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開學第一課》5大亮點+4種寫作素材+讀後感寫作方法+觀後感範文

自2008年以來,《開學第一課》已經陪伴全國中小學生走過了10個新學年,《開學第一課》今年已經在9月1日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CCTV-1)晚八點黃金時段與全國中小學生如約相見。

這是很多學校老師在開學時必推薦的節目,想必大家昨天已經看過了,豆姐整理了節目亮點和一些作文類的素材,看起來吧~

五大亮點

1.一次徵集:冬奧會吉祥物

“夢想”篇章中,成龍作為特別嘉賓,開啟了2022年中國冬季奧運會吉祥物的徵集。現場率先引發了主持人小撒與何炅自告奮勇的應徵,兩人比拼畫功、同臺競技,各自奉獻出了精彩的作品和獨特解讀。

何炅畫了一個溫暖可愛的太陽,起名叫“勝勝”,寓意向著陽光,積極努力獲得勝利。撒貝寧的畫作卻被何炅調侃像“燒焦了的荷包蛋”,他講述自己的畫作看似“雪中送炭”,卻起名為“雪中送嘆”,寓意“讓全世界為中國的冬奧會驚歎”!何炅聽完拍手稱讚“非常非常有想法”。

他們也呼籲更多同學參與進來,共同為冬奧會的吉祥物徵集貢獻自己的精彩創意。

2.一場表演:京劇少年、虛擬歌手同臺獻唱

在“夢想”篇章最後,“京劇少年”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帶來由中國古詩詞改編的歌曲《墨梅》,在“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的清朗歌聲中,攜手為這一篇章作出最好的詮釋。

3.一個遊戲:“遇強則強、以柔克剛”的科學呈現

“奮鬥”篇章中,還展現了以科學原理為支撐的“非牛頓流體池”互動,讓現場氣氛異常歡快,真正達到了“寓教於樂”。主持人撒貝寧、何炅,青年演員王鶴棣、官鴻、梁靖康、吳希澤及現場小朋友代表參與互動,通過遊戲,讓孩子瞭解“遇強則強、以柔克剛”的道理,激勵大家帶著奮鬥精神勇敢面對困難。

4.一位“嘉賓”:中國首隻“無殼蛋生雞”

作為中國首隻“無殼蛋生雞”,自誕生以來,乖巧軟萌又可愛的“小茶缸”圈粉無數。它的出生過程所呈現出的生命反應過程的精妙,融化了所有人的心。看著它誕生的過程,真的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5.一份書單:成長裡值得擁有的力量

開學季,《開學第一課》的嘉賓還給孩子們推薦了各自欣賞的圖書:

①紀實攝影家解海龍:《草房子》

推薦語:《草房子》是一個童話故事編,主要是給孩子們看的,描寫人與人之間的那種親情。這本書的文字非常美,文字美、意境美,語言也美,你能找到你自己的感覺,也能找到你自己的影子。

②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人類簡史》

推薦語: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呢?因為這是一本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中學生甚至小學生都能看懂的書。這本書對人類的過去和發展作出了非常精到的分析。我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知道人類的過去,才能預測人類的未來,知道人類的歷史,才能開創未來的輝煌。

③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科普雜誌、科技書籍,《航空知識》

推薦語:我推薦大家可以讀一些科普雜誌,科技類的書籍,例如喜歡航空航天的同學可以讀讀《航空知識》。也希望大家在學好課本的同時,能夠接觸更多的科技方面的知識和書籍,能夠吸取更多的知識。

④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發現的樂趣》

推薦語:我給大家推薦的書是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理查德·費曼的《發現的樂趣》,今年也是費曼先生誕生一百週年。在這本書裡,費曼先生介紹了很多科學研究相關的經歷,特別是發現的一些樂趣。通過讀這本書,希望青少年能夠熱愛科學,將來從事科學工作。

⑤撒貝寧:《小王子》

推薦語:《小王子》是一個讓很多人讀完以後都印象深刻的童話,它講了一個男孩子,帶著他的好奇和未知,從一個星球到另外一個星球,見過了不同的人,見過了世界上各種各樣奇妙的事兒。最終,他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這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麼。至於是什麼呢?答案你們自己到書裡去找吧。

