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现在养猪只劁公猪不劁母猪?

寂照10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这个问题让年轻人看到应该不是很了解,毕竟现在农村家里面不像是过去都会养上几头猪,几只羊,现在人们很少在家中养猪了,所以一些关于养猪的东西也不是很了解。

劁猪是什么意思?

劁(读作“敲”音)猪其实是很多猪都必须经历的一次“猪生”的大手术。劁猪也就是对猪进行的阉割手术,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只认为劁猪只会给公猪进行,母猪就可以幸免这一刀了?如果这样认为你就错了,换位思考一下,其实人类也有“劁人”的,也就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推行的“结扎”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超生问题,来一刀自然是一劳永逸了。结扎可是男女都能够进行,自然劁猪也是公猪母猪都要进行的。

劁猪有什么好处?

小时候村子经常会有一些骑着破自行车腰间带着一把劁猪刀的人,在村子里吆喝“劁猪的来了”,然后家中有合适的该进行劁猪的农户就会叫住劁猪的先生,进行劁猪。劁猪先生的到非常锋利,进行劁猪的都是不大的小猪,也就是五个月左右的猪仔。

劁猪匠一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老人,一般一个手术下来也就五分钟就能够解决了,劁猪匠能够准确的找到要劁的部位,迅速的取出小猪仔的搞完或者卵巢,将取出的东西有的放进碗里然后当下酒菜吃了,说是以形补形,是大补之物,有的直接扔到房顶,扔房顶说是可以高升。劁好之后的猪有的会进行简单的包扎,有的直接敷上一些草木灰了事。小猪的回复能力很强,一般几天就能够好了。

虽然是一个小手术,但是听着就感觉挺疼的啊,不过生而为猪总是逃避不了这一关的。

那么劁猪有什么好处呢?

劁猪的存在说明它是有好处存在的,不然这项收益也不可能流传几千年。首先就是育肥的猪都要经过劁猪这一步,因为劁猪能够让猪更好的育肥。劁猪之后猪的生殖系统就会停止发育了,这样就能够避免猪将养分供给给生殖器官,这样更有利于猪育肥。猪的育肥时间缩短了,自然能够给养殖户节省一部分的开支。

其次就是便于管理,没有进行劁猪的猪都会有发情期,进入发情期的猪性情暴躁,不便于管理,不过劁过的猪性情就会比较温和,这样更便于养殖户进行管理。

还有就是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种猪,种猪的猪肉味道非常不好,有一股膻骚之气,因为没有经过劁的猪生殖系统会分泌很多的性激素,造成猪身上具有一股强烈的体臭,这种猪肉非常不好卖。

母猪为何可以不用劁了?

劁猪是母猪和公猪都能够进行的一项手术,但为什么现在母猪可以不用劁了呢?其实现在很多大型的养猪场已经不怎么对母猪进行阉割了,这主要是因为劁母猪的步骤比劁公猪要费时费力一些,所以有些养殖户为了节省时间就不给母猪进行阉割了。另外就是目前育肥猪的时间比较快,但小母猪一般六个月左右才会进入发情期,而养殖场一般在猪五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开始出栏了,所以没有等到发情期就出来了,自然是不要劁猪了。(三)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劁猪是养殖场的日常工作,劁猪学名叫去势,是个技术活,尤其是母猪去势,一般人还真干不了,最早以前是公母猪都阉割,有专业的工具,专业的劁猪老师。


但现在多数只给公猪去势,母猪不劁,原因有三个。

一:品种。以前老品种,猪长势慢,发情早,母猪四个月就开始发情,每次发情会有十天左右吃料少其至不吃料,耽误长猪,现在多数是外三元,长势快,五个半月一六个月出栏。发情晚,六个月之后才开始发情,几乎不影响长势。

二:术后感染。母猪去势时,时间长,应激大,感染几率大,很多时候会造成应激死亡或术后感染死亡。

三:技术。母猪去势比公猪去势技术难度高,不通过专业学习,大量实践是出不了徒的,而实践又会死猪,所以多数养殖户不会阉割母猪,只会劁公猪。以前劁猪,一窝十块,现在劁窝猪三十块,所以劁母猪费钱伤猪,大多猪场只劁公猪不劁母猪。

但也有例外,有些地区或养殖户,喜压栏养四五百斤的大猪,这种情况就需要公母猪都劁。

曾经做过试验,去势母猪比不去势的母猪,出栏时体重要重,耗料要少,每头猪有20元左右差距。(不算去势钱和死亡率)。


唐哥养猪


劁猪,又叫阉割猪。

目前来讲,大部分的养猪场都只阉割公猪。当然,也有的地方仍然是阉割母猪。因为母猪阉割后,生长速度也是有所提高的。

那么,为什么大部分猪场只阉割公猪,而不阉割母猪的?

