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和谐之歌 圆梦之舞

——盂县和谐苑艺术团姚晓伶十年发展综述

和谐之歌 圆梦之舞

和谐之歌 圆梦之舞

和谐之歌 圆梦之舞

和谐之歌 圆梦之舞

和谐之歌 圆梦之舞

市场信息报综合编辑(赵小平 李心旺)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当一缕晨曦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盂县“和谐苑”小区的草坪前便会响起婉转悠扬的音乐。循声望去,一群人身着舞衣手挥彩扇翩翩起舞,或激情昂扬,或行云流水。她们的身姿是那样的灵活舒展,流畅大方。她们就像自由的精灵,富有热烈的情感,娴熟的技巧,尽显松弛和自由、优美和自然。她们的神情无不展现了“和谐人”的快乐平和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道美丽的风景,引得许多人来驻足观看,流连忘返。她们,就是和谐苑艺术团,一支有着十年艺龄、十年辉煌的群众演出队伍。

那是2007年5月中旬的一天,爱好音乐舞蹈的几位同龄人,在一次相聚后萌生了这个想法。紧接着自己掏钱做服装,请来专业的舞蹈老师从站姿步伐最基础的学起,老师耐心讲解,热心示范,队员们认真学习,刻苦训练,常常利用晚上聚合在一起用心揣摩,互相切磋,以至于观看的不由自由也加入到当中,由欣赏者转变为表演者。排练、演出,忙碌而快乐着。就这样,一支命名为“和谐舞蹈队”正式诞生了。她们当中有退下来的领导、退休工人、教师等。10年来,队伍逐渐壮大,从最初的12人发展到目前集歌舞、戏曲、评说、器乐60名成员。10年来,她们坚持把增强自身的艺术素质,创建“和谐盂县”作为宗旨,“合理生活,快乐舞蹈”是她们一直遵循倡导的健康理念。在县委县政府、文化馆及有关部门的关怀下,现已成为一支台风端正、技术过硬、演艺精湛,闻名盂县乃至山西省小有名气的优秀表演艺术团体。

10年来,和谐艺术团进行了多场公益演出。她们多次参加了下社乡“枣园敬老院”慰问演出,东梁小湖村小学以及南关小学开学典礼、县九九重阳节、迎奥运、新春歌舞晚会、春节歌舞联欢晚会,迎国庆60周年千人歌咏以及永清寺消夏和回盂知青联欢等精彩演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即盛世兴水,市全国老年体育盛会开幕中型文艺晚会无不留下她们的足迹身影。

和谐10年间,故事说不完。

与和谐相伴,让王桂花收获了健康。退休前的她曾是单位的财会人员,常年繁忙的伏案低头,让她落下了颈椎疼痛,而她的关节炎遇上阴雨天也总是与她作对,这些疼痛让她很是烦恼。退休后她加入到和谐艺术团当中,感觉这些毛病渐渐没有了,跳舞让她收获了健康。

与和谐相伴,让戎春嫦收获了快乐。她是一名退休工人,对舞蹈有着浓厚兴趣的她通过观看电视、上网查看视频、研习各种舞蹈、技巧,自学成才。成立舞蹈队之后,她自告奋勇担任了教练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在这个舞蹈队里,大多是中老年人,记忆力也不是很好,悟性不一,个人素质更是参差不齐,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演练甚至都不得要领,几遍十几遍才能学会。虽然有些人非常喜欢舞蹈,然而舞蹈艺术有时光凭刻苦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尽管劳累、辛苦,10年来如一日,她从来也没有厌烦过,这一点让姐妹们很是感动。

与和谐相伴,让韩建平收获了辉煌。她自幼酷爱音乐,由于悟性好,肯吃苦,加之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她的歌声极为高亢,婉转且富有感染和穿透力,是团里的台柱子。她在盂县首届电视大奖赛中获得“十佳歌手”称号,1992年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中她参赛演唱的巜山丹丹花开红艳阳》,以真挚的情感,甜美的嗓音一举夺得第一名。艺术团里她时而唱歌,时而舞蹈,样样精通,曲曲醉人。让喜欢她的家乡父老大饱眼福。是一名既能歌舞、又能表演说唱的多才多艺的演员。

