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0 講座整理|打破“貴人語遲”的迷思,0~2歲語言啟蒙

大J的話

中國有句老話叫“貴人語遲”,但在美國嬰幼兒的語言發展是門科學,每個階段都是有里程碑,以及該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啟蒙的。小D在紐約有一個餵養/語言康復師, 儘管她是個28周的早產寶寶,目前矯正21個月,現在大運動還有延誤,但語言發展卻很好。這一切都是歸功於我們一直有意識地進行語言啟蒙。

語言啟蒙,其實並沒有聽上去這麼玄乎,這次講座和大家分享了很多我從小D出生至今一直在做的小方法。很多媽媽聽完講座都表示,非常有實操價值,馬上就能實踐起來。感謝今天的講座筆記的整理者樹熊媽媽。

這次講座我也全程錄音了,錄音70多分鐘。

講座整理|打破“貴人語遲”的迷思,0~2歲語言啟蒙

語言啟蒙是父母有意識從平時的點點滴滴進行啟蒙,同時持續性地給寶寶強化掌握正確的方法,量變促成質變。

1、聽力篩查,不可掉以輕心。

2、喝奶、吃輔食動作標準嗎?

  • 喝奶吃輔食運用的肌肉群和以後說話的肌肉群相似,如果錯過口腔肌肉鍛鍊期,會影響說話。
  • 什麼階段做什麼事:該好好喝奶時要學習喝奶,不要因為寶寶不喝奶用勺喂甚至滴管餵食。1歲內吃輔食關鍵在於怎麼吃而不是吃多少,特別需要掌握勺子放進嘴巴的技巧,讓孩子在黃金期發展和鍛鍊口腔肌肉控制力。
  • 寶寶的發展是系統性的,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育兒沒有捷徑。

戳下面文章標題,學習瞭解輔食和厭奶的知識

  • 紐約餵養師指導,輔食第一階段餵養要點(頭兩個月)(解釋了勺子如何放是最有效鍛鍊嘴巴肌肉的)
  • 寶寶厭奶怎麼破?實用排查手冊,發現表象背後真正的原因 (全面幫助你查找寶寶厭奶背後的原因和解決方案)
  • 如果不想看文章,可以看今天文末的往期講座回顧,關於輔食和厭奶都有講座錄音

3、你和家人有正確示範嗎?語言啟蒙需要一個好環境,語言啟蒙是對寶寶說話,讓寶寶觀察學習你的發音和語法。

如果是高危兒,需要注意:

1、大運動是否落後?寶寶精力有限。大運動落後的話,需要抓大放小,先把寶寶大運動康復做好。

2、其他發展問題,如自閉症,唐氏綜合症等,需要結合醫生建議。

講座整理|打破“貴人語遲”的迷思,0~2歲語言啟蒙

即使你家寶寶已經過了1歲,但如果1歲前你沒有這麼系統有意識地進行語言啟蒙,那還是建議你可以聽一下講座,這些方法對於1歲後的孩子語言啟蒙還是適用的。

出生~3個月

  • 1-2個月:用陳述句說出你和寶寶一起做的事,形容詞,名詞,簡單而慢
  • 3個月:模仿寶寶發出的聲音,讓他明白原來聲音可以雙向交流

4~7個月

  • 利用寶寶說出的輔音,組成詞語,然後說句子。所有語言啟蒙不能脫離語境。比如寶寶發出ma,看著她眼睛說“媽媽”(組成詞語),“我是你媽媽”(組成句子,告訴他詞語意思是什麼)。
  • 更進一步,我們可以做:繼續用陳述句描述現在做的事,適當加入設問句看寶寶的反應,是否能夠理解。
講座整理|打破“貴人語遲”的迷思,0~2歲語言啟蒙

第三階段:8-12個月

  • 父母應該有意識地把日常生活所見所聞與簡單的單詞相連。寶寶更容易理解並且反饋輸出。
  • 我們要做到說的詞語句子簡單,放慢語速,加重點。
  • 寶寶發音不對不要糾正,而是強化正確讀音。
  • 如果是大家庭,要注意表達的一致性。

1歲內的語言啟蒙關鍵:

  • 語言啟蒙,更多地體現在父母是否有啟蒙意識,落實到每天的每時每刻。
  • 我們自己要成為話嘮,掌握正確的方法每天落實,鼓勵的姿態對待寶寶的語言和溝通。
  • 1歲內的語言啟蒙是輸入的過程。有了大量的輸入,1歲後才有輸出。
講座整理|打破“貴人語遲”的迷思,0~2歲語言啟蒙

一歲後是輸出過程。1歲內的語言啟蒙技巧可以繼續沿用。

我們可以做的:

  • 關鍵是融入遊戲和繪本中練習。因為1歲以後的寶寶自我意識爆發,太教條反而起反作用。
  • 關鍵詞轟炸法:短句描述正在進行的活動,關鍵詞放重點重複說。戳這裡,寫過如何用玩具進行“關鍵詞轟炸法”->聰明玩具庫|看女寶如何玩轉小汽車,聽懂指令語言啟蒙
  • 養護人反應慢一拍,鼓勵寶寶溝通表達。
  • 父母不要經常與其他寶寶比較,不要低估隨口的一句話,無形中會傷害寶寶的自尊心,從而影響了寶寶說話的意願
講座整理|打破“貴人語遲”的迷思,0~2歲語言啟蒙