【右上角点击“关注”了解更多养猪事】

【和养猪人做朋友,不但能吃猪肉,还能看猪跑。】



品种

因为现在养殖的品种和原来不一样了,现在养殖的育肥猪以内三元和外三元为主,这两个品种,生长速度都比原来的土猪要快。所以不等着发情,基本就出栏了。

对于母猪来讲,这些瘦肉型猪的初情期一般为七个月左右,但是出栏时间一般为六个月。所以,母猪还没有发情,不会影响生长,也就没有阉割的必要了。

但是对于公猪来讲,那就不同了,虽然公猪使用日龄也是七个月到八个月左右,但小公猪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爬栏了,没有阉割的话,这个时候的小公猪就会开始自我学习,趴胯其他猪只。严重的影响了自己和其它猪的生长发育。所以。必须阉割。

肉质

无论怎么样,到最后,育肥猪都是肉品的提供者。而肉品的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宰杀后的猪肉不好吃,自然会影响销售。

而,没有阉割的公猪肉就会自带一种异味,让人们无法接受,导致整个肉品下降。所以。阉割成了最佳的一种手段。

而母猪是不会有这种异味的。

所以,为了能够让猪更好的生长,能够让肉质没有异味。猪场的公猪,在小时候,必须接受阉割。而母猪因为出栏时间早于发情时间,所以没有必要阉割。也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阉割后感染风险,减少损失率。


村行者


要了解劁猪(养猪专业称之为去势)的情况,大家要明白劁猪的目的:

  • 1、劁猪是为了将用于生殖系统发育的营养提供给猪肉生长,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养猪人的利益。
  • 2、劁猪可以让猪肉品质更好,尤其是公猪不阉割味道很大。
  • 3、不劁猪到了猪300斤左右性成熟时会有性行为,影响生长。

劁猪不劁母猪只劁公猪也不是肯定,只有肥猪在二百三四十斤就出栏的规模化猪场只劁公猪,而农村散养户或肥猪三四百斤出栏的还是要劁拇指。


为何规模化猪场不劁母猪只劁公猪?

了解上面的劁猪目的后就好理解,公猪不阉割会影响其生长,还会影响肉的口感。不阉割母猪是因为有时候猪场要留种不能阉割,再就是规模化猪场的肥猪多在230多斤时已经出栏,此时猪还没有性成熟,不会发情影响猪生长。

散养户要公母猪都劁!

劁猪后猪会把营养都用于身体的生长,而不需要分出一部分用于生殖器官的发育,这样猪会长得更快,创造利润更高。

再就是一些散养户喜欢把猪养到几百斤再卖,若不劁猪,后期母猪会发情,不仅自身生长受影响还会爬跨其它猪影响其它猪的生长。

总结:养猪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让猪可以创造更大的利润!


果然悠


这个问题有失偏颇。事实是规模养殖场养殖的瘦肉型生猪只劁公猪崽不劁母猪崽,而散户养殖的生猪,无论品种,以及规模养殖场养殖的土猪,都是要全部阉割的。

大约在明代,我国掌握了猪只的阉割技术,改良了肉质,同时由于人口大增,猪肉才首次取代羊肉,成为国人的主要肉食来源。

猪崽出生即分公母。本世纪之前,全国各地基本养殖本地品种,即土猪,它们长得慢,生长周期长,倘不留作种猪,都需要阉割。公猪崽摘除睾丸,行话叫“去势”;母猪崽割掉输卵管或卵巢,俗称“小挑花”或“大挑花”。阉割后的猪崽变成太监猪,停止性发育,公的不再跨骑其它猪只,母的不再发情跑圈子,均变得性情温顺,很少撕咬,能吃肯长,肉质亦少了骚味,变得香醇可口。

现在,规模养殖场由于品种改良、使用配方饲料、养殖技术提高等原因,猪的养殖周期缩短为半年左右,母猪尚未发情或刚刚发情即到了出槽时刻,故仅须阉割公猪崽。这也是许多消费者经常吐槽现在的猪肉有腥味的原因。


但是,散养猪、土猪由于长势慢,生长周期长,无论公母,若不留作种猪,猪崽均要阉割。否则,生长期超过半年,性就会成熟,母猪跑圈子、公猪跨骑其它生猪,性情变得烦躁,不易管理,料肉比下降,肉质变差。


北大屠夫陆步轩


以前在农村的时候有人“走挑”,老是喜欢跑过去看热闹。“走挑”猪又称“茬高”猪,俗称“走花”猪。其实就是给母猪阉割的,把母猪的双侧卵巢摘除。被阉割的母猪,不会发情,每天就全心全意投入到吃喝睡这两件事里,长膘特别快。越小的猪越好操作,但是恢复不方便。大的猪恢复度高但是又不好操作。多数“走挑”的人都是自学成才的,死亡率很高的。慢慢就被摒弃了。