难忘的2008年腊月初八,这一天气温骤然下降到零下19度,一大早大家从县城出发直奔枣园敬老院。虽然大客车里的暖气已经开到最大,大家依然能感到窗外的阵阵寒气。入村路是一条蜿蜒起伏的羊肠小道,进城需几个小,临近11点终于到了。村民临时搭了个台子,尽管简陋,全体演员依然着装上阵。山里的冬天刺骨的冰冷,寒风夹杂着沙子刮在脸上生疼,久站在外的演员冻得手脚麻木,脸色贴青,手持话筒,哆嗦地张不开嘴,费很大的劲才能发出声,呼出的热气让头发结了冰,有点像动画电影里的人物,滑稽、可笑又可爱,而当看到孤寡老人兴高彩烈的样子,寒冷似乎全然忘记了,她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10年间,她们为了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一年四季风雨无阻,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心血,收获了扎实的功底不俗的演技,她们开辟了新的艺术领域,从单一的舞蹈延伸至多种艺术形式,作品不仅深深地感染了盂县的观众,最终走出了家门,感染了市区乃至全国亿万观众。

20l0年8月,全国老年运动会在阳泉召开,她们应邀参加了开幕式。天朗气清,阳泉体育场人山人海。和谐苑艺术团80个人身着色彩明亮的服装,在蓝天的衬映下,她们长袖善舞,挥舞着手中的彩绸,合着鼓点的节秦,步伐轻盈,悠扬起伏,将现代舞、东北秧歌和戏曲揉合在了一起,风格独特地展现了古老山西的无穷魅力,足以对外展示山西地方浓郁风格,那热情奔放、震天欲耳的的锣鼓声,响彻在体育场上空,征服了现场的所有人。那恢宏的场景,热烈的场面,至今温暖着她们的心灵。

9月,由张秀芳领队、牛宝泰指挥,以赵文军、韩建平、姚晓伶、等为主的艺术团代表山西省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巜歌声与微笑》栏目。为确保这次的顺利演出,县委宣传部、文体局、文化馆领导亲临现场鼓劲助威,这是盂县的艺术团体首次登上央视的殿堂。团员们置身于圆梦的舞台,每个节目都展现出退而不休特有的精神风采,老有所为的欢乐成果。台上激情的演绎,台下热烈的鼓掌,欢快的气氛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最终他们以舞蹈巜扇舞翩翩》获得了周冠军。

同年10月10日又走进了山西电视台公共频道巜喜迎十八大,放歌新山西,合歌我最棒》。归来后的她们没有自满,对艺术的追求更有信心了,更加燃起了“振兴和谐,爱我家园”的热情。之后不久,阳泉电视台巜关注栏目》邀请文化馆牛宝泰指挥,和张秀芳、姚晓伶二位负责人做客,就和谐艺术成长之路做了专访。和谐艺术团让她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出了一段更加美丽的风景。

在20l4年阳泉地区举办的百花齐放的评选活动中舞蹈巜亲圪蛋下河洗衣裳》获得了金奖并参加了晚会演出。这是盂县人民的荣誉,更是每个“和谐人”的骄傲。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县文化馆馆长郭秋彦、指挥牛宝泰二人的心血和汗水。2012年8月以来,郭秋彦、牛宝泰二人与姚晓伶团长、郝建喜导演等共同选编歌曲、排练舞蹈,同时做声乐指导、乐队训练。艺术团里不乏高亢亮丽的好嗓子,可她们识简谱懂相关乐理知识的人极为少数。通俗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由各唱各的调,到现在很好地完成了各声部的合唱歌曲,是他们付出了不可磨灭的努力。文化馆还在服装上给予了支持。

市场信息报综合编辑(赵小平 李心旺) 成立和谐艺术团l0年,逢年过节姚晓伶团长和团员们都是最为忙碌的,也觉得很对不起家人。尤其春节前的一段时间,舞蹈队白天紧张刻苦地排练节目,晚上加班做家务,为了丰富全县人民的文化需要,她们义不容辞地站在舞台上,为全县人民送去欢乐幸福。从2009年至今春晚以及网络春晚的舞台上,都能看到她们熟悉的身影。姚团说:“尤其难舍春晚那一双期盼的眼神。”也让她感到了做为一名和谐人的人生价值。

姚晓伶是一个说话条理分明、思维敏捷,整洁干练且负有耐心的人,然而一回到家里她就判若两人,絮絮叨叨,高声说话。她对丈夫说这样她才能彻底地放松、舒展自己。丈夫王志明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常常安慰她:“既然开始了,那就坚持下去吧。”他帮她分析已经发生的或者以后也有可能再发生的事,还提醒她看看白天有没有办到的漏掉的,有些重要的事情都记在了一个小本上,这也是她多年的习惯。起始时,她跳舞、歌唱,近几年来,左腿骨质增生折磨着她,见不到她在舞台上的舞姿了。然而,每日清晨她都依旧亲临现场观看督导,在全县多家文艺团体里,“和谐舞蹈队”也是靠这样的付出练出名气的。

