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卢中南的楷书超越田英章了吗,你怎么看?

谢应飞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发表我的一些个人看法。欢迎大家共同参与讨论。

爱好书法的朋友我想绝对不会对卢中南和田英章这两位书家陌生,你可能不知道欧颜柳赵,但是你肯定听说过他们二位,我并不是刻意抬高他们,因为他们二位也已经不需要我这个无名小卒来抬高了。


大家都他们二位的熟悉,我想来自两方面,一个是他们在现在这个信息传播超快的时代,让他们的声名得以远播,第二点就是他们自己本身的书法水平。也是大家比较认可的,我看现在的书法爱好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学古人的少,学他们的倒是挺多。

他们二位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是学欧出身,如今都是以欧体面世,特别是楷书,二人都有相当高的造诣。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曾经都是欧阳中石先生的学生。

基于这些相似之处,很多人就喜欢把他们二位进行对比,其实这也无可厚非,但是非要分出个高低,我认为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了,或者说该不该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吗?在这里,我发表一点个人看法。

1.他们的楷书各有特点

田英章老师学欧出身,这无可置疑,而且他和胞兄田蕴章学习书法都是在父辈的教导下从近人学欧者开始学习,然后再转入欧阳询,但是整个的字体风貌就变化了很多,以至于田英章老师今天的书法,个人的风格更多了,所以很多人称之为“田楷”。而卢中南老师,大概是直接从欧楷入手,他的字显得宽博大度,古拙朴实,很有韵味,而且看他写字,笔法并不像田老师那样简单明了,保留了很多以前的写法。所以整个字看起来要宽放厚实一些,而田老师的字则显得华丽,婉转。总之,是各有各的的特点和章法,是不能分出高低的,因为自古文武第一,武无第二。



2.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的

题目说,“卢中南的楷书超越田英章吗?”我觉得这个提法是不妥当的,这样似乎把田英章老师的楷书立于了不败之地,我们不应该这样说,的确田英章老师的影响很大,粉丝也很多。但是不能因为这些因素就说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样对于书家本身来说,也是不好的。为什么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的呢?举一个例子:有些地方的匾额或者对联,非要用行草书来书写,如果写成方方正正的楷书,还真少了一些意思。尽管可能看不懂行草书,但是感觉很好,所以说,我认为这就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的。

根据现在的情况,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的田英章老师的系统教学视频明显要比卢中南老师多,而且田英章老师出版了很多种教材,涵盖了笔法,结构,章法,很详细,应该说初学者都可以跟着学习。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是不是田老师的字更适合教学呢?而卢中南老师他的小楷堪称一绝,硬笔字也是取法古帖,他的毛笔作品,被很多重要的机构和部门收藏,就连国家的一些国宴邀请函,都是卢中南老师书写的,因为他的字确实变化多一些,显得俊俏一些,从这一点来看,卢中南老师的字是不是更适合收藏呢?




1.爱好者各有偏好

如今一些年轻的书法爱好者,很多人都是从田英章老师卢中南老师等一些人的字开始入手的,所以说,字体没有好坏,关键是自己有一个审美标准,还有一个性格使然。肯定有喜欢田英章老师字的,也有喜欢卢中南老师字的,也有两者都喜欢但是学其中一位的。这都是正常的,也再一次证明,不是谁超越了谁,没有谁的字最好,只有大家更喜欢谁的字。我相信我这样说,并不是模棱两可,因为现实情况就是这样的,但是,论名头,田英章老师的名头可能要大一些,因为他曾经做过任命书书写员,但是卢中南老师也是军事博物馆的书写员啊!这怎么去说呢?还有就是田英章老师的书画院,面授班遍布全国各地,这也是他的弟子门人到处都是的原因。他们的作品究竟能不能传世,这就要看时间的选择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看法,对此,你的观点是什么呢?欢迎留言,感谢关注,我是铁匠读文史!


存希斋书法


卢中南与田英章,可以说是今日楷书界的泰山北斗,二人皆擅欧楷,但和而不同。



卢中南楷书 ――――――――――田英章楷书

总体上,卢中南字丰腴圆润,田英章字凌厉峭拔。在点画小节处理上,田楷笔法略胜;但从气度风韵上,卢楷更飘逸。


卢中南楷书―― ―――――――― 田英章楷书

书写中,卢字驭笔更慢更柔一些,不如田字果决。卢中南旋转笔画多以弧转,田英章则多以折转。间架结构上,卢字较区脱,田字更紧凑。

卢中南楷书 ――――――――――田英章楷书


个人认为,与欧楷相似度上,田楷更欧。但在点画与结字上,卢中南欧楷多变化,有艺术跳动;田英章欧楷更制式,略显机械。

个见,卢南二人楷书,难相伯仲,各有千秋。


抱庸詩書


我认为,卢中南的楷书和田英章的楷书,都是师法欧阳询的《九成宫》,各有特点,各有千秋,都已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

总体来看,卢中南的楷书比田英章的楷书更耐看一些,要说超越的话,也只是体现在险绝和线条上。

(上图为卢中南的楷书)

