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2018年9月15日,趣頭條董事長譚思亮與高管團隊及投資人共同敲響納斯達克當週的收市鍾。

兩年零三個月,這是趣頭條從成立到上市的時間,比以發展迅猛著稱的拼多多還少了7個月,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成功上市的最快紀錄。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幾個小時之後,更讓人們驚愕的是趣頭條的股價在開盤首日暴漲128%,實現市值翻倍(45.9億美元),創下今年美國IPO規模超過500萬美元股票的最大首日漲幅。

“獨角獸”、“2000萬日活”、 “最快IPO”、“市值翻倍”……一時間趣頭條吸引了無數關注,而標籤之下,趣頭條的創始人譚思亮是如何起航的呢?

另闢蹊徑,譚思亮錨定下沉市場

2015年1月20日,譚思亮走出他在上海的辦公室,臉上難掩興奮之情,他剛以13.5億元的價格賣掉兩年前一手創辦的公司“互眾廣告”,銀行卡上瞬間多了近4億元現金,並獲得了上市公司吳通控股14.38%的股權。

儘管一夜暴富的故事在上海灘並不少見,但畢業於清華大學和中科院,曾就職於雅虎、51.com、若鄰網,並在盛大廣告擔任廣告業務負責人的譚思亮依舊可以被定義為典型的互聯網精英。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財富自由後的譚思亮還不想安逸,他期待一個能撬動更大市場的創業夢,可彼時互聯網格局已定,各個賽道都早有玩家,彎道超車談何容易。他開始思考另一種可能,敏銳地發現在被巨頭忽略的下沉市場中暗藏新的機遇,三四線城市及以下地區正在進入互聯網流量的紅利期,這些用戶在內容消費體驗上存在很大的空缺。

“也許可以試一試信息流產品在三四線城市的可能性。”

有錢,有人,有想法。譚思亮沒有任何的猶豫,用了不到 2個月的時間完成產品的需求調研和技術研發,並不斷優化迭代產品邏輯,最終在2016年6月正式上線了趣頭條 App。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很多用戶有了第一款智能手機後,趣頭條可能就是他們裝的第一款移動內容產品。” 譚思亮如此設想,在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天天快報等諸多資訊類產品廝殺成一片紅海時,帶著趣頭條在主場之外另闢蹊徑。

另闢蹊徑,依靠的是敏銳的嗅覺和精準的戰略規劃。上一個另闢蹊徑的商界明星是剛剛帶領拼多多實現上市的年輕人黃崢,在早些年,另闢蹊徑的高手是哇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後。

宗慶後從推著小車走街串巷的小本生意,成長為龐大的快消帝國,走的就是 “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在渠道開發上不斷精耕和下沉,重點耕耘三四線市場。

“你要比較草根一點,才能夠貼近這些人。但另外一方面你要有意識和視野,這樣能夠看得更遠。”

為了更好的貼近用戶,譚思亮強制自己轉變思維方式,他同樣要求團隊這樣做,並十分樂於聽取基層員工的建議,很快就得出了重點發力“補貼”和“收徒”兩個核心運營手段,用好微信、QQ等社交關係鏈,通過發錢來獲得第一批基礎用戶,將“邀請好友註冊”換成了更接地氣的“收徒”。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小城和農村街邊的西瓜攤上開始出現趣頭條的二維碼,每有顧客掃一掃,就送一個西瓜。在趣頭條的App上,西瓜攤主賬號下的“徒弟”也相應遞增,徒弟越多,“師父”能從平臺提取的獎勵也就越多。在趣頭條的排行榜上,總排名第一的用戶收了41832位徒弟,拿到了8萬多元的獎勵。

在信息流體驗的新鮮感與直接發錢補貼的刺激下,趣頭條 APP 很快就達到第一個10萬 DAU,隨後就是第一個100萬 DAU,在2017年底就實現了千萬級DAU。

三招變身“趣賺錢”,趣頭條捕獲人心

同錨定下沉市場,趣頭條與拼多多的用戶重合度達到60%,而與今日頭條的重合度只有20%。如果說拼團低價成就了今天的拼多多,那麼譚思亮的第一招“收徒返利”則成功的將趣頭條拱向了新高度,在這片新生的市場中他將人性的把控發揮到了極致。

黃崢曾說,拼多多的核心不是便宜,而是滿足用戶佔便宜的心理。“除了滿足人們的基礎物質需求,我們還做了大量產品設計、運營來滿足人們不同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比如衝動消費、理性消費、發洩性消費。” 你以為自己在購物,其實你是在娛樂。