2018《開學第一課》結尾,歌手張傑帶來了充滿激.情和力量的歌曲《少年中國說》,在“少年強則國強”的錚錚宣言中,激勵全國的孩子們向未來進發,創造新的奇蹟。

4種素材

夢想篇

1、一個人應該有夢想,沒有夢想就不可能成功,而如果僅僅想一想卻不去行動,那還不如沒有的好,沒有夢想的人,他至少可以做到不花心思不去勞神費力,而有夢想不行動的人,總是會去各種幻想中的計劃,只是永遠是空的,所以永遠空生羨慕。

2、也許夢想是純真的,也許是無限的,夢想是可以超脫的。夢想如風一樣吹拂過我的腦海,在夢想裡面人是渺小的,也許我們太過於渺小。

3、我們當代青年更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夢想最大的意義是給予我們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如果把夢想只當作做夢,那麼這樣的人生可以說沒有什麼亮點。

4、夢想不是虛無飄渺的,它是一種理性、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力量,激勵人們去拚搏,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5、每個人心中都有夢想的道路,只是我們沒有地圖,但我們一直在尋找著……

6、我隨著年齡的增長,卻越來越覺得夢想的可貴。有人會說:做夢使人進步,我們必須快快長大,才能真正實現荒誕的夢。

7、一首甜滋滋的歌來自夢想,是夢想心靈的一部分,當夢想開放的那一天即是你最快樂的一天也是你最無法接受的一天。

8、讓我們隨風自由奔跑,去追逐偉大、神聖的夢想吧!

9、如果我們心中只有夢想,卻不知道如何靠近夢想,只是心懷夢想到處亂竄的話,我們不但會碰得頭破血流,更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悽慘。如果你的人生正在變得悽慘的話,不要抱怨自己的夢想,我們應該反省自己找的梯子對不對。

10、當你停下追夢的腳步,開始向生活妥協的時候,你就註定要在矛盾中度過一生。

11、河水流動悄無聲息,不知疲憊,因為它有自己的方向;山路蜿蜒曲折,千迴百轉永無盡頭,因為它有自己的目標;建設中的盧家壩項目,工地上機器轟鳴,盧家壩水泥項目大發展蓄勢待發,雄鷹終會展翅翱翔,巨人終會踏步遠行,沿著河流,順著山路追尋年輕的夢。

12、夢想並非現實,但積極的態度、執著的精神可以將它變成為現實。

13、去實現夢想,不管結果如何,努力過才不會後悔。

14、沒有夢想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實現了的夢想,又是那麼的平常、淡淡和恬靜,但卻是真實的人生,是值得回味的人生。

15、夢想是人類不歇追求的動力源泉,有夢想,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活,夢想都是美好的,所以夢想成真也成為我們長久以來的追求和信仰。

16、讓夢想來烘托世界的精彩,夢想的精彩吧!一個小嬰兒的微笑可以使一個人生機勃勃,也可以是一個人忘記自我。也可以使每一天過得幸福美滿。

17、為自己的夢想找把梯子,別嫌那梯子是新的還是舊的,好看還是不好看,能夠讓你越來越靠近自己的夢想就好,沒有到達夢想之前,你沒有資格評價它好還是不好!

18、夢想決不是夢,兩者之間的差別通常有一段非常值得人們深思和期待的距離,心存夢想,一旦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聖,當然這期間辛勤和汗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有事業追求的人,不妨把夢再作的更高一些,雖然開始的時候是夢想,但只要不停探索,不輕言放棄,夢想就能成真。

19、每個人每個民族乃至每個國家都有夢想,夢想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是激勵人們奮發向前的動力源泉。

20、夢想與幻想,雖然同為人體機能的具體體現,但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夢想,一般是自然狀態下,被動的夢境;而幻想,卻是主動追求某種事物,產生的幻覺;無論是夢想,還是幻想,都與現實,相去甚遠。

21、我們心中不但要有夢想,還要有讓自己實現夢想的階梯,這樣經由靠近夢想,我們的人生會變得富足、自由、幸福。

22、理想和夢想究竟有什麼區別。詞典上的解釋是:夢想等於是一種妄想、一種不切實際的渴望。而理想卻是一個人對未來事物的想象,多指有根據的、合理的。我認為理想是方向,而夢想是彼岸。就像在大海里航行的船,燈塔是理想,而最終停靠的港灣才是夢想。