成立艺术团的初衷是寻求健康快乐为目的,又是自发的组织,为了不断排练新的节目,购买服装,慰问演出,交通,常常让她这个团长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迫。每每在这个时候,张新民、梁俊、赵培华他们总是默默地给予支持,他们既是乐器的演奏员又是司机,在城镇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下,在乡村崎岖泥泞的小路上,他们的家用汽车无偿地服务着这个团队。

艺术团里有这样一对夫妻,是一大特色。张树岩是乐队队长也是一名资深的手风琴手,他乐观豁达,为人真诚。妻子王桂花有着戏曲功底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夫妻二人的表演唱巜夫妻识字》、《逛新城》,诙谐幽默的语言,调皮、生动的形象,入目三分的表演无不展现夫妻二人的表演才情。他的父母已是耄耋之年,行走不便,但他们总是抽出最多的时间来照顾老人,和弟弟、妹妹们一道让父母享受着天伦之乐。

走进活动室院子,一阵笛声时而高亢,时而平静,时而悠远,仿若年轻的情侣低声细语,仿若是小河潺潺的流水声绵绵不绝,仿若是灵性的小鸟在清幽的深谷里啼转。哦,这是荣哲明的笛声。随之付秋雨高亢明亮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且又具有很强穿透力的板胡悠扬响起,不久悠扬的电子琴声也从赵炳文指尖中流淌出来,精准的节奏,舒缓的音调,柔美的声音,像春风滑过面颊,更像是清澈明净的河水潺潺流动。紧跟着“咚”!随着他的手一扬,鼓棒在他手中飞快的旋转,脚底下一阵有力的底鼓咚咚咚呲哒!激越、铿锵骤雨一样动感的旋律在李爱兵身边想起,手风琴、二胡、吉它、三弦一齐奏响了春天的序曲。

这是只有10个人的乐队,他们虽然器乐不全,也无法给我们带来交响乐的恢弘大气,也不能像民乐一样有着连绵不断跌宕起伏似高山流水的动人弦律,但它们的执着、特有的韵律柔美与悠扬吸引着大家。那是一种非常真实的,伸手可及就像一种无形却又可感的丝绸直接飘过来,直达我们的内心,平日里我们总是陶醉于音响,真实的乐声已渐渐远离,复制的乐声与现场真实的乐声是永远不可同日而语的。难怪音乐一响,演员便激情四溢,她们个个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她们相互点头,眼睛里全是会意的眼神。

姚卫星是团长的胞妹,她们当年随父亲转业回到盂县文化馆工作,受家庭的影响姐妹三人均能歌善舞,挺拔的身材,姣好的面容,就像一道阳光似的令人心情愉悦,像这个春天一样丰满生动,她的歌声悦耳动听,她的舞姿更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仪静体闲,怡雅高贵,柔情绰态”。姐妹二人相互激励,相互比拼成为大家的典范。

梁俊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性格温和,善解人意、更是一个性情中人,微笑总是挂在脸上,因喜欢唱歌,于2008年加入到这个团队之中。起步的初始,和谐艺术团还不够规范,更不被大众认可,面对大众的疑惑,她们需排练多种节目,并坚持义务演出,在这困境中他在交通、服装上及时地给予了极大的支持。10年来,他与和谐艺术团为社会公益演出、扶危帮困,累计捐款近10万元。他还先后数次给敬老院捐款、捐资,2012年去北京演出前夕,他给大家摆酒践行,同时还赠送每人200元现金。多年来,他的义举爱心让熟知他的人钦佩不己!

是啊,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十年间,这个大家庭,像一个大熔炉,能将你提纯淬练,锻造人才;和谐乐团也像个大磁场,能让你的全部潜力发挥到极致。大家有句俗语;一人进和谐,全家来捧场。你可以把她视作为一种精神快乐的辐射效应,而我却把它理解为在每名和谐乐团人身上凝聚的亲朋好友的默默支持和奉献。

l0年来,和谐艺术团从组建至今,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他们精神饱满了,身体健康了,心情愉悦了;10年来,他们始终坚持为孤寡老人送去爱心、欢乐、祝福,为公益活动送去甜美的微笑、歌声;10年来,他们栉风沐雨、与时俱进、铸就辉煌,使艺术团成为了盂县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为盂县文艺繁荣发展,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盂县,注入了一股健康娱乐的青春活力,努力谱写了一篇新时代的辉煌赞歌!

祝愿和谐艺术团,永葆艺术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