守洪都城,等待救援,就這樣朱文正憑藉自己卓越的軍士才能,硬生生的阻擋了陳友諒大軍85天,然後朱元璋大軍趕到,在鄱陽湖一舉殲滅了陳友諒的部隊,為大明江山奠定了基礎,這讓小編不禁思考一個問題,朱文正為何能抵擋60萬大軍守住洪都城,小編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


陳友諒統軍六十萬為何拿不下洪都城,守城將領卻並非藍玉


1.守將朱文正的才能,雖然他平時是一個花天酒地的人,但是朱元璋給他下達死命令以後,看到陳友諒的軍隊以後,他像變了一個人,他安排防守井井有條,人員配置相當合理,還建立機動部隊,哪裡需要人就往哪裡去,這樣本來只有兩萬守將的洪都城,硬是讓陳友諒以為有十幾萬守軍,朱文正的軍事才能在這個時候被逼出來了,他身先士卒,每次總是能在城門快被攻破的時候帶援軍趕到,然後殺的敵軍大敗,只要有他在將士們總是熱血沸騰,不愧是大明第五名戰將。


陳友諒統軍六十萬為何拿不下洪都城,守城將領卻並非藍玉


2.守洪都的大將很多,全是身經百戰的領軍人物,有大明第六戰將的鄧愈,鄧愈的軍士才能不輸於朱文正,還有比較有名的趙德勝,薛顯,牛海龍,趙國旺等人,他們合力守護洪都城。


陳友諒統軍六十萬為何拿不下洪都城,守城將領卻並非藍玉


3.當時大明軍隊的武器比較先進,陳友諒用大炮把城牆炸開了缺口,士兵們從缺口進去的時候,發現朱元璋的部隊用一種長桿狀的東西對準他們,這就是火銃,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先進的武器了,於是陳友諒的部隊在這個武器上面吃了大虧,將士們都被打怕了,有了畏懼之心,再加上陳友諒攻城的裝備差,人員死傷不少,對於軍心有很大的影響。


陳友諒統軍六十萬為何拿不下洪都城,守城將領卻並非藍玉


4.陳友諒沒有連續性的大規模的攻城,攻一天休息兩天,還分兵攻佔了吉安,用來作為後盾,殊不知洪都城守將經過修整,士氣更盛以往,然而陳友諒的軍隊在面對殊死頑抗的洪都守軍,又的已經萌生了退意,此時陳友諒軍隊的修整正是犯了兵家大忌。


陳友諒統軍六十萬為何拿不下洪都城,守城將領卻並非藍玉


5.陳友諒為了造成壓倒性的氣勢,謊稱帶六十萬人攻打洪都,其實只有30萬,這是很多帶兵人都會用到的心理戰,當年曹操帶兵八十三萬攻打孫劉聯盟,可是真實人數卻遠遠沒有,其次陳友諒還犯了一個致命錯誤,他攻打一門不破,立馬換地方攻打,沒有一鼓作氣死攻一門,導致各門之間相互支援,造成守軍很多的假象。


陳友諒統軍六十萬為何拿不下洪都城,守城將領卻並非藍玉


朱文正堅守洪都85天,為朱元璋的軍隊爭取了時間,也把陳友諒徹底帶入了深淵,85天一過鄱陽湖進入枯水期,陳友諒大軍想走已經走不了了,於是被朱元璋大軍圍困在鄱陽湖進行決戰,這一戰讓陳友諒徹底失敗了,讓朱元璋奪得了天下。


陳友諒統軍六十萬為何拿不下洪都城,守城將領卻並非藍玉


電視劇朱元璋裡面洪都保衛戰是藍玉打的,其實守護洪都85天的是朱文正,他是朱元璋的親侄子,軍事才能卓越,雖然藍玉也是大明朝有名的將領,但是洪都保衛戰是朱文正打的這個毋庸置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