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戊戌变法失败的罪名,应该让袁世凯背锅吗?

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次变法图强仅仅维持了三个月就宣告破产(也可称百日维新事件),忧国忧民的光绪皇帝被囚禁,跟随一起起事的变法六君子相继被杀,这段话出现在我初中时期的历史课本里。其实中国历史上变法失败的例子也不少,这仅仅是其中之一而已,但又因为其特殊性常在人们茶饭之余被津津乐道。

戊戌变法失败的罪名,应该让袁世凯背锅吗?

为什么特殊呢?因为这次变法直接影响到风雨飘摇的清王朝存续问题,大家都知道在晚清政府的统治下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晚清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打破国势颓废,挽救清朝于危难之间,才有了戊戌变法。

这里有几个关键性人物,我把他们分为维新和守旧两派,其中以光绪帝为代表的维新派主要成员包含:光绪皇帝、康有为(康广仁兄弟)、谭嗣同、杨深秀、梁启超、杨锐、刘光弟。袁世凯本不在其中,但因其与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来往密切,两人素有结交。

戊戌变法失败的罪名,应该让袁世凯背锅吗?

  • 1898年8月3日,光绪皇帝把密诏送到康有为手里,哭诉了自己可能将被慈禧所废,变法难以维系的悲壮文辞,维新派关键人物手捧皇帝密诏痛哭不已,决定铤而走险发动兵变。其计划是: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交权。既然要想用兵,那肯定要找有兵权的人,他们把目光对准了和康有为素有结交的袁世凯,把这次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袁世凯告密导致变法失败,维新派六君子被杀。这是说法其一
戊戌变法失败的罪名,应该让袁世凯背锅吗?

  • 说法其二(也是个人比较赞同的观点):袁世凯是个两面派,既同意维新派的兵变要求,骗取信任。另一面又看到慈禧保守派的势力强大,为了自己升官发财临阵倒戈,以求更进一步。于是在8月5日乘火车回天津向慈禧太后心腹荣禄告密,收到消息后荣禄当夜就乘火车回京报告给了慈禧,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同上。
  • 说法其三:袁世凯8月5日乘火车返回天津,第二日和荣禄谈事,恰巧遇见一个叫杨崇伊的人向荣禄禀告了慈禧太后政变的消息,袁世凯也在场,以为秘密已经被慈禧知晓,他害怕康有为供出谭嗣同,曾与其在法华寺共谋兵变一事,于是主动交代了维新派的计划。其用心是把事态直接扩大,维新派被抓时不用审判直接处决,从而得以保全自身。
戊戌变法失败的罪名,应该让袁世凯背锅吗?

事实的结局是怎样呢?大家都知道在晚清政府最后那几年,袁世凯的权势地位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乃至于孙中山都不得不与其合作发动辛亥革命,我相信孙中山鉴于袁世凯曾经做过两面派的“光彩事迹”,也不是不知道他的为人。

历史课本里关于辛亥革命的结局是什么?清王朝被推翻,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最后还梦想延续皇帝制度,当了两个月的皇帝,封他几个姨太为妃子,在全国一片反对帝制的浪潮中又仓促退位,乃至于身败名裂,久气成疾,死在了家中。

戊戌变法失败的罪名,应该让袁世凯背锅吗?

  • 袁世凯曾经写的《戊戌日记》里,讲述了他告密一事是积极主动的,但又疑点重重,有人分析认为袁世凯的这篇日记夸大了自己的主动性,无非是在慈禧面前讨好卖乖,以表忠心。至于真相到底为何,因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记载,这件事恐怕还将争论下去。

戊戌变法失败了,世间只留下谭嗣同那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绝命诗,留于后世,振聋发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