卢中南的楷书用笔老辣,点画精道,线条圆润,结构布局有险峻之势,有神彩,多古意,仿欧阳询的楷书。

田英章的楷书用笔亦老辣,结构布局规整,点画精道,神彩飞动,字字彰显欧阳询楷书的影子,并有自己的个性蕴含其中。

(上图为田英章的楷书)

就当下来看,卢中南和田英章的楷书在书界的地位都是相当高的。说实话,卢中南的楷书和田英章的楷书,尚无人超越。

(上图为欧阳询《九成宫》局部)


大家可以认真看一看,卢中南的楷书和田英章的楷书,谁的含“欧楷”元素更多一点呢?不过,我还是认为,个人的东西无须加的太多,有三分足矣!如果个人的东西加多了,就失去所临碑帖的古意啦。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欢迎各位网友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将卢中南和田英章的书法试做评比,还真的是个难题。那句话说什么,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林黛玉,实际上文学形象的确如此。书法欣赏虽然有些基本的规则,但真正欣赏品评起来,仍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或许是中了先入为主的毒了吧,实事求是从内心来说,翰墨书道认为,卢中南的开始稍胜一筹,不过近几年,田英章的楷书也越来与成熟,但那种刻厉的感觉也越来越突出。就个人的性格而言,更喜欢比较敦厚朴实妍美一路的书法风格,可能比较传统吧,比如钟繇、王羲之、王铎、黄道周、郑板桥等等。无论他们的书法风格如有如何存在什么争议,但无法避免的事实是,人们都在中国掀起或引领了一股楷书的风潮,在当代的楷书中摆到首为都不为过,这不是和稀泥。因为我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必要去争个谁高谁低,喜欢谁就学谁呗。翰墨书道过去在老师的指导学过一段时间卢中南的硬笔书法,对卢中南的书法了解的略为多一些,所以内心的天平自然会向卢中南的楷书偏一些。

他们的书法有一个共同的特色点,都是出于欧阳询,又都在欧阳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才是我们要学习师法的关键 。问题出来了,大多数学田英章的书法的结果都是千人一面,甚至把学田英章欧楷的作品摆在一起,可能就分不清了。一方面证明学习书法学现代人的书法的确容易进步,要比学习古人的进步速度快许多,但在师法的基础上写出自我却非常少和困难。学习卢中南的书法 似乎在这方面不太突出,比如陆启成当然楷书,虽然师法的是欧楷切一卢中南为师,就写出了自己的书风而荆霄鹏是学田英章的书法,就风格而言出新的份量仍然不明显。我对这种现象一致刚到不可理解的奇怪。或许有更聪明非书友能够为我解读这个问题。











翰墨书道


首先无论是田英章老师还是卢中南老师都是学欧出来的,欧体只能算是书法中的一个分支或者门派,不是全部,单从欧体来讲,无疑田字更像,卢字更多的是集大成,

其实是学书者的两条大路,都有可能成功,关键看深度,毕竟欧体能学成功也足以立于世,对于楷书来说至今也无人超越欧阳询。

赵孟頫就是最具代表性的集大成者,同样也成功了,广、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对于学书者而言专注于一家无疑更容易成功,也足以立于世。看自己的志向,想要飞得更高更远,集大成者无疑是更好的路子,但我们都是凡人,有多少时间精力,有多高的天资?






翰墨飘香


欧楷,本来就是胜在个性鲜明,峭劲挺拔,法度严谨,整体结构之美超过局部笔画之美,不走浑厚圆润之路子。

田楷呢,进一步突出了这种风格,基本功极其扎实,不盲目求变、求新,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处理。

奇怪了,又有人说人家是印刷体,千篇一律没创新,又有人说人家跟所谓正宗欧楷不同,有违古法,你们搞笑吗?要容得下不同流派。

所谓随便搞几下就能融各种风格于一炉,其实也就是四不像。有些风格本来就有冲突,你见过巴西队尝试着把德国意大利的足球理念融为一体吗?

所谓大胆创新,没有扎实苦练作支撑,最后发现都是瞎胡闹。

田楷最大的价值,就是告诉你,练字两大法门:一是照着经过了几千年审美筛选出来的好字标准练,二是安心埋头苦练,不用瞎创新。因为你根本不会学得完全相同。领悟精髓之后,自然而然有取舍有微调,你的个人风格就出来了。


范布隆克霍斯特11


卢中南老师,田英章老师都是当今以学欧楷名世的大家,虽然师出同门,但是风格迥异,卢楷锋运其中,绵里藏针,不张扬,天然化机,有种浓郁的书卷气息。

田楷,笔法精严,面面俱到,点画完美,无懈可击,少字数耐看,多字数放一起确实感觉像机械印刷的……少了一种让人一探究竟的感觉……

综上所述,虽然他们二位都是我所敬仰的大家。个人认为卢老师更胜一筹。



翰墨因缘


田楷媚俗,线条柔弱,还没有上升到书法艺术之境,还需悟道


金口玉宴


本文作者不怀好意!左手攻击右手,目标是要贬田英章先生!卢跟田各有千秋,自己的斤两自己知道。


妙音居士-贾项羽


两个模子出来,本质一样,都离欧陽询很远,欧书的真谛碑中找不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