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辛军锋:凝神提气,办大写的教育

在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里,有一位来自陕西西安的名校长,人大附中联合学校总校长刘彭芝曾盛赞其在坚守和创新中办大教育。他的名字叫辛军锋,曾先后在西安市46中、市30中、育才中学、西安高级中学担任校长,是陕西省教育界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与辛军锋初次相识,是在今年7月举办的中国百位名师峰会上。在“名师工作室运作策略”专题研讨环节,辛军锋和其他40余位名师一起坐而论道。许是因为他热情朴实,性格豪爽,说起话来铿锵有力,从不拐弯抹角,具有西北汉子典型的气质,给本刊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此,让我们一同走近辛军锋,探寻其个人品牌的成长秘诀。

辛军锋:凝神提气,办大写的教育

传承创新 提振学校精气神

“有人说,校长有三种境界。第一种是当校长,第二种是办学校,第三种是办教育,辛军锋校长显然是第三种。在他身上,有一种办大教育的家国情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家国情怀,他始终关注塑造学校精神,以文化为内驱力带动学校全面发展。”刘彭芝曾如此评价自己的得意门生辛军锋。

要改变一所学校,首先要提振学校师生的精气神。16年里,辛军锋先后在西安四所学校担任校长,不论是城乡结合部的中学、西安市中心的中学,还是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每到一所新学校,他关注的第一件事就是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对长期积淀下来的学校文化予以总结、梳理,继承、提升,同时赋予它新的时代特色、历史使命,在传承与创新中提炼学校精神。

2002年,辛军锋离开了工作12年的西安市第五十四中,被调入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担任校长。这是一所完全中学,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教师队伍不稳定。面对生源流失、办学质量差、学校濒临办不下去等棘手问题,辛军锋经过一番调研后,以整顿校风为抓手,着力改变学校形象,提振师生精气神,积极发展特长教育,在高中办起了管乐特长班。2013年高考,学校高三特长班的十几名学生均被大学录取。这对当时已经多年一本升学率为零、二本升学率为个位数的第四十六中学来说,“像是破天荒的大事儿”,也让教师、学生和家长看到了希望。

与此同时,辛军锋积极进行课堂改革,带动了学校校风和学风的整体改变。当他转任第三十中学时,第四十六中学已经成为了一所环境优美、教育教学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校园,学生也从过去的300人增加到1200人。

西安市第三十中学是一所办学条件相对较好但发展较弱的学校,辛军锋结合教育实践和办学经验,确立了“立德树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这也与创建初期陈昌祐校长的“人格教育”、于学忠的“成德达才”一脉相承。同时对于该校的具体发展方向,辛军锋还树立了“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办学目标,形成了“重点加特色”的办学模式和“优秀加特长”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西安精神、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现代中学生。用辛军锋的话来说,就是要把三十中建成具有丰富西安元素、古色古香的“闹市中的静书斋”、一所“最西安”的学校。

辛军锋:凝神提气,办大写的教育

内外兼修 彰显弘扬文化魂

塑造学校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应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而课程则是重中之重。在三十中,辛军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引导开设了颇具西安特色的校本课程 如《秦腔》《西安印象》《面食文化》《西安旅游英语》《关中民俗艺术》等。而在育才中学,辛军锋则带领师生将红色文化教育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编撰校史课程、发起延安“寻根”研学活动等,构建了多元开放的红色文化课程体系,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了新的生命成长,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除了通过科学的课程体系弘扬培育学校精神,辛军锋还提出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来彰显学校精神,让学校更具独特性,让育人功得以更好发挥。

走进西安育才中学,一面具有延安特色的窑洞景墙映入眼帘,纺车、碾子、磨盘等实物散发出一种悠远、凝重之美,仿佛让人又回到了延安时代。延安精神在校园里得到传承与呈现,历史文化气息浓郁。

据介绍,西安育才中学的前身是被誉为“红色摇篮”的延安保育小学,1937年由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在延安创建并担任首任校长,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最早的学校之一,有光荣而深厚的革命历史传统。1949年,学校迁至西安。1983年,经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批示,学校更名为“西安育才中学”。

如何让育才中学独一无二的文化根基,在新时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如何让“红色精神”在这个校园里“站立”起来,帮助全体师生的发展凝神提气?辛军锋循着延安精神和延安保育小学精神,组织师生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对校园教学区、活动区进行整体规划,建起了“特立园、育才亭、延安石、成长大道”四大校园景观,突出了“艰苦奋斗创佳绩,红色摇篮谱新章”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他还引导师生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体验活动,如“小小红军解说员”活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延安精神。

独特的校园文化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学生在其作文中写道:“特立园、育才亭、成长道、延安石,漫步其中,细细品味,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更能感受到老一辈育才人投身教育、甘于奉献的无私大爱,体验育才学校77年来几经辗转的峥嵘岁月,体会育才老师教育学生的孜孜不倦。学习与生活在这样的校园里,我觉得非常骄傲和幸福……”

