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沈騰馬麗上春晚為孩子搶“C位” 教育學界:沒多大事

大年三十,春晚舞臺上,四度亮相春晚的沈騰和馬麗,攜手“開心麻花”團隊的艾倫、常遠,以及在去年《西虹市首富》中表現搶眼的“大翔隊主教練”魏翔,為觀眾帶來了最新的作品《搶C位》。

小品講述了小學開學時幾位家長使出渾身解數為孩子佔“C位”的故事。小品中有許多梗和情節惹人捧腹,也讓不少家長覺得似曾相識,議論紛紛,比如“學霸區”、“休閒娛樂區”、“養老區”、“隔離區”的提法,以及爭搶學區房、家校關係等情節。

其實,每年開學校園裡都在上演不同的“搶C位”,不少家長會找到老師,直接或委婉地要求,“我家孩子個子不高,座位能不能儘量靠前?”“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座位能不能安排在中間?”“我家孩子有點斜視,給安排箇中間座位吧。”……

坐上C位,孩子真能變成學霸嗎?家長真有必要如此費心為孩子搶佔教室“黃金位”嗎?如何理解沈騰在小品中談到的“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來看看重慶老師的做法,聽聽重慶名師的做法和建議。

老師高招“車輪戰”排座

江北區某小學一位教齡十六年的班主任說,幾乎每學期都有家長來打招呼換座,確實也有不少學生是因為身體狀況,如家長反映孩子是近視,要坐前排;孩子有斜視,要坐中間方便矯正;孩子是弱視,家長開來了證明讓不要離黑板太遠等。也有一些為了孩子習慣來打招呼的家長,讓老師照顧一下。

大足城南中學高中班主任李聯川老師說,排座位是一個跨世紀的難題,即使班主任是“戰術大師”,也幾乎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一般來說,高中老師比較注重公平性和學生的自主性。通常做法是:讓學生自由組合尋找同桌,然後自由坐(一般開學時學生會根據先來後到原則自己選擇座位),形成基本格局,再每一週滾動調整一次。橫排和豎列都要滾動,這樣幾乎每個人都會坐到任何位置,相對最公平,學生不大會有意見。當然,老師會根據紀律情況等即時狀況,適當地對“首發陣容”進行微調。實際上,對老師而言,排座位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營造良好的班級環境,不要出現養老區和娛樂區乃至什麼高新技術區(手機區)、群聊社區、交友社區等,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力爭讓每一個座位都成為C位。

一位教齡十五年的小學老師說,許多爸媽覺得前排孩子受關照,是個誤區,老師在教室裡轉悠時,往往是在後排停留時間略長一些,老師站著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會多指點幾句。在他們班上,學生座位基本是按身高從低到高排的,相對來說,個子矮的同學,尤其是男生,自我保護意識會略強一些,有時不太容易接受老師和同學的建議。而坐後排的高個同學,似乎更陽光一些,聽得進建議和意見,進步會比較快。

南岸區川益小學章卓老師說,他們學校座位排序是場“車輪戰”,與成績的好壞與位置的優劣並無必然聯繫。優秀的成績取得來源於良好的習慣、科學的學習方法與自身不懈的努力。外界的干擾因素,比如座位位置,雖然可能會有一定影響,但歸根到底取決於學生能否正確應對。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孩子放在哪裡,都不會集中。所以,川益小學在座位安排、輪換方式上會讓每個孩子在教室裡每個位子都能體驗到。這學期有的班級按照橫豎變化,每週換。或者三天一換;也有小組合作的班級,按照小組來換位子,然後小組內再輪換。對於排座位,卓卓老師給爸媽的建議是:順其自然,不要刻意。成績好不好,和座位沒有必然聯繫,關鍵還是看孩子的領悟能力、行為習慣,以及心裡是不是憋著那股勁。家長若過度強調座位的好壞反而對孩子有負面的心理暗示。

兩江新區童心小學教務處主任李婷婷說,他們學校每學年,四人小組自由組合一次,充分尊重孩子,同時引導互幫互助,合理搭配。然後每週會挪動小組座位,單週橫向挪動,雙週縱向挪動,保證每個孩子都能有C位機會,受到關注,調節視力,也像一個可前可後的四驅車輪。

座位編排標準

上游記者瞭解到,目前我市中小學座位安排一般有三種方式:

一、按學生的身高編排

這是老師常用的一種方法。在一個小組中,將不同高矮的學生搭配適當,讓個矮的學生排在前面,個高的學生排在後面。

二、按學生的個性特點編排

學生的性格、氣質、以及個性千差萬別,如果把性子較急,愛動的學生排在一起,每天的相處中難免會產生摩擦。學生年齡小,不懂得怎樣處理好同伴之間的關係,容易發生爭執,甚至出現打架的現象。如果把精力不集中、常說話、搞小動作的學生排在一組,這樣就等於又給這些孩子提供了亂動的機會,從而影響到教學和活動效果。因此,老師會把這些同學岔開坐。

三、按學生平時的表現編排

在排座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能力和態度、語言表達能力等,以保證小組間的實力的“勢均力敵”。

上游新聞 黃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