探索篇

1、運動是一切生命的源泉。---達·芬奇(意大利)

2、科學的基礎是健康的身體。---居里夫人(法國)

3、我真想發明一種具有那麼可怕的大規模破壞力的特質或機器,以至於戰爭將會因此而永遠變為不可能的事情。---諾貝爾(瑞典)

4、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培根(英國)

5、真理的大海,讓未發現的一切事物躺臥在我的眼前,任我去探尋。---牛頓(英國)

6、謬誤的好處是一時的,真理的好處是永久的;真理有弊病時,這些弊病是很快就會消滅的,而謬誤的弊病則與謬誤始終相隨。---狄德羅(法國)

7、凡在小事上對真理持輕率態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愛因斯坦(美國)

8、人的天職在勇於探索真理。---哥白尼(波蘭)

9、我不知道世上的人對我怎樣評價。我卻這樣認為:我好像是在海上玩耍,時而發現了一個光滑的石子兒,時而發現一個美麗的貝殼而為之高興的孩子。儘管如此,那真理的海洋還神秘地展現在我們面前。---牛頓(英國)

10、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現有什麼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麼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的人,給那些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捨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華羅庚(中國)

11、一個科學家應該考慮到後世的評論,不必考慮當時的辱罵或稱讚。---巴斯德(法國)

12、我們在享受著他人的發明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益處,我們也必須樂於用自己的發明去為他人服務。---富蘭克林(美國)

13、我的人生哲學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奧妙,為人類造福。---愛迪生(美國)

14、我平生從來沒有做出過一次偶然的發明。我的一切發明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嚴格試驗的結果。---愛迪生(美國)

15、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的基礎理論,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種主要以獲得細節知識為其培訓內容的人來,他一定會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愛因斯坦(美國)

16、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得來。---伽利略(意大利)

17、要學會做科學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實,對比事實,積聚事實。---巴甫洛夫(俄.國)

18、我的那些最重要的發現是受到失敗的啟示而作出的。---戴維(英國)

19、感謝上帝沒有把我造成一個靈巧的工匠。我的那些最重要的發現是受到失敗的啟發而獲得的。---戴維(英國)

20、我堅持奮戰五十餘年,致力於科學的發展。用一個詞可以道出我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個詞就是“失敗湯姆遜

21、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中國)

未來篇

1、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雨果

2、未來是光明而美麗的,愛它吧,向它突進,為它工作,迎接它,儘可能地使它成為現實吧!——車爾尼雪夫斯基

3、未來是某種每個人都會以每小時六十分鐘的速率達到的所在,無論他幹些什麼,無論他是誰。——劉易斯

4、未來要麼電子商務要麼無商可務。——比爾蓋茨

5、未來總留著什麼給對它抱有信心的人。——佚名

6、我從不想未來,它來得太快。——愛因斯坦

7、我們的理想,不管怎麼樣,都屬於未來。——奇雷特

8、我們讚賞那種真正的政治家,就像贊賞那種給我們寫下了人間最宏偉的的詩篇的人一樣。永遠放眼未來,趕在命運的前頭,超越於權利之上。——巴爾扎克

9、我讚美祖國的現在,我三倍地讚美祖國的未來。——馬雅可夫斯基

10、小的尊重老的,是尊重歷史;老的愛護小的,是愛護未來。——談家楨

11、鹽是鹹的,但菜餚不可少;真理是苦的,但對未來不可少。——蒙古諺語

12、在躍向未來的賽跑中,窮國和富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阿爾溫·托夫勒

13、真正的智慧不僅在於能明察眼前,而且還能預見未來。——忒壬斯

14、只有知道了通往今天的路,我們才能清楚而明智地規劃未來。——斯蒂文生

15、追上未來,抓住它的本質,把未來轉變為現在。——車爾尼雪夫斯基

16、最可怕的是看見你過去憎惡的一切披著未來的外衣又回到你面前。——讓·羅斯唐

17、作為一個未來的總裁,應該具有激發和識別創新思想的才能。——斯威尼

18、說出拒絕的理由時,別忘了為未來的索要留下某種餘地。——阿瑟·赫爾普斯

19、時間沒有現在,永恆沒有未來,也沒有過去。——丁尼生

20、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像箭一般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席勒

