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昨天,在臺灣海峽南部(北緯23.28度,東經118.60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福建沿海地區普遍有震感。截至11月27日8時整,共記錄3.0級及以上餘震5次,其中4.0到4.9級地震1次,3.0到3.9級地震4次。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好在,這次地震目前為止沒有造成太大的損失,人員傷亡目前還不明確,需繼續等待報道。

福建、浙江等多地的小夥伴表示,早上被搖醒,彷彿又體驗了一回上學時起不了床被家長踹醒的日子。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這次地震,福建人民的朋友圈火了。

以前地震是先逃,現在是先發朋友圈兒。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


多次餘震還是給會有些小緊張的,有網友直說一晚沒睡好。不過福建的夥伴們稱,福建有福,福字當頭,一切平安。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圖片來自新浪微博


而在大地震中,建築物坍塌對人們造成的傷害非常可怕,特別是高層建築破壞和倒塌的後果就更加嚴重。隨著建築的體型越來越複雜,不規則結構越來越多,就更需要較強的抗震能力。

因此,建築的抗震能力更是現代建築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什麼樣的結構抗震能力更強呢?

磚混結構

磚混結構中的“磚”,是指一種統一尺寸的建築材料,也包括其他尺寸的異型黏土磚、空心磚等。“混”是指由鋼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製的鋼筋混凝土配料,應用於樓板、過樑、樓梯、陽臺等。這些配件與磚做的承重牆相結合,所以稱為磚混結構。

磚混結構一般應用在多層或者跨度不大的建築,但由於磚混結構的房屋格局死板,牆面不能改動,加之近些年框架結構以及剪力牆結構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在城市建設中已經很少應用磚混結構。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框架結構

由鋼筋混凝土澆灌成的承重樑柱組成骨架,再用空心磚或預製的加氣混凝土、陶粒等輕質板材作隔牆分戶裝配而成。牆主要是起圍護和隔離的作用,由於牆體不承重,所以可由各種輕質材料製成。

在框架結構中,還有一種框剪結構,又名框架—剪力牆結構,它是框架結構和剪力牆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吸取了各自的長處,既能為建築平面佈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力性能,這種結構有很好的抗震性。

框架結構在現代建築設計中應用較為普遍,目前我們所見的大多數建築都是框架結構。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剪力牆結構

剪力牆結構又稱抗風牆、抗震牆或結構牆。剪力牆是用鋼筋混凝土牆板來承擔各類荷載引起的內力,能有效控制結構的水平力,這種用剪力牆來承受豎向和水平力的結構稱為剪力牆結構。

剪力牆結構在高層建築(10層及10層以上的居住建築或高度超過24米的建築)中被大量運用。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鋼結構

鋼結構是以鋼材為主要結構材料。鋼材的特點是強度高、重量輕,同時,由於鋼材料的勻質性和強韌性,可有較大變形,能很好地承受動力荷載,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一般的超高層建築(100米以上)或者跨度較大的建築通常應用鋼結構。現在鋼結構建築也是越來越受青睞,許多大型工程都採用鋼結構,既美觀,又有安全性。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圖片來自pexels


上海佑康資質專家認為,隨著建築行業不斷髮展,建築藝術上的要求提高,對於建築抗震能力自然也會有更高的要求,建築企業更需要提升自己的資質和實力才能在行業競爭中更具優勢。

(除特別標註外,其餘圖片均來自網絡)


什麼樣的建築結構更抗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