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 地壳一号创纪录,中国追赶世界的脚步从不停息

继“神舟”上天、“蛟龙”下海之后,中国科学家在地球深部的探索又迎来历史性突破!中国官方3日正式宣布,“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完成“首秀”:完钻井深7018米,创造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罗斯和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

地壳一号创纪录,中国追赶世界的脚步从不停息


“地壳一号”是由吉林大学自主研发设计的万米大陆科学钻机,在四川制造成功。“地壳一号”完全拥有我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我国也成为继俄罗斯、德国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地下万米钻探技术的国家。

“地壳一号”,高60米,占地1万多平方米,钻进能力达到1万米,主要用于松辽盆地国际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除进行地球演变和古气候研究,还将用于中国地壳的立体探测、能源探测等方面的研究。 “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机,钻机设备拆解包装是126件,总体积6000多立方米,总重量达1500多吨。

地壳一号创纪录,中国追赶世界的脚步从不停息


“地壳一号”采用国际先进水平的机电数字一体化设计,充分发挥先进的数控电传优势,简化机械结构。其主要功能由数字控制实现,具备信息化、智能化特点。钻机功率配备大、能力强,可最大限度地满足钻井新工艺的要求,提高钻井时效。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区,堆积着不同年代的地层,就如同“时间隧道”,记录着当时气候变化的信息。据了解,“地壳一号”的“高转速大扭矩液压顶驱系统”是国产紧凑、高经济性的液压顶驱首次运用到超深井钻井作业中,为钻井装备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地壳一号创纪录,中国追赶世界的脚步从不停息


人类的征途不仅仅是星辰和大海,还有探索通向地球深处的隧道,更加贴近地聆听地球的“心跳”。“地壳一号”首次“练手”的深度,正好覆盖从6500万年到1.5亿年前的白垩纪地层。“地壳一号”可以完成松辽盆地白垩纪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开展连续高分辨率陆相沉积记录和温室气候变化研究。

国际上一般把井深超过4500m的井定义为深井(Deep Well),井深超过6000m的井定义为超深井(Super Deep Well,超过9000m也被称为特超深井Ultra Deep Well)。目前世界深井钻进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是美国。中国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起步较晚,始于60年代末。1966年7月28日大庆油田完成一口4719米的深井,揭开了中国深井钻井技术发展的序幕。

地壳一号创纪录,中国追赶世界的脚步从不停息


如今“地壳一号”横空出世,无疑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纪地层的陆相科学钻井。”自2014年开钻以来,经过4年多的不懈努力,钻机累计钻进进尺9843.67米,最高日进尺达265米,最快机械钻速每小时达28.8米,分别创造了最高日进尺和最快钻速的国内纪录。其“自动化机具处理系统”成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集成,节省操作人员1/3以上,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地壳一号创纪录,中国追赶世界的脚步从不停息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我们的地球,无论是为了寻找深埋地下的资源,还是研究地球自身板块运动和地质变迁的规律,我们都需要进一步向地壳更深处钻探,采集更多的数据,都需要深井钻探技术的进一步突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技术在这一领域将会领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