21、閃射理想之光吧,心靈之星!把光流注入,未來的暮靄之中。——泰戈爾

奮鬥篇

1、堅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曾國藩

2、孜孜矻矻,死而後已。——唐代文學家韓愈《爭臣論》

3、學貴乎疑,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陳白沙、行動生困難,困難生疑問,疑問生假設,假設生試驗,試驗生斷語,斷語又生了行動,如此演進於無窮。——陶行知

4、若是怕狼,就別進森林。——高爾基《馬特維·科熱米亞金的一生》

5、人類力求超過野獸,力求理解與美化孤單的人們組成的這個殘酷的、四分五裂的世界,這一願望具有強大的力量,也只有這個力量在喚醒藝術與科學。——高爾基《排演》

6、千萬不要膽怯,決不能睜著眼讓別人奪去你的權利;這是你自己的責任,沒法叫別人替代。——泰戈爾《沉船》

7、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都是在書寫自己的歷史。——吉鴻昌

8、天下之事,慮之貴詳,行之貴力,謀在於眾,斷在於獨。——張居正

9、只要堅持積極的理想,就能產生奮鬥的勇氣。——舒勒

10、成功的時候,都說是朋友。但只有母親--她是失敗時的伴侶。——鄭振嶧

11、生平只負雲小夢,一步能登天下山。——徐洪祖

12、“不恥最後”。即使慢,弛而不息,縱會落後,縱會失敗,但一定可以達到他所向的目標。——魯迅

13、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生活形態,使黃金時代藏在未來的老年裡,而不藏在過去的青春和天真的時期裡。——林語堂

14、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利為友。——歐陽修

15、登天難,求人更難,黃連苦,貧窮更苦。春冰薄,人情更薄。江潮險,人心更險。知其難,甘其苦,耐其薄,可以處世矣。——孫其遇

16、奮鬥是萬物之父。——教育家陶行知《給肖生的信》

17、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奮鬥。——威爾士詩人,牧師喬·赫伯特《論真理》

18、凡事以理想為因,實行為果。——魯迅

19、奮鬥之心人皆有之。——李叔同

20、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梁啟超

21、這世界是個好地方,值得為它奮鬥!——海明威

22、青年最要緊的精神,是要與命運奮鬥。——惲代英

23、必須在奮鬥中求生存,求發展。——茅盾

24、我始終不願拋棄我的奮鬥的生活,一個應該避免惡行,像愛惜生命的人避免毒物一般。——別林斯基

25、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曾國藩

觀後感寫作方法

想必看完節目的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感想和心得體會吧。但是如何讓肚子裡的蝴蝶飛出來,轉化成有感染力的文字呢?

觀後感,即觀看完電視、電影、視頻、戲劇等文藝或文化作品之後的感想、感悟、啟發、聯想、決心……

觀是基礎,重點是感

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

經典錯誤

①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

②只是在開頭提一下"觀了某部影片後,大有啟發"等字樣,以後就脫離了原片。應該抓住觀看內容中心進行描述,以"感"為主,聯繫實際,寫深寫透。觀後感的寫法其實非常自由靈活,表達方式夾雜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但一般情況,離不開這幾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時間+事件+心情+核心感受

可簡單記敘你在什麼時間觀看了什麼節目,節目主題、形式是什麼,你觀看後心情如何,最深刻的感受是什麼(一句話概況你的感受)。

第二部分:簡要概括節目主要內容

簡單敘述《開學第一課》的主要內容,節目分為幾個篇章,有哪些節目形式。(寫1段話即可,簡單敘述即可,無須具體的描寫。)

第三部分:選取你印象最深刻的內容進行描寫和議論,注意結合自身的實際

用相對比較濃重的筆墨敘述、描寫的給你留下印明深刻的一兩個情節,可以藉助講述人的語言進行具體的描寫。

你還可以聯繫其他你在書中閱讀到的類似的故事進行講述和描寫,注意寫出你當時看到這些故事情節時的心情。

緊接著,你要結合生活實際發表你的評價、感想。

這是觀後感的最重要的部分,千萬不要言不由衷,空喊口號。杜絕內容空洞的方法有:

1. 將故事中、影片中的人物與自己作比較,看看你們之間的差距在哪裡,自己有哪些不足之處,謙虛而客觀地表達出來即可;

2. 如果不想跟自己比,那就跟身邊你熟悉的人比,闡發你自己的觀點;

