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微信商標再起波瀾?!

當年,騰訊“微信”商標申請並沒有及時全面佈局,致使諸多類別被其他公司或個人註冊,為“微信”商標的延伸發展埋下隱患。

而今,微信家喻戶曉,成為大眾熟悉的社交軟件,知名度越來越高,但暗藏的風險卻並未減少,騰訊不得不以更大的代價為當年的疏忽來埋單。

說到微信,大家都會想到騰訊家的社交APP。其實,從商標申請的角度,騰訊並不是“微信”商標最早的申請人,也不是最早獲得微信商標的公司。

微信商標再起波瀾?!

早在2011年1月21日,微信測試版發佈,2011年1月24日騰訊向商標局提交了“微信”圖文商標註冊申請。不過,當時騰訊申請的“微信”商標只有兩個類別,計算機相關(9類)和電視相關(38類)。

微信商標再起波瀾?!

微信商標再起波瀾?!

而在騰訊申請“微信”商標之前,2010年的11月一家名為“創博亞太”的公司就已在第9、38、42類進行了商標申請,並最終在38、42類註冊成功。不過,經過騰訊公司的異議、異議複審、法院起訴等一系列程序,最後成功無效掉了“創博亞太”公司在38、42類的“微信”商標。

微信商標再起波瀾?!

2012年,騰訊提交了18件“微信”圖文商標申請,開始發力註冊外圍應用等商品或服務類別。截至目前,“微信”相關商標信息多達1222條,騰訊科技相關的申請有824件,進行了全類保護,而其他主體相關信息近400條,類別涉及“糖、水果、飲料、服裝、紙盒”等諸多領域。

微信商標再起波瀾?!

索賠5000萬!“微信”商標再生波瀾

近年,微信知名度越來越高,商標的含金量自然水漲船高,由此引發的商標糾紛更是此起彼伏。

最近,“微信”商標再次橫生波瀾。因認為:

微信食品公司、小小樹公司、中綠農公司在網站宣傳、線下經營推廣中使用了“微信食品”、“微信食品 WECHAT FOOD”等相關字樣;且微信食品公司將“微信”登記為企業名稱,涉嫌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

騰訊將三家被告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出停止侵犯馳名商標權,微信食品公司停止使用“微信”企業名稱,道歉並索賠5000萬!

1.其合法持有第10213090號“微信”商標,2016年8月27日被核准註冊在第29類食品等商品上,其從事屬於自己經營範圍的商業活動,並無不當;

2.其商標註冊時間早於騰訊公司兩商標,與兩商標既不近似,核定使用的商品和服務亦不類似,未侵犯其商標權;

3.微信食品公司取得商標並運營公司之時,原告騰訊的兩商標並非馳名商標;

4.微信食品公司將“微信”登記為企業名稱,不構成不正當競爭。

目前,案件還在審理之中。

微信商標再起波瀾?!

縱觀“微信”商標漫長的糾紛史,小知發現“微信食品”案並不是孤例。

2015年,騰訊對“微信貸”商標提出異議,2018年06月商評委經審理後,作出不予註冊的複審決定。

2016年,騰訊起訴廣東微信公司侵害商標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獲賠8萬元。

還有,騰訊公司對蛙撲(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第41類“微信”商標提出無效宣告,商標最後被撤。

今年公佈的《2017年廣東十大知識產權案例》中,騰訊起訴“深圳微信支付公司”,獲賠10萬。

……

截至目前,“微信”商標並非騰訊公司獨有,依舊有部分“微信”商標在他人手中,暗藏的風險昭示“微信食品”或許不是最後一次糾紛。

當年,騰訊“微信”商標申請並沒有及時全面佈局,致使諸多類別被其他公司或個人註冊,為“微信”商標的延伸發展埋下隱患。

而今,微信家喻戶曉,成為大眾熟悉的社交軟件,知名度越來越高,但暗藏的風險卻並未減少,騰訊不得不以更大的代價為當年的疏忽埋單。

所以要說的還是那句老話:產品未動,商標一定要先行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