现在无论是个人养猪,还是工厂里的标准化养猪都是只对公猪进行阉割。一些祖代场在出售商品猪的时候会给母猪往子宫内注射高锰酸钾,来保证不被复制。至于公猪被阉割的习惯为什么保留了?我想主要是好操作,康复率高,确实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料肉比。人们只会有有意义的事情。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畜牧大集网


看到这个问题,我是有一点亲切感的,因为老父亲曾是村里的“割猪匠”。在8,90年代的农村,手艺人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劁猪是技术活,一般这些活计在乡村邻里间又是免费的。那时候无论公母,只要不是用来产仔的一律都劁。

然而,随着现代化养殖的普及,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提升,养猪较以前农村的传统“喂猪”有了很大的改变。如题主所说现在养猪只劁公猪不劁母猪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当然,也有劁母猪的。

为什么现在大部分都只劁公猪了呢?在我看来,原因有一下几点:

  1. 公猪生性好斗,稍微长大一点会出现公猪之间打架,同时也会“撩”母猪,导致猪的生长受到影响和提早发情,增加喂养成本和影响价格。我们都知道,猪吃了睡才能更快的长肉。

  2. 公猪不劁的话,肉质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配过种的猪,在我们这边是没有人买的,卖这样的肉的人也被认为是缺德。这种猪不但肉难吃,而且传说吃了还会生病。

  3. 劁母猪很麻烦,不像公猪那样,在屁股上掉两个明晃晃的大蛋,割取下来比较简单,劁母猪需要在肚子靠后退的地方割开一个小口,然后伸一个手指头进去摸卵巢,猪是相当痛苦的。

  4. 现在养的商品猪,一般4个月左右就出栏,加上饲料催化剂的作用,肯定是还没有到发情期的,所以也不是必须要劁,能省就省了。

母猪什么时候会劁呢?就是有人专门喂养育肥大猪的时候,母猪发情会影响涨势和肉质的。还有一种情况,有人专门下乡卖给农户小猪仔,因为现在农村人没有了所谓的“劁猪匠”,一般卖猪的人会统一找人把小猪劁后再卖给农户,劁过的猪价格也会贵一点哦。

山辉


这个问题好回答,我有喂猪的历史和经验。首先,先搞清楚只劁公猪不劁母猪的原因,由于公猪性成熟早,在猪群里常常有巴爬跨现象,吃的多长的慢,还严重影响了其它猪的生长速度,所认,要及时劁割,时间应该在二十天后和一个月之前。

不劁母猪的时间应该有十年之久,过去除后备母猪外,其余一律劁割。因为,过去喂猪以青草菜叶泔水为主要饲枓,生长周期长,好的七八个月,赖的一年多,小母猪生长慢,四五个月就发情,严重障碍了它的生长速度个,因此要劁它。

随着科技的发达,有了浓缩枓、预混枓、添加剂、膨化枓,猪的生长速度非常快,从出生到出栏只需四五个月时间,加上品种猪的不断进化,母猪的发情时间推迟到五六个月以后,甚至七八个月一年以后,也就是说,母猪不到发情时就已经出栏了,不影响母猪的正常生长。既省力省钱,又省得猪疼和刀口惑染,何需劁猪,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农家大伯聊三农


5o年代不管公猪母都要贱。那时一年养一头,有的两年养一头。母猪半月发一会情。发情不吃食三天到五天。所以贱公猪两月就……,现l几个月就出拦,也可能有喂肥食里边加了段生散了。


用户113199433044


劁,顾名思义,就是阉割的意思,为什么以前有阉割师傅,现在没有了。为什么现在只阉割公猪不劁母猪呢?

在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都养猪,一般的养个一至两头,多了喂不起。猪嵬都是从集市上买回来,喂了一段时间后,去乡里(那时叫人民公社)找曽医或等专门做阉割的外地师父。那个时候管阉割叫zhe猪,公猪母猪都阉割。因为那时喂一头猪,差不多得十个月左右,公母猪都要经历性成熟期影响生长,所以必须阉割。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原来的家家户户养殖,发展成规模化养殖。一头肉猪从出生到出栏也就六个月左右时间。公猪的性成熟比较早,四、五个月就出现跨趴现象,为了不影响生长,在吃乳期间就对公猪进行去势。母猪性成熟比较晚,一般的在七、八个月左右,所以不用对母猪进行去势。 公猪去势比较简单易操作,一般的都会。这就是只劁公猪不劁母猪的直接原因啦。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有很多过去有的,现在却不存在了。养猪如此,其它也是如此。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