3. 如果你怕"得罪"自己熟悉的人,那就乾脆將故事中或影片中的人跟社會上的人和現象做比較,從正反兩方面談感受。

觀後感彙總

探索未來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讓我充分的感受到了“探索”的魅力,懷揣著為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的探索夢想,面對危險與困難永不言棄,才能取得今日的累累碩果,同時這也讓對未來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及思索。

蕭伯納說,人對於已發生的事應問:為什麼會這樣。對於未發生的事應問:為什麼不會這樣。我認為,對生活中已發生的事應對其發生疑問,對已然的事要做到have a knowledge,做到洞如觀火。

對於未然的事情,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勇於探索,還要有孜孜不倦求創新的意志。為什麼這樣說呢?

現實便是事實,是人們看得清摸得著的,掌握瞭解了它,便可體會到現階段的人生價值。未來是我們心中美好的信念,是我們的嚮往所在,只有探索未來的人才可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有些人他們是放棄面對現實以至忽略未來,例如我們即將面對中考的我們:每次月考成績出來,當看到自己糟糕的成績時,他們見成績單如老鼠見了貓般害怕,未問過自己成績為何如此低,我為什麼考不到自己所渴望的名次。如若害怕面對現實,困難無法解決,缺點也就無法發現,那麼夢想從此便變為了空想,挫折纏身,忘記了未來的康莊大道,從此困窘與失敗中。

還有些人,他們便是探清事實,探索未來,給他們帶來了成功。例如:牛頓,蘋果砸在別人頭上或許也就一罵了之,而牛頓在被蘋果砸中後卻不禁疑問:為何空中蘋果會掉落而不是浮空。一個小小的疑問激起了他的探索之心,從此創立了經典力學中的重力學,成為經典力學鼻祖。

另一個人便是洗澡洗出疑問來的阿基米德,當阿基米德看到自己坐到浴盆中時,水上浮也感到疑問,經過不懈的探索,他創建了浮力學原理。

由此可見,探清現實,探索未來是多麼重要,對此正確的態度,便是我們成功的基礎,對此讓我們銘記於心。

不忘初心 守住夢想

也許生命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滑過,我會遇到更多的福澤,遇見不算熾熱亦不算冷酷的溫暖,但是,我會難過,為了曾經的初心。

看到那麼多的“幾十歲仍在上大學”,“七十歲開始拿起畫筆”的新聞,心中才頓然領悟,原來在這個世界裡,不忘自己初心的人比比皆是。才突然想到,自己從年少走到暮雪白頭,從校服走到婚紗,心中錯過的那一幀究竟是什麼,是還沒有給自己當初夢想的初心一個交代。

當雲彩將彩霞的絢麗縫進天空,一天的光陰就要落幕,仔細回想,今天還未做多少事,亦沒有為自己的初心付出什麼。別人每一天都在朝夢想進發,而我卻只是將它丟進歲月的流動,讓它孤單地墜落於時間海里。

但我現在要把它拾起來,用力擲進我的生活,讓它成真。小時候,我的夢想是做一個畫家,長大後卻又愛上了文字。兩個夢想一拍即合,成了給自己的文字配上圖畫。

不忘自己的初心,其實很簡單。我要從現在開始努力,一天一天,將它放在土中,給予它陽光和溫暖。只要心中有一個地方,將它好好地安放,不需要一下子就讓它實現,只要你不斷地給它交付,做一點點小事,匯成一股暖流衝進生活,照亮自己對於夢想的初心。

不忘初心,其實很簡單。其實人生難免要遇到一些重要的三岔路口,但只要記住自己的初心,迷惘過了,丟失過了,找回來,就還好。親愛的你,請相信你所沒有忘記的,都可以找到。可以停止,但是不可以放棄;可以休息,但是不可以退縮;可以望望遠處的困難,但是不可以畏懼。因為知道等待的艱辛,所以更期待初心成真後的絢爛。

不忘初心,其實很簡單。在它面前,請不要退縮,勇敢地將歲月拋回。面朝初心這片大海,前方春暖花開。在繼續著你的生活,延續著你的歡笑的時候,勿忘初心,面對初心,受持驕傲到死為止。我險些失掉的,也許在你們心中漸成雛形,願君莫失莫忘。

