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8 作為養雞大國一份大盤雞的定價權卻是外國人說的算,為什麼?

研究表明:雞肉具有口味鮮嫩、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以及低熱量等優點而被世界廣大人們作為優質蛋白質食源的首選,特別是美國雞肉尤其被人們喜愛。隨著生活的不斷提高,我國居民對雞肉的消費量逐年遞增,2004-2014年,我國雞肉消費量從1017.2萬噸增長到1334萬噸;2004-214年我國從999.8萬噸增長到1308萬噸。由此可見雞肉消費還有一定的缺口,而且隨著時間的增長這個缺口很有可能增大。

中國目前是我國居民人均消費雞肉量從1990年的2.2kg到2015年已經增長到10kg以上,增長數倍,但還是低於世界得平均水平的2.7kg,由此可見我國雞肉消費量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預計未來10年內我國人均雞肉消費量將增長10kg左右,這樣的話到那時我國雞肉消費總量將會達到2700萬噸,以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來看很有可能躍居雞肉消費第一大國(美國目前人均雞肉消費量為44.3kg),當然我國養雞業的規模也會得到空前的發展,成為養雞第一大國也是早晚的事。

作為養雞大國一份大盤雞的定價權卻是外國人說的算,為什麼?

目前我國肉雞所選擇的品種多為白羽肉雞,尤其是規模化養殖場白羽肉雞的養殖比重尤其的高,而選擇白羽肉雞是與它優秀的品質是分不開的。

白羽肉雞屬於快大型肉雞,毛色多為白色,生長速度快,從破殼到出欄時間一般為42-47天,可達到2.3kg;飼料轉化率高,料肉比在1.6:1以下,比黃羽肉雞料肉比最低值1.8:1還低,可知道黃羽肉雞料肉比還有2.6:1。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黃羽肉雞出欄時間為42-92天,出欄體重在1.25-1.5kg,一做比較,誰優誰劣立馬顯現,由此可以明顯看出養殖白羽肉雞更省料,這省出來的可是白花花的銀子。

白羽肉雞被大量養殖還有一種原因: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希望用更短的時間來解決吃飯問題,而像肯德基、麥當勞等以雞肉為主要原食材的快餐店迅速俘獲了大量的擁眾。白羽肉雞因為雞肉肉質鮮嫩,便於加工,一直是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業的首先(白羽肉雞是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店指定貨源)。

鑑於以上原因白羽肉雞在我國肉雞養殖中比重一直攀升,目前白羽肉雞佔我國肉雞市場5成以上。不斷增長的白羽肉雞碾壓著黃羽肉雞所剩不多的市場,再加上受禽流感影響,我國開始大力度限制活禽交易,黃羽肉雞市場更是生存艱難,這就加快了白羽肉雞蠶食肉雞市場得步伐,未來白羽肉雞所佔的肉雞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擴大。

作為養雞大國一份大盤雞的定價權卻是外國人說的算,為什麼?

說到這,筆者要拋出一個問題,這個白羽肉雞是何許雞也?

這個白羽肉雞是舶來品種,對,你沒看錯,就是這佔據我國肉雞大半江山的白羽肉雞是進口來的。我國通過進口祖代雞苗飼養,繁殖出父母代雞,父母代雞再繁殖出來的才是商品雞白羽肉雞。我國每年要從外國進口數十萬套,甚至近百萬套祖代雞(一套有10只母雞,一隻公雞)。近些年來,我國肉雞消費量在逐年遞增,肉雞產業有很大的缺口,而對祖代雞的需求量也就更多。

未來10年我國很有可能成為養雞第一大國,雖然我國白羽肉雞養殖量最大,但是我們白羽肉雞的品種完全依靠進口,這不禁使我想到經常吃的大盤雞,就是因為原料來源是白羽肉雞,定價權卻是外國人說的算,這是我國白羽肉雞養殖業最大的尷尬。

作為養雞大國一份大盤雞的定價權卻是外國人說的算,為什麼?

有人會有疑問:我們進口來的白羽肉雞留種不就行了嗎?如果真是這樣,外國人還怎麼賺我們養殖戶的錢?白羽肉雞商品雞,甚至是父母代雞、祖代雞都不能留種無限繁殖。因為除了原種雞、曾祖代雞是純基因,白羽肉雞商品雞、父母代雞、祖代雞都是雜交基因,如果多次繁殖的話就會出現基因分離現象,一些隱性劣質基因就有可能表達出來,產生的後代就會整齊不一,生產性能低下,抵抗能力強弱不等,達不到理想的養殖效益。舉一個恰當的例子,例如我們種的玉米,廠家賣給我們的都是雜交種,我國只能種一季,不能留種,下次要種玉米還得找廠家買。

歐美國家白羽肉雞養殖發展時間也就100多年,真正開始優化品種始於上個世紀40年代,以標準品種生產專門化品系,不斷進行雜交配篩選出生產出商品代,不斷優化孵化技術,並把光照和人工授精等先進工藝引入進去,最終優化出品質優良的商品化白羽肉雞。我們養雞歷史有數千年,筆者相信我國也能優化出品質優良的肉雞,結束依賴進口歐美白羽肉雞種雞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