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在中國有一樣商品,只漲不跌,老百姓一輩子奮鬥卻不得其所!

在中國有一樣商品,只漲不跌,老百姓一輩子奮鬥卻不得其所!

2018年,中國房地產宏觀調控已經高達315次,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如此密集出臺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這真的創下了世界奇蹟,但是房市仍然沒有降溫,甚至仍然保持高燒的態勢。有很多媒體報道說的,炒房族慌了,屯房簇緊張了,房價下跌了,多套房的人哭。實際上房價並沒有降,而且還在上漲。筆者最近親自去調查了一下某一線城市一個郊區城區的一個小區的二手房,2003年這套房購買成1200元/平方米,總價151200元。現在他要出售總價變成136萬,並且不講價。單價上漲8倍有餘(現在的單價上萬)。不知道那些成天喊房價降了的人是怎麼想的。

在中國有一樣商品,只漲不跌,老百姓一輩子奮鬥卻不得其所。從88年房改到如今快30年了,房價就在人們的抱怨聲中漲了20倍。現在仍然是人們關注的最熱點,房子已經影響了了我們一代人。人們天天說房價高,結果幾年過去了,政府也每每在說調控,結果是越長越高,只有更高沒有最高。什麼時候是個頭呢看來還得靠政策從源頭控制。

經濟學家任澤平有一句名言對於房價,那就是“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過去幾十年證明這三句話是正確的。而任家的另一位同姓家門,任志強先生就簡單粗暴得多,直接就預言房價就是一個漲、漲、漲,有錢儘快下手。去年清華大學的博士管清友對於房子更是語出驚人。老百姓買不起房,那就要儘量買兩套房。看來事實上房價真就被他們言中了,不停的漲。

在中國有一樣商品,只漲不跌,老百姓一輩子奮鬥卻不得其所!

中國的的什麼商品都是根據市場經濟規律有漲有跌的,那怕作為貴金屬的黃金也是起起伏伏,有漲有跌的。但唯獨就是房子只漲不跌,或者是退一進二,碰上大的國際金融危機或者自然災害之年,偶爾會略微降一兩千元。但隨後就是報復性的上漲四五千甚至是翻倍的漲。房地產到底是加持了什麼魔力會變得如此怪異。

其實對於任何一種商品的價格都是基於供求關係的,供大於求商品必然下降,供不應求商品就會漲價。中國的房子是一種商品,不然為什麼稱為商品房呢。如果把商品房比喻成一件食物的話,開發商就可以稱為商人,政府出讓土地就是主材提供商,承建房子的就是大廚,各種建材提供商就是菜市上的小販。現在來探討一下房子這件食品不停漲價的原因。據說土地出讓金從房改一開始到現在上漲了64倍。記得1993年某地才8萬/畝,現在同樣區域已經變成1258萬元/畝,實際已經漲了100多倍。人工工資方面呢,1993年一箇中工月資可能就是300元,現在6000元吧,上漲20倍。再找一種建材商品來對比一下,1993年水泥也就6元左右一袋,現在26元/袋,上漲4倍多點。這樣綜合對比一下大家一目瞭然,漲得最兇的是土地出讓價。所以主村上漲這麼多,你讓大廚怎麼能把這份食品變得更低,這就更不要說還有職業炒房團,還有幫兇房屋中介。這兩付角色都是房價上漲的幫兇。

再來看下面一則新聞。9月11日,福州有關部門建議取消三宗土地出讓,原因是“意向對接企業,因地價過高原因,不參與土地競拍”。“為避免流拍對土地市場造成影響”,建議取消出讓活動,擇機再行出讓。

在中國有一樣商品,只漲不跌,老百姓一輩子奮鬥卻不得其所!

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政府不願意降低土地出讓金的價格,現在只是單純的把預售價摁在現行市場價上面。並沒有降價來增加商品房土地的供給量。那麼現在就有一個新問題出來了,隨著這幾年國家去庫存和貨幣化安置政策的執行,市面上流通房屋越來越少,趨勢已經向供不應求方向傾斜,所以不出意外,房價還將會上漲。

在中國有一樣商品,只漲不跌,老百姓一輩子奮鬥卻不得其所!

房地產調控的首要目標,不是調控房價,也從來沒有一個文件說調控是為了降房價!不管是限購,還是限售,不管政府說他調控了315次還是3150次,不能看口號,也不能看行動,要看效果,看結果。現在的結果是房價並沒有下降,投機炒房的人並沒有怕,仍然在積極的參與購買新盤。總有不限價的地域,總有政策空子可鑽。一個多套房的房產稅千呼萬喚出不來,還要調研5年。一個住房空置稅不敢提,生怕觸動了房地產既得利益階層,這樣的調控真的能讓房價下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