不忘初心,守住夢想。

奮鬥成就美好未來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受益匪淺,獲益良多。聽了俞敏洪的勵志演講,觀看了,“非牛頓流體實驗”的互動遊戲,讓我體會用智慧和協作克服阻力以走向勝利的真諦,只有不斷努力奮鬥才能取得成功。

社會上常流傳著這樣一些嘆息:“我只是一個弱者,一沒文憑,二沒工作經驗,終將被社會淘汰……”的確,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洋溢奮鬥的社會,它需要競爭支撐,正如“適者生存,弱者淘汰”那樣殘酷,它也需要奮鬥來作證,正如“一波三折”那樣激烈。

人生,是一個奮鬥的過程。有時,奮鬥是人生的補充劑。

從前有兩隻小青蛙,溜到農民的房子裡玩。它們站到一個罈子沿兒上跳舞時,不小心滑進裡面。面對那黏糊的油,它們變得束手無策,但較小的青蛙卻一直用四肢划動著,與死亡對抗著。經過幾百次的奮鬥,黃油凝固了,較小的青蛙獲得了生存的機會。

人們常說:患難出人才。也許奮鬥中也會遇到挫折,但總是能化險為夷,迎來成功。

愛迪生在99次失敗後,努力奮鬥,總結經驗,終於發明了電燈,為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的一批先進分子,在不斷奮鬥、探索中,找到了民族的求生之路,為新中國的明天開拓了紀元。 ……

有時,奮鬥是信念的必須。

奮鬥中,馬克思固守清貧,探索鬥爭,揭示真理;

奮鬥中,文天祥直指南方,談笑而死,凸顯風骨;

奮鬥中,比爾蓋茨毅然休學,愛其所愛,創立微軟。

有藍天,鳥兒將會自由自在;有大海,魚兒將會無憂無慮;有綠色,生命將會充滿希望……有奮鬥,人生將會出奇絢麗。

人生,需要競爭支撐,也需要奮鬥作伴。

有人說:魯迅的人生是吶喊人生,胡適的人生是實用人生,林語堂的人生是幽默人生,梁實秋的人生是雅緻人生,郁達夫的人生是充沛的人生……何不把我們的人生變成奮鬥的人生?

創新——創造新的未來

倉頡造字,為人類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條件;蔡倫造紙,為人類優秀的文化遺產提供了傳承的條件;愛迪生造燈,為人類在燈光下工作學習提供了條件。

只有創造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才能成功。

創新是什麼?創新是人類進步的原因,只有不斷地創新,人類才能進步。

人類的社會沒有缺少過創新。牛頓發現了微積分,創新了數學和物理問題的解決方法;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才使得更多的人才得以被採用;亞里士多德提出了“認識萬物的尺度”,創新了哲學的思想。

正式因為有了他們的創新,才有了物理、數學、教育、哲學方面的發展,才引起了社會的邊個,社會的發展。

為什麼要創新呢?創新不但是社會進步的原因,更是人類自身的需求。愛迪生髮明瞭留聲機,人類可以錄下各種聲音;諾貝爾發明了炸.藥,人類可以用來開採礦石;溫特研究生長素的作用,人類可以促進植物生長髮育;範霍夫提出了碳價四面體學說,人類對化學的研究更加深入;德布羅意發現了德布羅意波,是人類所用的顯微鏡更加精準。

只有創新才能是人類的生活水平提高。人類有了創新就像是鳥兒擁有了翅膀;就像是在漫步目的的度日中找到了目標;就像是在未來的道路上點亮了火把;使得人類的發展更加迅速,有了創新人類才能解除自身的疑惑,沒有疑慮。

創新會使得社會進步。大禹治水創新的使用了“改堵為疏”的方法,使得黃河流域的經濟得以發展;諾貝爾獲獎者黑格、白川英數、馬克迪爾米德發明了導電高分子、有機半導體,使得人類看上了彩色電視機;貝爾發明了電話,使得人類從此可以遠程通話。方便了人類之間的交流使生活更加美好。

只有創新才會使得社會進步,縱觀歷史,哪一次重大的變革能沒有創新呢?哪一次進步能沒有創新呢?

