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指什麼?

慢談讀書


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名作《水調歌頭》中的名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意思為:希望世上的有情人能終成眷屬,長久廝守在一起,即使天各一方,彼此也能享受到皎潔的明月,寄託思念之情。

這句話中的“嬋娟”,特指皎潔的月光,是作為詩詞中寄託情思的意象來使用的。

實質上,“嬋娟”一詞擁有豐富的寓意,本意並非月光和月色,而是在不斷演化中,確切地說,是在名詞和形容詞之間不斷轉化,涵義不斷豐富,才逐漸形成了這個約定俗成的涵義。

從“嬋娟”一詞帶“女”字旁可以看出,它最早是作為女性人名而出現。據傳是戰國時期大詩人屈原的一個女學生,跟宋玉是同學,對老師屈原非常崇拜,時刻關心著屈原。嬋娟不但聰明伶俐,冰清玉潔,並且具有一身正氣,老師屈原非常賞識這個女學生。

屈原是楚國人,為了拯救自己的祖國不被秦始皇所滅,他四處遊說,說服其它幾個國家聯合起來共同抵抗強大的秦國。然而,事情並沒有向著屈原的理想而進展,其它幾個國家人心不齊,各有心思,最終無法凝聚成一股強大力量,被秦國逐一擊破。

在屈原遊說過程中,某國國王懷疑屈原有所企圖,要加害自己國家,把本國推向火坑。於是,派人在宴會的酒中下毒,準備毒害屈原。這件事被嬋娟知道後,嬋娟自告奮勇,代替老師去赴宴,喝下毒酒不幸身亡。屈原知道真相後,萬念俱灰,懷著悲痛心情寫了一篇賦,把嬋娟比喻為“天使”。

屈原畢竟是一代文豪,他的影響力很大,他所使用的典故被後來的文人所認可。到東漢時期,“嬋娟”在文人的心目中,已經成為情操高尚的美女的代名詞。張衡在《西京賦》中,創造了一個成語“嬋娟此豸”,本意指像嬋娟一樣的美女,具有妖嬈嫵媚的姿態。後來,這個成語變成了形容詞,專門形容美女可人的姿態。

再後來,“嬋娟”一詞的涵義被不斷擴展,具有了多義性,除過形容美女的妖嬈嫵媚,輕靈飄逸,婀娜多姿的姿態以外,還形容跟女性陰柔美比較相近的自然之美,如,花草樹木的輕柔美,嬌豔美。月光的皎潔美,朦朧美,等等。

前邊已經說過,“嬋娟”一詞的發展史就是在名詞和形容詞之間不斷轉化的結果。因此,在後來的文學創作中,詩人和作家根據語境和環境,不斷賦予“嬋娟”新的涵義。到北宋蘇軾《水調歌頭》一詞中,“嬋娟”特指皎潔的月光,引申涵義可以理解為思念。

“嬋娟”一詞的涵義演變,其實跟現代的“小姐”、“農民”兩詞的涵義變化有些類似,都是在不同時代語境中對漢語詞彙意思的再開發。“小姐”一詞原指有修養的大家閨秀,而現在,可以說變味了,跟做皮肉生意的女性扯上了關係。

“農民”一詞同樣如此。原指那些以出賣體力為主的,勤勞、善良、樸實的鄉下人,而現在,卻變成了一個帶有歧視意義的形容詞,有人挖苦某人時常常會說:你怎麼跟農民一樣?農民變成了目光短淺,愚昧無知,小肚雞腸的代名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