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诗曰:今宵赏明玉,掂取百年材;鉴古感良莠,君否解疑猜?

明玉承唐宋,略亏汉风采;玉工勉为力,怎奈明时代。

鉴者,趣也。市井间流转的明代玉件,大部分小而粗陋,精雕者稀,实因玉材来源紧促而至。明代仿古玉雕甚众,但也是文不对题,型不到位,工痕简草,人沁过火,提油粗俗,这是大概之态,也是我们明辨明代古玉时代特征的要点。但也不能以偏废全,明代也创造了属于本时代特点的玉雕件,如:玉觚、玉角杯、双螭龙耳杯和持荷童子等就极具时代特色,以至于后代沿仿不绝。

由于时代较近,明代玉件于市面偶有所遇,因为工不精料不佳,多为佩把件形体不大,为浏览者所忽略。这类器件地摊上价格不高,器小之物几百元可有交易,但有时即使有所斩获,也发愁今后的去向。可凡事均有特殊的时候,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的事未可不会被你遇上,想当年,苏富比巴黎拍卖的一件宋代玉兽,6.5厘米,拍了个78万欧元(下图):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同样于2009年5月,在英国拍卖了一件前英军1938年花费当时价格为300英镑购买的“菠菜绿色玉雕玉牛”,仅凭拍卖行云:“与此次被拍卖的玉牛同为一个系列的另一件玉牛是在1860年英法联军在圆明园掠夺而来,现由私人收藏家、香港商界名人何鸿卿收藏。”和“其他同系列的几件玉牛分别被收藏在英国伦敦、德国柏林等地的博物馆”,最后成交价是420万英镑(约合4528万元人民币),体现了血统的高贵。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又有一件英贵族收藏的长9.3厘米西汉黄玉带钩,2008年11月4日在英国伦敦佳士得拍卖行,拍出了82.525万英镑的天价,约合人民币900万元,创造了中国高古玉器世界拍卖价格的最高纪录,等等这些都属于这类艳遇之列。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有时搞不懂,一件中国的玉雕件卖个高价,如果直接出于中国的那朝帝王与皇宫也叫流传有序,此情可解,可同外夷某个公、侯、伯、子、男爵或某个王室婆娘沾了那么几年手后再售有什么必然关联?这难道也同古玩界崇洋媚外的所谓“回流”思潮有关?还是古玉市场真达到了如此价值水平?如果是后者,那么国内的百万收藏大军就三生有幸了!

2013年的一次香港苏富比拍卖图录着实让我兴奋了几分钟 ,见下图: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除了眼睛圆点儿,粗刀工,老提油,没啥看头。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兴奋的原因是我也有那么一件相同形状、相同尺寸、相同雕工、相同玉质、近似皮色的相同玉兽,但不同的是这里的估价高出我进价的最少三十倍之多,而且达到了世界顶尖大拍行的货色水准,有点不可思议,这时,我体会到了如出一辙成语的含义。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安静下来我们回忆一下自己的收藏经历,其实这类玉件你有时可能会在某个摊上见过,就是不留意而已。当时是一对,我只买了一件,就是少了成双成对的概念,也不认为那是什么真古玉,几周后又在另一处古玩市场见到几个类似的雕件,心中一紧,就更认为多了就不真,二三百元也不值当收藏,这是几年前的事情了。至于说苏富比为何估价甚高,那是因为他们少见多怪罢了,你想,出处在中国的东西,他们哪能像我们一样经常出没于浩如烟海的玉市之中,偶尔一见,正统地给出明玉应有的价位,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绝不能以地摊价论短长。再则而论,报道中很多回流的古器物犹如天价,多是头脑过热或对国内同类器物了解过少的行为表现。

西方的古玩市场好像总不缺少救赎者,二十几年前日本人火了一把,曾把那些不着边的西方油画买回到岛里挂着摆份儿,经济危机一来跳楼破产遍野,血本赔尽折价再回流到西方的也不在少数。教训还不够,今日好像该轮到中国人风光救世了,殷切的拍卖服务送到家门,川流不息的古董经纪人皆为利往的参与到“鉴宝”“海选”之中,借以推波助澜。全球的大小拍行中国人不止是身影,多是占具着引领风骚的地位。金融和房地产,古玩和拍卖,钱都淹过脚面了的中国是目前全球的救星。忘记了历史,忘记了贫穷社会大众的土豪们和官僚们可能会把中国推向危险的路途。

回归评赏明玉主题,这是另一件极为近似的拍品,只是尺码稍大一点,但也表现出了明玉的不少共有特点。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这是件明代青白玉水滴,应是明贵族用具,见于2013年苏富比拍卖。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明 白玉角杯苏富比拍品 。明代玉器的制作,给人予明显两级分化之感,皇室玉件器型精美,雕工精湛;而普品则大都有“粗大明”之实情。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同上相比,下图这件玉雕件就突显相形见拙了。四肢短小,线条粗糙,雕痕不整,相比之下缺少章法,美感尽失。这是我早年的一件“粗大明”藏品,它的好处是:形体较大,玉是和田青玉,分量很坠手,抚之油润,是一件到代的“糙大明”无疑,通过长时间的亲密接触,使我了解了明代普品玉雕的形式与内涵。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在下面这些明代玉器的图集中,我们不难发现明代玉雕的特征,以及那人烧火燎假皮玉色的形成表现--即老提油。通过这类大量的观察,我们不但能学会鉴赏明玉,而且还会得到趣味的享受。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评赏明玉——精美绝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