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歙县向不协调“蓝色屋面”说“不”

“蓝色的彩钢棚,就像贴在美丽乡村身上一张张狗皮膏药,扎眼得很。”近日,歙县武阳乡武阳村村民吴善国和工人们爬上了自家100多平米的彩钢棚,拿着工具拆除“蓝色屋面”。“通过美丽乡村建设,现在村容村貌越来越好,这蓝色彩钢棚与周围环境特别是与徽派风格格格不入,我不能因为自家方便而影响环境。”吴善国说,武阳村不仅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也是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上的重要节点,大家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向不协调的“蓝色屋面”说“不”。

“蓝色屋面”是指与周边自然环境或建筑群不协调、影响市容市貌的彩色屋顶及外立面,多以蓝色为代表。近年来,歙县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一批批建筑拔地而起,成为一道道美丽风景。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建筑色彩管理,色彩杂乱无章的建筑外立面、屋顶,也不断涌现。从今年9月份开始,歙县全面快速推进与自然环境风貌、徽派建筑风貌不协调的“蓝色屋面”等彩钢房(棚)集中整治,凸显徽风皖韵。

自“蓝色屋面”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歙县县委、县政府切实扛起责任,精心组织,确保整治行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部门职责,使整治工作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立体格局。

有着竹海之乡之称的歙县石门乡充分利用各村委会宣传栏、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发布《告全体村民书》,鼓励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主动参与甚至是自我改造“蓝色屋面”。同时,乡村两级调派精干力量下到村组,不漏村、不漏户,在详细摸排的基础上,完成了1384平方米“蓝色屋面”的改色,50平方米“蓝色屋面”的换材,215平方米“蓝色屋面”的拆除工作,在全县率先完成“蓝色屋面”整治并建立长效管控机制,确保不反“蓝”。

在“蓝色屋面”整治行动中,徽城、深渡、郑村、北岸、小川等乡镇按照“拆改并举”、“拆管结合”的原则,对色彩不协调的违章建筑,坚决依法处置;对其他色彩不协调建筑和附属设施,采用改、换、喷等有效措施稳妥整治的同时,积极创新思路,力求整出实效,使其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改出美丽环境。同时,对零散水电工等加工户进行摸排,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发放“告知书、承诺书”等做好源头管控,杜绝再出售“蓝色”等高艳度彩钢板、材料,帮助加工户完成“美丽过渡”。

歙县把“蓝色屋面”专项整治行动与创城创卫、全域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皖浙1号旅游风景道建设、新安江生态保护、旅游产业等有机结合起来,摸清底数,列出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实施挂图作战,要求在今年12月底,各地各单位完成重点区域整治任务不低于40%,到明年6月底前,完成重点整治任务不低于80%,明年9月底前,全面完成重点区域整治任务。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单位更是拔高标准,加快整治进程,做全县整治的标杆。

歙县还开展创建“无蓝色屋面村”活动,积极推进整治效果,并根据整治进度,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学习借鉴各地“蓝色屋面”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努力形成全县“蓝色屋面”专项整治行动“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最终实现以拆“治景”、以改“优景”、以建“美景”,让粉墙黛瓦、徽风皖韵在徽州大地永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