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8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扶风老城,在扶风人的心目中,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人文文化,是一本读不完的历史教科书。据神话传说,远古时期,有神鸟凤凰从东方而来,翱翔在韦、美、星三水交汇处,被这里秀美的山川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并且俯下身子,饱饮甘甜的韦水。这一饮就再也不愿离去了。时间过去了很久很久,神鸟在韦河和七星河交汇的南岸化作一座形似凤凰后展两翼俯身饮水的飞凤山。受神鸟的启示,扶风县城便落座于飞凤山的对岸了。

如今,随着扶风经济的腾飞,扶风县城,已脱开了四面环山的桎梏,拾阶而上,四面发展。特别是扶风县城新区的开发建设,为古老的扶风插上现代化的翅膀。但是,无论扶风这只神奇的凤凰飞的多高多远,扶风老城特别是关于扶风老城的传说,将在扶风人民的心中永恒。(杨云冰)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虽然帖子内容不多,但是却反应出了这位网友对扶风的热爱。图中圈出来的就是当年的城墙,红色字体标注的都是当年城门所在的位置。

在跟帖中又有网友留下了自己发掘整理的关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扶风城墙的一些资料。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扶风县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地方。它的城墙也是历经多代,起码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还是完整的:墙高四丈许,有女儿墙,有七个城门。行人可以城墙上环城行走,并排两人并不拥挤。

一、县城的形状和特点

我们小时候在乡下听过一首民谣,是说县城形状和特点的:

七眼七星沟,

有水不行舟。

不出将和相,

广产忤逆虫。

第一句:是说县城位于七星河边,县城如人的头颅侧视图,也有七窍(眼)。如小南门在眼睛处,小东门在后脑勺处,东门在下巴处。

第二句:是说七星河水小,难载舟船。

第三四句:反映了乡下人对县城街道痞子的反感。说城里培养不出将和相,盛产不孝逆子。

二、城墙的质地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县城城墙主要为黄土夯成。城墙顶有女墙,间隔十多步有排水道直通墙根。排水道为青砖砌成。这是扶风小县城城墙与西安城墙不同之处。虽然外表没有那么华丽,但在军事防御上功能丝毫没有降低。解放战争与六七年扶风武斗时,县城墙都被作为军事防御工程来使用。所不同的是,六七年扶风武斗时,造反派利用的是西城墙的一段,当时大部分城墙已经被拆除。

三、风水先生眼里县城城墙内的旺地

风水是中国人择居最为注重的,扶风也不例外。据说当年县城最旺的地段排在第一的是温家大院,处在头型城墙内的头顶部位,那里的地势高,城墙也高,八卦中为乾处。后来温家又在后院修了一个绣楼,更使宅子高上加高,地气更旺。因此有人说当年温家出的官员多,得益于此,而后来温家出的博士多,也得益于此。究竟是否如此,传说如此,笔者并没考证。

第二旺地在小南门,处在头型城墙的眼部位置。眼为心之窗,当然占据的地位好。不过那时小南门一带住的河南逃荒者多,当时为扶风城内的贫民区。位置在老区原老汉商店后,风情园股东张志强家老宅那一片。

四、为什么解放后扶风城墙多出一个城门

上世纪五十年代前扶风只开了六个城门。其中老区县医院后门处是小东门,那里住了一个个体专业户,名叫大炳。这人以捞桶为生,身怀绝艺。他下井时叫武下,不系安全带,头朝下,十几丈深的井大叫一声就窜下了。因此技在扶风名声大振,生意很火。他胆大,横狠,吃遍东大街不付钱,没人敢惹他。四十年代末乘战乱堵了小东门当住宅。试想他胆量有多大,如今再牛的街霸敢把西安或南京古城堵一个门当住宅吗?

解放后大炳被清出小东门。扶风城又开通了七个门。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五、与堵城门而居者齐名的镇西关陈七

堵小东门作窑洞而居的大炳,在县城活动地盘主要在东大街和东关一带,被称东霸天。而与他齐名一个街霸名陈七,因得过秃疮,扶风人称他为秃娃,他的活动地盘主要在西城墙一带,江湖上叫他为镇西关。

在扶风人看来,秃娃和大炳属同类,但这两人却互相看不起。解放前秃娃与西城区温家大院人来往密切,经常去降帐为温家宾客迎来送往,自认为见过大人物很多,属上流社会,与大炳不是一个层次。而大炳认为自己捞桶手艺高,靠技术吃饭,只要扶风人吃水,就用井,捞桶生意就源源不断,不象秃娃巴结权贵,人品没自己高。但在扶风人眼里,这两人是兄弟,鄙夷地合称他们为秃娃大炳。

解放后,温家被专政,家道衰落,秃娃失去生活根基。但他适应能力强,发挥他对扶风西城墙周围熟悉的特长,做起死人的买卖。五十年代初,西门城墙下经常枪毙人,那里阴森恐怖,少有人去。只有秃娃常常夜里去剪捆绑尸体的麻绳,回家截成小段,第二天卖给富人家给孩子做项圈,据说沾有死人鲜血的项圈可以避邪,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当时扶风县有钱人家孩子项圈,大都出自他的手。秃娃就靠这个谋生。

秃娃大炳都自认为在县城各霸一方,横行扶风城墙下,有吃不完的肥缺,是个人物,但扶风女人不这样看,认为嫁给这两个人凶多吉少。秃娃和大炳自死孑然一身。

六、扶风县老城墙被毁的人的因素

扶风县老城墙主要毁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它的被毁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人的因素。

解放后,扶风县城的市场功能被弱化。位于飞凤市场处的牛市改为大操场,全县集会用。位于县剧团附近的猪市也常常被城关公社集会开公审会用。县城工商业十分冷清。

沿城成立了几个农业生产大队。由于强调大办农业,人人靠劳动吃饭,一些横行街巷的痞子、无业游民作为城市贫民,属于无产阶级,也加入了合作社及后来的人民公社。

这些人知识贫乏,无知无畏,胆大妄为,是后来最先鼓动生产队挖城拉土,给冬麦施肥,毁坏城墙的精神领袖。自从这罪恶的第一镢头开挖后,十多年没有停止过。

大炳可以把城门洞堵起来当窑洞住,秃娃敢在风高月黑中在西城墙下割死人身上的绳子,他们没有不敢干的事。

在这些人眼里,我不管你城墙是谁建的,权属归谁,全县人民是否同意,有多少文物价值,只要城墙在我旁边,挖城墙取土比别处近五十米,我就要抡起镢头,就近挖城墙,取土施肥。

这是吧友提供的一张扶风县地图,在图上的可以清晰的看到上面网友所述的扶风城墙。如今不仅扶风县老城墙荡然无存了,就连天河寺、上品寺、王莽寺也难寻踪迹了。

图文根据贴吧网友@扶风张伯雨 @夏冷子在扶风吧所发内容整理。同时欢迎大家提供关于扶风历史的记载和老照片。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渐行渐远的扶风老区 沧桑悠远的老城墙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