而在譚思亮眼中,世界上只有兩種商業模式,一種是用來save time(節省時間),核心是通過技術提高效率;另一種是用來kill time(消磨時間),他認為後一種模式的市場空間會越來越大。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在趣頭條的商業設計裡,時間是可以用來交易的,“閱讀時間越長,獲得的獎勵越多”,這是譚思亮的第二招。沒有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小城和農村裡也許最不缺時間,大把的光陰急需被消磨,用戶在收穫“知識”的同時,還能獲得“小費”,誰不願意一試呢?至於獲得什麼樣的知識,似乎沒人在意。

當流量的爆款無法搭建一個穩定的商業模式時,使用時長就成了第二戰場。根據趣頭條第三方廣告平臺的數據顯示,趣頭條周人均打開次數超過50次,日均評論量超過28萬條,人均閱讀數超過20篇,每日停留時長達到55.6分鐘。

延長用戶使用時長之外,提高用戶粘性是更高的目標,譚思亮的第三招在於類遊戲化的“積分獎勵”,通過金幣獎勵驅動用戶簽到、閱讀、分享、收徒,在完成任務後給予一定回報,同時金幣可兌換成現金提現。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從趣頭條頁面可觀察到,每一欄都將金幣和現金的獎勵列在其中,刺激用戶的眼球,使得趣頭條用戶登錄率高達95%。邀請業務中顯示,收徒2位即可賺20元,並且當天可提現,徒弟每天閱讀三篇文章也能獲得相應的獎勵。

在此基礎上,譚思亮充分挖掘用戶的天性,依靠超六成佔比女性用戶的朋友間分享,趣頭條實現了社交鏈傳播,將獲客成本進一步降低為3元每人。而從小米招股說明書披露的數據來看,互聯網巨頭的獲客成本普遍都在100元人民幣以上。

穩定的流量為商業化開闢了土壤,比起已經豎起了更高壁壘的今日頭條,趣頭條無疑給了三四線的廣告主們新的機會,一時間電商、網賺、現金貸、博彩等項目投放蜂擁而至,而趣頭條更是慷慨承諾信息流廣告可以展示12輪。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2017年4月開始商業化的趣頭條,月流水最高的時候已可過億,僅憑廣告收入就可以達到5.17億人民幣的營收 (合7810萬美元),相比2016年的5800萬元人民幣(合880萬美元)增長了近9倍。

800天就上市,譚思亮美國敲鐘

資本的嗅覺向來敏銳,面對趣頭條驚人的爆發力,各路資本爭相入局。2017年下半年,趣頭條完成由成為資本、紅點創投、華人文化投資的4200萬美元A輪融資;2018年上半年,趣頭條完成由騰訊領投,小米及其他財務投資者跟投的超2億美元B輪融資,整體投後估值超過18億美元;2018年8月,趣頭條引入包括人民網旗下基金在內的戰略投資者,投資額近8000萬美元,投後估值為27億美元。

接二連三的資本入住使趣頭條一躍成為移動內容聚合APP獨角獸。2018年9月15日,趣頭條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再次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最快上市紀錄,從2016年6月8日趣頭條APP上線,到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趣頭條僅僅用時800天。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開盤首日,趣頭條股價持續升高,漲幅一度超過190%,最終收盤價15.97美元,上漲128.14%,創下今年美國IPO規模超過500萬美元股票的最大首日漲幅。當時收盤後,趣頭條的市值相當於六個搜狐,直逼新浪。

儘管本週一趣頭條的股價幾乎腰斬,大跌41.08%,市值縮水約近20億美元,但暴跌並沒有讓人們忘記其首日市值翻倍的奇蹟,資本市場對於趣頭條無疑是認可的。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認可的是趣頭條龐大的用戶人群,認可的是趣頭條的商業模式,那麼產品本身呢?客觀而言,趣頭條的快速崛起直接源於其產品初期設計的“補貼+收徒”運營,也就是“網賺”模式,即在產品層面用現金激勵引導用戶行為,讓用戶能夠通過既定的行為得到真金白銀。

如此一來,資訊APP實質成為了賺錢的工具,對於用戶而言,接收什麼樣的新聞並不重要,賺多少錢更重要,這顯然顛覆了新聞客戶端存在的意義。

如果真如譚思亮的設想一般,趣頭條成為了三四線城市及以下用戶有了智能手機後裝備的第一款移動內容產品,就意味著這些用戶與信息流的第一次接觸將是無邊無盡的過夜雞湯和刷不完的三流廣告。而那份對於世界的好奇心,會不會在日復一日幾毛、幾塊的金幣獎勵中消耗殆盡?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某種程度上,趣頭條與拼多多一樣,在關注下沉市場和底層人民需求的遮羞布下通過經濟和文化的不對稱,用技術優勢奴役著中國三四線城市的用戶。不同之處在於,一個忙著掏空錢包,一個忙著掏空大腦,而階層背後的信息差鴻溝,依然無人填補。

—END—

艾問:趣頭條和譚思亮,把拼多多和黃崢踩在了腳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