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 遵义桐梓:走“育新工程”新路 解决不良青少年难管控问题

“十二五”以来,桐梓县按照省、市关于“六项工程”工作部署,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控工作,将其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提上议事日程,写入县委县政府工作报告,列为十件实事来推进,现累计投入资金近亿元,桐梓县第十八中学作为其中的“育新”工程,效果十分显著。


桐梓县第十八中学始建于2014年4月,由县财政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建成,占地2000多平方米。是一所专门致力于对品德行为偏常的中学生进行监护救助及矫治教育的特殊学校,也是一所预防和矫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教育机构。从开学至今,十八中共招收学生305人,其中外县82人,本县223人,结业学生256人。结业学生中,90%回原学校继续读书,其余学生全部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县十八中学生 娄驰:来到十八中对我意义很大,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在冷校长和教官老师的的关心帮助下,我学会了守法,学会了生活,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做人,所以我决定在这里就读完六个月后,出去读完职高,读完职高过后去当兵,为祖国建设献出一份力量。

一些“家庭管不了、学校管不好、社会不好管”的问题青少年,在十八中结业后,社会反应普遍良好,家长和学生纷纷给校长、老师发短信表示感谢,真正实现了学校、社会、家长三满意。

县第十八中学校长 冷一鸣:学校采取军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并严格按照四化五无,探索形成了五七一的教育校正模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

通过五七一的教学新模式,学校的办学效果良好、矫治工作成绩突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从2014年的37.8%下降到了2016年的10.6%。

使得十八中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扬。学校2016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17年9月,桐梓县委县政府还为十八中颁发了特殊教育贡献奖。

见习记者:令狐磊 实习生:冯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