1、寶寶不會發閉口音。

首先讓寶寶吃輔食的動作做標準,用嘴唇抿下來。趁寶寶心情好的時候,有興趣,與寶寶玩連著說的遊戲,寶寶有興趣的時候讓寶寶摸你的嘴唇,讓他意識到雙唇緊閉的狀態。然後再幫助寶寶模仿嘴唇閉口音的變化。(建議聽錄音,有示範更形象)

2、會叫爸爸媽媽,但不會對應人

餵養環境的原因,要有意識地平時以稱呼溝通。比如不說“我XXX”, 而是說“爸爸要XXXX”。互相之間叫,也用稱呼進行,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對應。

3、能聽懂,但不肯說,用手亂指或者大叫

反應慢一拍,鼓勵並且引導寶寶把需求說出來。如果孩子不明白,使用關鍵詞轟炸法。(建議聽錄音,有示範更形象)

4、有一段時間寶寶說話特別起勁,最近又突然不說了。

寶寶發育有五個維度,戳這裡—>我的寶寶“正常”嗎?。這五個維度是循環交替在發育發展的,但由於寶寶精力有限,一段時間只能夠關注一件事。比如這段時間突然學會某個大運動技能了,就會出現話突然不怎麼說了。這非常正常,等寶寶大運動技能熟練掌握了,你就會發現那個“小話癆”又回來了。

5、語言發育遲緩?

父母在對比發育里程碑時,需注意,發育遲緩要看發展趨勢,而不是看某個單獨的時間點。如果是一種持續的趨勢,沒達標的點越來越多,需要引起重視。但相反,即使一開始落後很多,但一直是在進步的趨勢,可以繼續密切觀察,但反而不必太擔心。

現場答疑記錄

記得點擊文章底部左下角“閱讀原文”,收聽講座錄音

1、我家寶寶9個多月 喊爸爸媽媽很輕鬆 但是指著魚說的時候 感覺會鼓足勁 滿臉通紅大聲喊 無 !這是為什麼呢?怎麼讓他說 魚 也是很輕鬆呢?

這個特別正常,每個發音都是調動口腔不同部位的肌肉的,有些部位你家鍛鍊的好,發音就輕鬆,有些部位之前沒有鍛鍊,發音就會困難。你要做的就是不斷示範正確發音,慢慢鍛鍊了就好了。

2、七個月會叫媽媽八個月會叫爸爸,十個多月會叫奶奶, 但不會叫爺爺,我們就天天教他怎麼叫爺爺,就是不會叫,後來索性奶奶也不會叫了。但是對於一些例如飛機(曾見半空的直升機飛過)的聲音一次就會,爸爸玩火車“嗚嗚”他也會自己“嗚嗚”,對於稱呼就是不會。

這就是典型的“過度教”孩子沒興趣案例。首先你家會發音,說明是沒有問題的。那些“嗚嗚”聲他會主動發,就說明他是有興趣,而且他是模仿爸爸的行為。你要求孩子叫人的那些行為,對他來說,他沒看出來有什麼好玩,然後全家都過度關注,自然他有壓力就不願意學了。我講座提到過,要求孩子叫人,不用教,而是你們大人之前都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稱呼就好了。

大J叨叨叨

1、今天第二條是NICU寶寶住院群的群主餛飩媽會在這週五在群內分享早產寶寶出院後的注意事項,有需要的寶媽們記得去看第二條推送,到時可以入群聽分享哦。

2、昨天分享了我對付小D terrible two的一些心得,戳這裡->Terrible Two,孩子的第一次獨立宣言,你懂嗎?後臺收到了很多媽媽的感謝,說跟著我從屎尿屁到現在孩子性格發展,一路學了不少。這個公號的確是跟著小D一起成長的,全部都是我親身實踐過的心得。

如果你是小月齡寶媽,記得進入我的公號,點擊底部的“歷史文章”,我把之前的很多文章都分門別類整理好的。如果你發現哪些小寶寶的問題,我之前漏寫了,也歡迎給我留言。只要是我家小D經歷過的,我都能寫出來分享給大家的。

往期講座整理回顧

講座整理|掌握輔食餵養要點,輕鬆養出小吃貨

講座整理|1歲以後寶寶怎麼吃、吃什麼才能營養均衡

講座整理|28周早產寶寶在紐約運動康復的經驗分享

講座整理|從滴管打到愛喝奶,家有“厭奶”寶寶怎麼辦?

講座整理|會玩的寶寶更聰明,1歲內如何發展認知?

講座整理|聰明媽媽會引導,1~3歲認知發展怎麼做?

講座整理|聽不懂,打不得,1歲以內的熊孩子怎麼治?

講座整理|“超人媽媽”的時間管理

大J,座標紐約,曾經知名外企經理,現全職媽媽,分享在美國學到的育兒知識,沒有理論翻譯,只有在兒醫指導下的實踐心得和運用企業帶人智慧的聰明育兒方法。暢銷書《跟美國兒科醫生學育兒》、《跟美國幼兒園老師學早教》的作者,微信公眾號:大J小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