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随着交响乐团的解散,提琴手大悟失业了。

无奈之下他带着妻子回到老家…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但阳春白雪大提琴在乡下无法养活家庭,兜兜转转的大悟找到了一份另类的工作: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在死者入殓前,为他们整理最后的仪容。

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被称为 ——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入殓师

本木雅弘/广末凉子/山崎努/吉行和子/笹野高史

当有人离世后,殡仪馆会为逝者安排入殓服务。

在经历完亲友告别,逝者由入殓师清理身体、换上衣物、整理遗容后,亲友将逝者送入棺椁。

入殓的过程,是一场认真细致的告别!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虽是为死人服务,但技术一点都不马虎:

上香祭拜之后用净水小心的擦拭遗体…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遵从死者生前的意愿为其化妆穿衣…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甚至还能在不露出任何肢体的情况下,毫无痕迹的为死者穿上随葬的衣物!

完成这些的,就是大悟那双艺术家拉琴的手…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而已故的人们也展现了万千不同的人生:

有的安详睡去,有的意外离开,有的背负人生重量而选择轻生,有的默默消失却不为人知。

叛逆的女高中生因为飚车意外死亡…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在整理遗容时,母亲哭诉这不是女儿的样子…

在她心中女儿应该是遗像中清纯简单的高中女孩,而不是这样叛逆的小太妹。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于是父母开始互相责怪对方没有教育好女儿…

死亡,意味着无可挽回的追悔。

如果女儿没有因为意外离世,或许就没有这样永恒的遗憾好让她们认清过去。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平凡的母亲因为疾病离开了家人…

入殓师问是否有妻子的口红时,丈夫愣住了。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妻子为丈夫操劳持家,而忙着工作的丈夫却少了对妻子的关注,连她用的口红都不曾在意…

女为悦己者容的细节,最终成为了遗憾。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还有一位无人知晓的奶奶,在睡梦中离去…

就像日本新闻中经常报道的“无缘死”那样。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没有任何亲属能联系的死者)

老人的离去直到腐烂才引起注意,而调查之后也找不到她的任何亲人来为其料理后事。

最后只能请入殓师帮忙,送走老人家最后一程…

就像是枝裕和《无人知晓》的故事…

只有悲剧变成惨剧才会引人侧目。

而在此之前,悲剧都无声的隐匿在角落和缝隙。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十年前,电影《入殓师》在日本上映…

次年便获得了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等十项大奖。

还获得了第8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肯定!

或许很多人看到这些画面,脑海里就响起了久石让编写的经典原声…

《入殓师》在豆瓣电影入选TOP250第77位,还获得了近35万人次评出的8.8分。

影片借由大悟从事入殓师的过程,展示了入殓师的职业特征,也讲述了平凡人的生离死别。

随着大悟送走逝者,我们也从中看到人生百态。

有遗憾的故事,也有感动的分别:

全家人围拢在奶奶的遗体前,和寿终正寝的奶奶做最后的告别,感谢奶奶为全家的付出…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女儿们在父亲入殓前,亲吻父亲告别。

面对带着口红唇印的父亲的脸,笑中带泪的女儿们仿佛回到了父亲陪伴的童年…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镜头一转,大悟身后是满满的女儿节人偶,可以想象这位父亲对女儿们是多么的疼爱。

死亡,总带着遥远而模糊的仪式感…

垂危在病榻前,隐没在哭声里,还有些香火唢呐的仪式陪衬,告别成为作秀般的表演。

人心中真正的情绪和情感也都随之掩埋。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电影《入殓师》把这样“掩藏的情绪”发掘出来…

因此每段故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却生动的刻绘出了死者生前身后的故事。


原本冰冷的仪式,却被入殓师的细腻温暖!

就像片中大悟第一次看到生荣社长的动作:

“逝去的人在入殓师的手中,仿佛又活了过来”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其实大悟的入殓师生涯并不顺利…

刚开始大悟对接触死者感到为难,而自己的妻子和身边的朋友更是冷眼相对:


大悟下班后去澡堂疯狂冲洗,像沾了脏东西…

妻子得知他做入殓师后反映更剧烈,甚至拒绝那双碰触死人的手接触自己。

“不要碰我,你不干净”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共同长大的朋友也看不起他,催他找个正经工作。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他们把“死亡”视作一种不祥象征,把处理“逝者”的过程认为是肮脏的事情…

所有人都和人生的结束,刻意保持着距离。

于是现实便是亲人只顾悲伤,路人投射冷眼,而人世间几声唏嘘便草草了事。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但入殓师的细腻、温柔改变了人们的态度。

年迈的生荣社长是大悟的师傅,面对家属的情绪他要礼貌应对,面对无缘死还要忍受恶劣环境…

生荣社长和大悟曾遇到一个奇怪的逝者:

披着长发、眉目清秀,大悟都感慨这样漂亮的女孩竟然选择自杀,着实感到惋惜…

但擦拭身体时,却发现逝者是一个男人!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虽然令人惊讶,但生荣社长还是询问家人意见:

给他化男妆,还是女妆?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原来年轻的死者因为性别的困惑而自杀…

他的父母曾因此疏忽了孩子,因此在告别的时刻遵从儿子的心愿,以女孩的装扮让他离去。

一场悲剧,却只能在天人永隔时和解。

或许曾经父母接受不了这样的孩子,但在失去后而后悔莫及,最后传统终于让步人性…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逝者,也以此获得了最后的尊重。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影片中的入殓师让观众重新认识了死亡,也学会了珍惜身边的人,尊重逝去的灵魂…

无奈的是,现实中的死亡往往成了利益交换。

有网友评论,看到电影里入殓师的服务,回头却发现身边却满是暴利殡葬产业!

而更令人无法接受的事件更多…

比如各地都存在的巨额捞尸费用,甚至见到落水者见死不救等着捞尸赚钱!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最近就连“棺材”也成了热点…

为了杜绝土葬对耕地的占用,某地方政府不仅挨家挨户收缴棺木,甚至还将下葬棺椁扒出来。

那些思想传统的老人攒了几千元准备的棺木被铲车当众销毁,仅给予1000元补偿。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冰冷的条文和强硬的行为无益于移风易俗…

反而那些被受伤害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岁月里享受不到一丝丝来自现世的善意。

连死都成了一件得不到尊重和理解的事情…

而他们的悲苦,换来的仅仅只是几组好看的数据。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有人不尊重逝者时,也有人为了逝者而忙碌…

有记者曾采访过武汉殡仪馆的工作人员。

他们接手的遗体修复工作,大多是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遗体,甚至有些都残破不堪。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他们忍受着内心的折磨和悲愤,尽力完善遗体…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工作多年的他们表示:

“想让他们(死者)更有尊严,更体面一些”

其实这不止是入殓师的职责…

也是在世的我们面对逝者时应有的态度。

开始所有人都对大悟的工作嗤之以鼻…

但当他们亲眼目睹大悟为死者入殓,曾经不屑的眼神也都被大悟的细腻融化了。

就像大悟第一次目睹生荣社长为死者入殓时的感受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过程平静,细致,静谧,温柔…

美的或许不是最后的粉饰,而是告别时的真情流露!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人生对于每段生命的意义不尽相同,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常伴左右,没人能无忧一生。

如夏花秋叶,死亡只不过是人生最后一步…

而这一步并不应被人们理解为纯粹的悲痛和恐惧,更不应被别有用心的利用和倾轧。
死都得不到尊重,我们又如何活得有尊严?

就像电影《入殓师》中最经典的台词:

尊重逝者,敬畏生命

唯愿每个生命都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