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啃老有理,怪父母不努力挣钱:撑起子女欲望的父母将何去何从?

01

网上有一篇文章,一位普通家庭的妈妈在周末带着高中的儿子去大卖场里买衣服,儿子却想去隔壁的档商场买:"这里没有我想要的衣服"。

接着,妈妈在超市买了箱普通纯牛奶想让儿子带回宿舍喝,遭到儿子抱怨:"为什么不买特仑苏,班里其他同学都喝那个。"

妈妈告诉儿子,牛奶的营养相差不多,过日子要精打细算。

儿子听后冲妈妈发起了火:"天天就知道精打细算,你怎么不知道多挣点钱!"

儿子走后,妈妈含泪写了一封信,告诉他"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努力去创造。"

看完此文,一条评论闪入了我的眼:

贵的衣服买不起,喝个奶也不如孩子所愿,你要孩子努力没错,你自己的努力呢?

总在说父母不要对子女期望太多,要求太多,当我们看到下一代开始责怪父母不够努力,没有给自己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时,才真正地感到了脊背发凉。

啃老有理,怪父母不努力挣钱:撑起子女欲望的父母将何去何从?

02

这一代年轻人的父母大多为70后,小时候物质匮乏,特别没有安全感。

因此,为了让自己的子女不再受苦受累,宁愿自己把子女所有的一切压力扛过来,好让他们轻松上阵,过上自己从未有过的幸福生活。

他们是特别"有责任感"的一代,也是特别能吃苦的一代,更是对子女富有牺牲精神的一代。

我替你吃苦,你为我实现梦想。这成了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模式。

他们的下一代是大多是独生子女,呱呱落地就成为了小太阳,几个大人围着他们团团转。

父母自己省吃俭用,能走路舍不得坐车,能坐公交舍不得打的,能做饭舍不得下饭馆,辛苦奋斗几十年,只要子女一个需求,就慷慨解囊。

舍不得孩子吃一点苦,不愿让孩子碰一点家务,他们觉得为了儿子,一切付出都是应该的,值得的。

很多人在"不想让孩子活得比别人差"的念头中,让子女养成了攀比的习惯和虚荣心。

替儿女吃了所有的苦,让他们过得随心所欲,以为这就是负责任。

于是很多子女被惯成了"狼"。

父母一味的付出和满足,让儿女觉得别人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存在的,只知道一味地索取和提要求,不知道什么是感恩和付出。

这些在父母过度的保护和物欲满足下的孩子,习惯了不劳而获的生活和虚荣攀比,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多年后,他们长大走向了社会,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自己长期在父母呵护下从得不到锻炼的脆弱肩膀扛不住责任,经不起风雨,受不了委屈,吃不了苦。

于是,很多子女回到父母身边,继续寻求庇护,心安理得地啃起老来。甚至责怪父母不如别人能赚钱,满足不了自己被撑大的欲望。

啃老有理,怪父母不努力挣钱:撑起子女欲望的父母将何去何从?

03

23岁的小林大学毕业一年多了,一直在家不工作。

妈妈曾托关系为他找过两份工作,第一份工作小林做了半个月,因为表现不好被辞退;第二份工作小林也只做了不到两个月,嫌弃工作太累还让自己受约束,就不辞而别了。

从此,他每天在家玩手机,睡大觉。

有人向妈妈提议:狠心一点切断他的经济来源,逼他自己出来找工作。

妈妈说:"难道我忍心看着他饿死吗?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我可做不出。"

正是父母的这种态度,让子女理所当然地认为父母要为自己负责一辈子。

我是你的孩子,你怎么可以置我的死活不顾呢?

你忍心看着你的子女受苦,过得不如别人吗?

什么叫受苦?点二十元以下的外卖,不能随心所欲买衣服就是吃苦?

再说,作为一个成人,你的人生还需要父母负责吗?

啃老有理,怪父母不努力挣钱:撑起子女欲望的父母将何去何从?

04

当我们把过度保护和满足物欲等同于爱,忽视了下一代的精神成长和独立,他们的心灵和价值观就开始扭曲了。

那些长期被父母娇惯下长大的儿女,形成了这样的想法:

我弱我有理,我活得不好是父母有罪

不舍得给我花钱就是不爱我,不满足子女的物欲,就是没有父母心

别人的父母都给子女买房了,你不买就是不负责任

你不能给我幸福,为什么要生下我

母不慈就别怪子不孝

你不为我带孩子,我就不给你养老

……

甚至,有些父母因此开始内疚自己无能,不能让子女过上好日子,觉得亏欠了儿女,在他们面前变得低声下气。

当子女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父母的辛苦之上,变成了吸血鬼。这样的"幸福"还能踏实吗?因为周围的人都这样,所以就是合理了?

这正是可怕之处。

如果下一代都这么被培养成以自我为中心,只懂攀比虚荣和贪图享乐,不懂感恩和责任的寄生虫,那这个民族的希望又在哪里?

啃老有理,怪父母不努力挣钱:撑起子女欲望的父母将何去何从?

05

啃老,是要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来付出代价的。

人生就是一个轮回,没有青年的奋斗,就会有中年的痛苦和绝望。失去了竞争的能力,被淘汰,只能做别人不愿做的工作。

没有时间陪孩子,给不了他好的成长环境,孩子长大后继续啃老,如此,陷入了新一轮的恶性循环。

真正负责任的父母,会让子女早早学会独立,学会扛起人生的责任,在年轻时努力奋斗。

年轻时的逆境如低谷爬山,大多是短暂的。

在精力体力和智力的高峰时期,咬咬牙,用用力,就像是加满了油的新车,轻装上路,是最容易驱离低谷闯出自己的天地的。

中年时的逆境却是负重攀岩,没有坦途可选,只能在夹缝中求生。上有老,下有小,各种重负压在中年人身上,步履艰难,力不从心。

子女的教育顾不上,没有时间陪家人,自己还要担心生存问题。

不在年轻时积累实力,占据有利高地,只能在中年后沦为被淘汰的命运。

老年人的逆境更是泥潭中的挣扎,越挣扎越绝望。思维迟钝,身体脆弱,社会对你也不尽友好与宽容,甚至是残酷无情。

你不能用力,因为各种疾病拖你进泥潭深处,辛苦一生,抵不过一场病的侵袭。

既然无力庇护子女一辈子,就不要让子女在年富力强的最好时光里啃老,失去了斗志和竞争能力,到中老年时后悔哀叹。

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