總的來說,創新會給人類美好的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歷史的發展……

有夢想才有未來

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成龍為大家講述了自己腳踏實地的努力實現個人和家國夢想的經歷,用親身經歷告訴廣大青少年迎接未來要永不言棄,堅持奮鬥,勇於探索,只有這樣才能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理想。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夢想是前進的動力,有夢想、有追求的國家是偉大的。記得中央電視臺有一個著名的廣告詞:“中國夢”、“夢之藍”,那藍色的中國夢,藍得深沉而不蒼茫。

生命,對於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而青春,卻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最容易消逝的一段時光。我相信:夜空中的流星雖然短暫,但是它劃破夜空的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年輕的新中國、中國的青春是這麼美好,青春年華的夢想更是泛著燦爛的光芒!

打開沉重的中國歷史之門,深深地傷痛像*一樣刺向我們心中。這些傷害像寒冷的狂風在即將到來的災難中跌宕起伏,同時也加強了國家和人民成為有識之士的夢想。展望現代。自從新中國成立後,整個國家的局勢慢慢由壞轉變為好。經濟發展也越變也好。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被譽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蹟”。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由3645億元增長到24.97萬億元,平均每年實際增長9.8%,是同期世界水平的3倍。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放眼未來。我希望,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到處飄著瓜果的芳香。美妙年輕的歌曲,已經恬靜了人們的心房,已經告別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現在及未來的社會安詳和諧,人們安康樂業!

青春飛揚,承載著夢想的航舫。青春是活力的象徵,是奮鬥的代名詞。青少年懷著祖國強大的夢想,活力四射、朝氣蓬勃!所以說,青少年作為祖國下一代的主力軍,對於“中國夢”的實現有著不可懈怠的責任。青少年若能把握時間,擁有振興中國的夢想,一定能為今後中華民族騰飛做出巨大的貢獻!

實現民族振興、祖國強大,是世代中華兒女的夢想,已經經歷了幾百年的滄桑。我希望,這個夢想能在我們這一代青少年身上繼續發出耀眼的光芒!

初心的魅力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有一個環節讓我難忘,那便是“京劇小達人”王泓翔和虛擬歌手“犀”共同演唱的《墨梅》,這是傳統文化將與現代科技的碰撞,以次來表達中國人堅持夢想、不忘初心、努力奮鬥的風骨。

一位小說作家曾說:“我還是會相信,星星會說話,石頭會開花,穿越夏日的柵欄和冬季的雪花後,你終會到達”。我總是在想,人必於世間,當以何種姿態面對這個世界,叩經問史,朝山竭水,回答的聲音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這顯露出來的是一顆不夠堅定、喜歡跟風的心,或許你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或許覺得這個世界還承載著你為完成的夢想,可是你還記得你來這座城市的初心嗎?

因為壓力大,因為想增加人生閱歷等等,你有很多你想逃離這座城市的理由。可你為什麼沒有想到生你養你的家鄉呢?也許只有當你回到那裡時,才會又燃起“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的熱血。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蘇軾曾曰:“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在這個充滿誘.惑的時代,若想有所成就,應當放棄浮華,淡然處世,才能心燈長明。

城市的夜晚,燈火闌珊,不禁想到王國維先生的三境界,境界一: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境界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的人憔悴;境界三: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它說的是人追尋快樂的過程,與眾不同過,努力奮鬥過,最後的落腳點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這是人生必經的的三個階段,它沒有什麼捷徑可言,只能不斷地為之努力,不斷的奮鬥,不斷地探索,最後才能守的雲開,見月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社會如同一個大劇場,不斷的演繹著,但總使我們記起,記起川端康成凌晨四點鐘看海棠花未眠的感動,倉央嘉措白廟踏雪和加繆坐山不止的幸福,周國平煮豆撒鹽給人吃,愛默生透明眼睛的比喻,周敦頤的出淤泥而不染,王維的清泉水上流。這些人即使身處功利的塵世,但仍舊不忘初心,不與汙水同流,清靄晨流,他們放棄應有的榮華富貴,放棄本應穿著的蟬衣紅袖,讓我懂得了不忘初心的大氣與美麗。

星星不畏太陽的不屑,在亙古的夜空中依舊閃耀著那一點微光,指引方向;水滴不畏磐石的阻攔,在時間的長河中執著那一份信念,終於穿石;我們不忘初心,恆定著那一份美麗的夢想,終將夢想花開,塵埃落定。

文章整理自網絡,歡迎收藏及轉發到朋友圈,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