2016年7月,当辛军锋告别育才中学时,学校“红色精神”已成为师生眷恋的一种精神文化。

同样,在西安高级中学,设计大气的校园环境,也充分展现了百年名校的历史文化积淀。

辛军锋:凝神提气,办大写的教育

追求卓越 提升品牌知名度

门前一片菜地,身后一群孩子。其乐融融的校园生活。

辛军锋说,这是他任教初期萌生的一个朴素而美好的教育理想。那是1990年,师范学院毕业的他来到西安市五十四中学任教。学校在乡下,是土坯瓦房,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面临这样的环境,他对“生存”和“价值”的内涵有了新思考。在这所学校,他一干就是12年,历任政治老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团委书记、政教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

如果说五十四中的12年经历,为辛军锋后来走上校长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西安高级中学则是他作为名校长在追求卓越的品牌之路上重新起航的地方。

西安高级中学不仅是省级重点中学,而且是全国知名重点中学,有着127年的悠久历史,积淀深厚,也为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被誉为“革命熔炉、人才摇篮”。这所百年老校,在陕西乃至全国教育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可是,随着西安行政中心北迁,西安高级中学响应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的号召,携自身优质品牌一路向北,搬迁至凤城八路,开启了“二次创业”。

那么,西安高级中学应如何实现二次腾飞,其未来要走向何方?2016年7月,在进入领航班的第二年,辛军锋成了这里的新任校长。他带着这样的思考,一方面从与老校友、老教师的访谈中,对话学校历史,追本溯源;另一方面,不断从教育著作中汲取智慧,寻找适合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发扬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西高精神,努力打造西安高中这块优质教育品牌。”辛军锋决定秉承西安高级中学“养德以正气,崇文以化人”之校训,坚持“明体可强身心,达用以报家国”的办学理念。同时,他做了五个方面的规划:推动学校创新实验室建设;构建体验式的学校环境和课程体系;扩大优质资源引领扶着,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研发选修课程,开发大学先修课程,进行课程优化整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他还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德为首”的教育理念,践行“双高”“双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计划。其中,“双高”即“社会人文素质高,科学技术素质高”;“双强”即“动手实践能力强,开拓创新能力强”。他倡导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实现自主成长、个性发展。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西高向社会、向家长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2017年,学校高考报名305人,一本上线81.5%,二本上线96.9%。其中珍珠班49人,100%上一本线。而对辛军锋个人而言,从做一名合格的校长到一名好校长,再到一名教育家型的校长,他的教育理想在西安高级中学也逐步变得丰满。

辛军锋:凝神提气,办大写的教育

坚守本真 示范引领共成长

中小学名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是教育部2014年推出的国家级培训工程之一。2015年,辛军锋作为从全国遴选出来的64位名校长之一,走进了领航班;同年12月,“辛军锋校长工作室”在育才中学授牌 ,标志着陕西省中学也拥有了本土的教育家型校长。这不仅是辛军锋的光荣与职责,也是陕西基础教育的光荣和责任。

作为工作室的主持人,辛军锋深感责任重大。据他回忆,自己曾在授牌仪式上立下誓言,要充分发挥名校长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帮扶工作室成员校,并和工作室成员校一起成长,为西安市、陕西省乃至中国的基础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培养一批教育家型校长队伍,既是校长领航班的责任使命,也是名校长工作室的重要旨归。”辛军锋将他的誓言付诸于教育实践中,他和工作室成员一道,不遗余力地帮扶薄弱学校和兄弟学校。他先后选派名师支教,送教下乡,对口支援,相继培训了参加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影子培训、教育部“边缘贫困山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的15位校长,三批陕西省黄陵县、子长县的21位骨干教师,陕西省15批400多人次的校长教师等。与成员校同推进“家国教育”德育体系,唤起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家国情怀。这些增强内生动力的“造血式”帮扶,为“精气神”的逐步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如今,领航中青年校长成长,开展课题研究,举办主题研修活动……这些早已成了辛军锋校长工作室的常态。

“在他主持名校长工作室时,不管再忙,都会抽出时间到成员校进行实地指导,对成员校的发展定位、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这些帮助对成员校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长安八中校长董文利告诉记者。

谈起在领航班的经历,辛军锋感言,三年的学习让自己不仅在实践方面得到拓展,在理论层面上也有了更大的提升。辛军锋说自己最要感谢的导师是刘彭芝,无论是在学习和生活上,还是在思想上,都给予了自己很多指导、支持和帮助,这也对自己以后的教育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走过这么多学校,不论是什么类型,只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特性,就能培养出杰出的人才。好校长是没有极限的,没有极限的工作才是有意义的。”辛军锋表示,将坚守本真,在三秦大地上继续探索未来教育发展之路。

辛军锋:凝神提气,办大写的教育

人物简介:

辛军锋,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中学高级教师,教育部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学员,首届西安市人民政府督学,陕西师范大学卓越教师班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教育改革创新先进个人。历任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书记、校长,西安市第三十中学校长,西安市育才中学校长,现任西安高级中学校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