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鄭崇華:“最被低估的商業教父”,年銷售額達70億

創立臺達的1971年,鄭崇華35歲。此時的他從臺灣成功大學電機系畢業後,已經先後在亞航儀器部和美國TRW公司工作了10年,不僅接觸了先進的電子科技,還積累了工廠生產管理的經驗。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鄭崇華抓住了臺灣電視機零組件主要依賴進口的機會,籌資30萬元,創辦了生產電視線圈和變壓器的臺達。1980年代,臺達趁著個人計算機興起的浪潮,切入電源噪聲濾波器領域。

郑崇华:“最被低估的商业教父”,年销售额达70亿

鄭崇華接到了老東家TRW的電話,說有批訂單要外包給臺達。欣喜若狂之餘他得知,原來他在TRW擔任品管經理時出於好心,幫助生產經理解決了一個新產品的生產問題。他離職後,這個產品暫停了一段時期。後來就在臺達遭遇危機時,TRW又接到了這個產品的訂單,但生產經理也已經換人,對於同樣的問題仍然束手無策。無奈之下,TRW找到了鄭崇華,送來了雪中送炭般的訂單。臺達不但渡過了難關,還從此打開了外銷市場,拿下RCA、增你智Zenith等更為穩定的美國大客戶。至1976年臺達年營收突破100萬美元。

郑崇华:“最被低估的商业教父”,年销售额达70亿

一次上海電訊展上,鄭州電信局的人向鄭崇華建議,雖然臺達的通訊電源質量很好,但外形實在難看,比不上歐美廠商。另外,市面上的產品都沒有顯示電池狀況的功能,裡面壞了外面看不出來。得知客戶的實際需求後,鄭崇華立即組織研發設計團隊,一方面向音箱外殼廠商訂製外殼,另一方面找了一家軟件公司設計出了電池監控器。第二年的上海電訊展上,臺達便展示出改良後的新產品,令鄭州電信局的人大為驚歎,反過來向其他省市電信局的人推銷臺達。至2007年,臺達的通訊電源在大陸及印度市場上高居第一。

從1983年臺達交換式電源開始量產,臺達電源的應用範圍從個人計算機,逐漸擴及服務器、電信和醫療等領域,到1988年登陸臺灣資本市場,臺達年營收從1200萬美元,猛增至1.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90%。

郑崇华:“最被低估的商业教父”,年销售额达70亿

與此同時,鄭崇華開啟了全球化:1987年臺達在墨西哥設廠,由此打入惠普和蘋果的供應體系;1989年在泰國設廠,轉移至勞動力成本更加低廉的東南亞地區;1992年在大陸東莞設廠,並在上海設立子公司中達電通,負責開拓大陸市場。至1996年,臺達交換式電源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便高居全球第一,霸主地位至今無人能出其右。臺達年營收也突破了10億美元。至2005年,臺達年營收達到35億美元,一舉跨進“千億臺幣俱樂部”。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佈,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關注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