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央视怒批滴滴套路太深,谁给了滴滴“深夜停运”威胁市场的勇气?

众所周知,在空姐遇害案发生后仅仅数月,乐清花季女孩也惨遭毒手,滴滴就此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很多网友对滴滴进行了口诛笔伐,甚至觉得滴滴应该关闭。

在乐清事件发生后,国家以及各地各部门进驻滴滴,滴滴app作出相应升级,并且宣布在一段日子的夜间停止全部网约车服务。可是,在停运的第二天,网络上却发布了一则这样的新闻:滴滴消失的第一夜。文内大肆渲染了滴滴司机无单可接,乘客无车可坐的情景。

央视终于坐不住了,在最新一期的新闻《1+1》中,揭露了此事的真相!

央视怒批滴滴套路太深,谁给了滴滴“深夜停运”威胁市场的勇气?

央视怒批滴滴套路太深,谁给了滴滴“深夜停运”威胁市场的勇气?


滴滴停运的消息一经发出,很多网友和媒体甚至以为,这次滴滴是痛改前非,甚至对滴滴有了莫名的怜悯。可是,殊不知,这次滴滴夜间停运,并不是有关部门和国家所要求的,而是滴滴自己所做出的决定。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对此表示:不理解滴滴为什么要选择夜间停运。并且,如果真的是从安全问题来考虑,那反而证明滴滴对自己的安全保障没有信心。出租车和滴滴一样都是24小时营运,为什么出租车没有停运?

央视怒批滴滴套路太深,谁给了滴滴“深夜停运”威胁市场的勇气?


央视这次点名滴滴已经违规,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如果网约车平台暂停或者终止运营,必须提前30日向所在地的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说明运营情况,并且对平台所有司机进行公告。

当然,我们无法去否定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霸主地位以及影响力,这次滴滴选择在夜间停运,如果选择在用车高峰停运,那么对于社会的影响就会非常大。说的直白一些,滴滴已经有了涉嫌要挟市场的嫌疑,它似乎在传达着一种信息:市场没我不行!

央视怒批滴滴套路太深,谁给了滴滴“深夜停运”威胁市场的勇气?


在央视记者走访中发现,此前存在的证件不全,无网约车资格证的滴滴司机大有人在。并且,在询问滴滴客服时,其也表示没有网约车资格证也可以注册快车。在夜间停运表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白天依旧却给证件不全、没有资格的自己派单?这再次印证了前文的一句话,滴滴这是在要挟市场。

滴滴关闭深夜服务后,很多媒体报道了滴滴停运后带来的影响:滴滴停运,杭州黑车再次出动,晚间打车价格翻一倍;滴滴深夜停运,司机无路可走,乘客无路可走;滴滴深夜停运,网友称又回到了打车难的时代。

这种言论一再被提及以及被渲染,一种没有滴滴将陷入出行恐慌的氛围被悄然捧起,难怪央视白岩松也称:这样的信息不像是新闻报道,更像是公关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